嚣张郡主成基建狂魔 第72节(1 / 2)

加入书签

虽然这次议事没有能让大家都同意建书院,王怀玉还是在粤州府和桂州府划定了地址,让当地的县官着手把书院建起来。因为缺少先生和学生,书院的进度也就没有要求特别紧。正好可以给两个府点时间。

这一个学校不是为了培养传统的知识分子,而是为了做技术学院和研究所的,所以在建设的时候,王怀玉亲自去把关。

“书院开设理科、工科、农科、医科、法学四个大类,每一个类最少要建一栋上课的教室,除法学外,其他三科还要有一栋实验楼。农科另外有一千亩的试验田。书院里要建一栋藏书馆。另外每科都要配一栋学生宿舍,每个先生配一座院房。”

王怀玉把自己的想法一一和设计这两座书院的工部官员说了后,只见工部的刘明锐险些把自己的胡子揪掉。

“郡主,照您怎么说的来做,这个书院没有上千亩根本建不下来啊。而且这造价不是下官诳你,一座这样的书院最少要十万金!”刘明锐沉默了一会又接着道:“这样大的成本,在岭南来说,应该没有合适的人能把里面填满。”

不说先生能不能招到,就说学生,肯定不是培养那些泛泛之辈的。但岭南识字的人都没有多少多个,何况是能来上这个学院的人?

“现在没有以后就不会有了吗?更何况,不是有句古话叫做种有梧桐树引得凤凰来吗?我们现在就是在种梧桐树,等这个树种好了,还愁没有凤凰吗?”王怀玉道。

正是因为现在没有,所以她才要花重金去建设。不然什么时候才能培养出需要的人才呢?这么多钱,其实只要培养出一个人才,就值得了。

眼看着劝不动,刘明锐只能退一步道:“郡主这个想法是好的,也是我们岭南百姓的福气。不过我们现在人没有那么多,为何不先建一个?健在岭南的中心,粤州或者苍梧。”

“梧桐树只有一棵也可以引得凤凰来,而且物以稀为贵,有时候好懂事少了,反而能引起大家的看重。至于桂州,如果郡主担心的话,不如在那边设立几个和苍梧县差不多的书院,既有小孩正统的教学班,也有您说的这个成人班。到时候再从中选取有天赋的人过来深造,不是更能筛选出人才?”

“分级教育?”王怀玉有些诧异道。

因为现在大齐还没有科举制的出现,以至于王怀玉都忘了世界上的教育是分级的。比如说从小学到中学、高中、大学,科举制的时候从秀才、举人、进士。

岭南一开始的教育,就是苍梧几个县的小学识字班,还有就是各个村县有意向来学习的成人班,但这些人学了技能毕业出去就是自己找工作,或者是到县衙就业了,根本没有往上升的机会。

但苍梧几个县的书院都是三五年一届毕业,五岁入学的那批则是跟着先生一直往上读,完全没有想到等他们毕业了还能再到别的地方去学习。

这样一看来,原来计划就没有那么完美了。

“是,下官说的就是郡主这个分级教育的意思,”刘明锐第一次听到这个词,但一琢磨也明白了,跟着点头赞同道:“县一级的书院负责启蒙和筛选有天赋的学子,州一级的书院则是培养更深一层次的学子。”

“依照郡主的意思,这几个大科应该是要培养各个行业的能者。那就要往深了学,花费的时间长,需要的天赋也高,还是要好好筛选才好。”

第104章

不然花了那么多钱培养出来的人结果不如人意,那就是浪费了。

刘明锐的未尽之言,王怀玉听明白了,也听进了心里。她想了一下,对方说得确实有道理。

就好像现代的大学有很多,但不是谁都能考上的。考上的那些都是每个地方的佼佼者,而这还是在全民义务教育的前提下才有那么多人能考上大学。以现在大齐的教育程度来说,她能让十分之一的人认得字就已经很了不得了。想要培养行业翘楚,甚至撬动科技的发展,只能说是任重而道远。

“那便听刘大人的。不过这个成人学院名字要改一改了,不如就叫做大学吧。选址也最好是在交通便利的地方,方便岭南的百姓和外地人来就读。”

“郡主大义,下官这就着手去办。”刘明锐恭敬行礼退下。

学校一时定下,王怀玉也终于想起被遗忘的外国来使了。她招手叫来秋香询问,“前年北上去京都的西欧国使者,现在还有消息吗?”

