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6章 折冲樽俎董公仁上(2 / 2)

加入书签

但其实,董昭在曹操麾下的身份很是特殊。

董昭是济阴名士,本来是投奔河北,并得到了袁绍的重用,他也在袁绍与公孙瓒争夺冀州的斗争中立下大功,只是因为董昭的弟弟董访在张邈军中,而张邈与袁绍矛盾激化,袁绍听信谗言,想要怪罪董昭,董昭见势不妙,逃离了河北,途中经过河内,被张杨强留下来为他效力。

董昭慧眼择主,虽然遭到张杨的强留礼待,但是他已经看出张杨并非这个乱世的明主,无心为张杨效力,于是也只是为了苟全性命,才与张杨虚与委蛇,内心一直留意着天下局势的变化。

后面因为吕布袭击边邑挑起事端,轻启边衅的河内与早有准备的河东随即陷入大战,河内军队连战连败,连张杨也被河东大军围困在了野王城。

在此期间,董昭眼见不妙,又再一次提前逃脱,跑回了兖州老家,与已经控制兖州的曹操开始有了交集。

因为顾忌到了袁绍的存在,所以曹操虽然知道董昭的才能,却不敢堂而皇之地辟除董昭入府,只能是以礼相待,不时派遣亲信给董昭送去礼物、书信。

后来曹操平定兖州叛乱,攻灭张邈势力的时候,也因为董昭的缘故,赦免并继续任用其弟董访。

对待董昭,曹操并非不用,只是在静候时机,而现在,就是将这位大才派上用场的时候了。

在交谈之中,曹操与董昭谈论了雒阳朝廷的内情,一点也不将董昭视为外人,甚至将郭嘉的书信交给董昭观看,以此来向董昭问计。

曹操心中纠结的是,他既想出兵赴雒、奉迎天子,又不想在西面与阎行这等强敌大打出手,四面树敌,让虎视眈眈的袁术、刘表、吕布等旧地、隐患有机可乘。

他既想要采用郭嘉的建策,利用袁绍的庞大实力来对付阎行,又怕让河北的势力过多介入,一旦袁绍临时起意,也想要奉迎天子,那曹操无力阻拦,就反而是引狼入室,辛辛苦苦穿针引线一场,却白白为他人做了嫁衣。

因而,他想要咨询董昭的意见。董昭曾经在袁绍麾下效力,在河内时也曾与长安朝廷打过交道,对河东的阎行势力也颇有一些了解,更重要的,是董昭擅长折冲樽俎之道,在这一点上,连他麾下的荀彧、程昱都要稍逊一筹。

毫无疑问,董昭就是曹操心中想到的破局第一人选。

而董昭,在看完书信之后,沉吟许久,方才张着小眼睛,看向曹操问道:

“昭心中思得‘两虎相争’之计,却不知君侯能用否?”

曹操抚须微笑,他也是才思敏捷之人,自然听得出董昭的言下之意,两虎一是袁绍,一是阎行。

因为董昭逃罪于袁绍,而曹操又与袁绍乃是好友、同盟,所以不仅曹操不能够明目张胆地辟用董昭,两人平日里交谈也是尽量避开袁绍这个话题。

现下,董昭在献策之前,隐晦地提到了袁绍,就是想要试探曹操的心意,若是曹操只是想要奉迎天子,内心深处却无与袁绍相争的雄心壮志,那董昭的建策,不献也罢。

“公仁但说无妨,孤愿闻其详!”

得了曹操笃定的回答,董昭点点头,开始说道:

“君侯心中所患,小者为河东,大者为邺城,故而昭以为,郭参军此计可行。袁本初行事虽曰持重,实则迟疑,一遇大事,麾下文武各言利害,袁本初难决于心,必然久拖不决。”

“君侯不如遣使前往邺城,游说袁本初一同出兵赴雒,邺城出兵与否皆无妨,只需以河北之势分三河之势,兖州再乘便进军,抢先一步,奉迎天子,必告功成。事后再假言移驾邺城,袁本初多疑无断,必疑而缓之。”

说到这里,董昭顿了一顿,瞧了曹操一眼,又继续说道:

“如若袁本初疑缓,君侯再可遣人说服天子朝臣,定都于兖、豫之间,如此,则朝廷归于兖州,君侯也可奉天子以讨不臣,成就王霸之业!”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