闻言,秋香眼里浮现出笑意打趣道:“郡主不提,奴婢还以为您忘记他们了呢。”

“怎么会呢,这可是我们岭南的大财主,忘了谁也不能忘记他们啊,就是不知道北方的战乱,有没有把我们的大财主吓坏。”王怀玉也笑道。

被主仆两人打趣的戴森等人,现在正带着自己的手下在抱头乱窜。

“哦,我的上帝啊,我为什么不听岭南那个美丽的领主的奉劝,一定要往北边来走着一趟,我们的货物,都被这里的领军给占据了,我们要怎么才能回去。”戴森坐在仅剩下马车里,看着外面高大的城墙悔得肠子都青了。

时间回到一年前,经过了王怀玉的传达,梁武帝还在世的时候就收到他们来使的消息,也盖了章子批准进京都。然而他们因为大船北上不了,换成了小船又换成了马车,最后等到了京都的时候,正好赶上了梁武帝驾崩。

这一驾崩,京都就戒严了三个月,让这一群家伙想要出去做点什么生意,看看京都的样子都不行。好不容易等到新帝继位了,人家忙着拉拢大臣和藩王,哪里还记得外国来使。

眼看着手里的钱财不多,在京都待着也赚不到钱,他们就商量着收拾东西准备回去吧。结果刚走了一半,就在淮南府被揭竿而起的起义军给围住了。

这命途多舛得,王怀玉要是知道了都得可惜一下。

“我们的大财主情况不太好,这段时间北方乱起来了,没有人顾得上他们。在见过了先帝后就没有消息传来了。不过我们的商队现在也在北方,郡主要去信让让商队留意一下吗?”秋香问道。

“留意一下吧。”王怀玉点头又忽然问道:“我记得他们好像还有部分留守在平河县?这些人是情况有了解吗?”

秋香点头,这些人的消息她还真知道。

平河县的码头上,来往的客船一如既往的繁荣,很多商客基本都是在平河县停靠一下做补给。只有靠在最边上的那艘大船是个意外。

比大齐目前能见到的最大的商船还要大的船,停靠这里已经一年多了。每天都可以看到上面有黄毛褐色眼睛的外国人下来。

一开始大家还觉得稀奇,每当上面的人下来,他们就当猴子一样围观。但习惯了之后,就知道这个船是西欧国使者的,因为船太大,进京都进贡开不进去,只能留守在这里。

“戴尔,你们今天又准备去吃什么?茶铺旁边的刘大娘家都快被你们吃发财了。什么时候也在光顾一下我们酒楼啊?”

又一天早上,天晴气爽,在船上待不住的戴尔和兄弟下来准备去吃饭,就听到了在码头拉客的小二打趣他们。

经过这一年多的生活,戴尔非常神速的学会了大齐的语言,从一开始的手舞足蹈比划,到现在的沟通无碍。

他听着小二的话,笑着摆手道:“你们酒楼的东西太贵了,我们那么多人吃了要好多钱。我们没有那么多钱了,等我们船长回来了再光顾你们。”

“好啊,这可是你应下的。我可替你记得了。”小二笑着应下,又朝县衙那边指了指道:“我看县衙那边新出了个吃食摊子,说是什么鸡蛋灌饼,还挺新奇的,你们可以去尝尝。”

戴尔顺着他手指的地方看过去,感激地点点头。上帝才知道,他们留守在这里看船,一天到晚哪里也去不了有多无趣。每天的乐趣就是到这个县里找吃的,看一下大齐的风土人情。

但平河县地方就那么多,哪怕他们三十个人轮流下来,一天看一个地方,也早就把平河逛遍了。甚至都和周边的商贩打成一片了。

戴尔和几个兄弟下意识的就往新开的店铺去,而县衙里的衙役王大明接到书信也正要去找他们呢,一出门就看到了这几个显眼的人。

“嗨,戴尔。我这边有个商队带给你们的信,说是你们的船长戴森给你们写的,快过来拿。”王大明招手大声喊道。

现在大齐已经有驿站了,百姓们要是有寄书信的需求,一般会到驿站旁边蹲守,要是找到顺路且同意帮忙带东西的商队,就会把东西给他们帮忙带去。而这些商队到了地方之后,为了防止东西遗落或者没有人按时来拿,一般会放到县衙去寄存,或者是让县衙的人帮忙送去。所以这其中的费用也是不便宜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