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节(1 / 2)

加入书签

在哪里相见?

战场还是天元王庭?

是谁去了天元王庭?赵北望?赵宁来日也会去天元王庭?他为什么要去?他去干什么?

还是说赵宁要去战场?他知道天元王庭要发起攻灭鞑达旦部的战争?雁门军早就知道这事?他们是怎么知道?是那个奸细泄露的?那个奸细到底是谁?

雁门军已经决议要干预这场战争?他们会有什么行动?他们何时干预?

雁门军这回派遣数支兵马进入草原巡视,到底是为了什么?天元王庭该如何应对?大齐皇帝究竟有什么打算?大齐会大规模出兵草原吗?

右贤王脑海里涌现出诸多疑问,轰炸得他脑门嗡嗡作响。

他一时得不到答案。

萧燕的细作势力全军覆没,她自身也回了草原,现如今天元王庭失去了在大齐的消息来源,无法及时弄清这些问题。

派往雁门关、山海关附近的斥候,至今也没有打探到有用的消息,无法给天元王庭提供判断依据。

察拉罕饶是智慧不俗,此刻也是头大如斗。

末了,他翻身上马,望着前往渐行渐远的轻骑队伍,深思悠远。

此时此刻,他已经冷静不少,悠悠道:“简单几句话,就抛出了诸多隐藏问题,让本王神思不属......这个大齐未来的镇国公,当真是非同一般。”

第一六八章 邂逅

赵宁领军一路向北,旬日间经过了几个不大不小的部落,这些部落的头人见到雁门军,都是谦卑有加,对雁门军提出的军粮要求,没有谁敢拒绝。

部落里风干的牛羊肉与奶酪,被赵宁用市价买了一些,让将士们随身携带,始终保持有七日口粮。

作为骑兵战斗单位,乙字营的将士这回出关,也是一人双马的配置,倒不用担心人马的口粮负担过重。

七日军粮虽然不多,但只要不进入偏远地区怎么也够用了,以骑兵的脚程,走上几日,总能碰到大大小小的部落。

就算发生了意外,军粮不好筹集,牧人的牛羊也能强行征用。

这回赵宁的目的地是达旦部王庭,路程也不是太远。

草原四大王庭中,达旦部跟雁门关距离最近,中间没有其它王庭阻隔。也就是说达旦部跟大齐是接壤的。

相比较而言,天元王庭位置更远,全境都在漠北,察拉罕的使节队伍要到达雁门关,需要穿过其它王庭的地盘。

达旦部背靠大齐,这是他们的地理优势,天元王庭没有早早对达旦部动手,也是有这个因素。

这日,在一个只有几百个帐篷(落)的小部落,略微补给过军粮后,赵宁在离开的时候,见部落头人欲言又止,似乎有难言之隐,便谨慎地询问原因。

这个部落虽然属于达旦王庭,但草原王庭对辖境的控制,远没有中原皇朝那么强,部落的自治权力很大,与之相应的,很多事情也必须自己解决。

除了达旦部的本部人马,达旦王庭对其它达旦部控制地区内的部落而言,也就相当于部族联盟的盟主罢了。

通过老头人不无怯懦的解释,赵宁很快就弄清了对方的想法。

原来,在部落西边百余里之外,戈壁边缘地带,盘踞着一股凶悍马贼,人数接近两千,头领还是元神境强者,经常到这一带的小部落里来劫掠。

老头人的部落里,控弦之士不到五百,修为最高的不过御气境后期,无法与对方抗衡,败过一阵后不得不屈服,现在每回都要贡献大量牛羊财货买平安。

一来二去,原本还比较富庶的部落,现在日子就过得很是拮据。

生存是弱肉强食,这一点在草原上表现得犹为明显。随着部落实力下降,周边几个实力较强的部落,已经开始打他们的主意,准备吞并他们了。

一旦被人吞并,他们就会成为对方的附庸、奴隶。

在万般无奈的时候,老头人见到了赵宁率领的天朝天兵,虽然畏惧大于礼敬,但还是鼓足勇气询问赵宁,雁门军能否帮他们剿灭这股马贼。

赵宁只是略作寻思,就答应了老头人的请求,打算顺路去解决了这股马贼。

不到两千马贼而已,赵宁都没有打算向雁门关求援,仅凭自己麾下这一千轻骑,他就有绝对把握剿灭对方。

马贼终究是贼,也就能欺负一下寻常百姓,碰到正规军,就没有他们逞威风的余地。

乙字营作为雁门军马军精锐,若是连这区区一股马贼都对付不了,那就太过不堪了些,赵氏也没有颜面再说自己是大齐第一将门。

当然,赵宁作出这个决定,并非是多管闲事,也不是简单同情这个部落。

离开部落,在部落向导的引领下,队伍转道向西北行进。

走出没多远,赵逊便问赵宁:

“我们此行虽然不是太急,但要对付一支近两千人的马贼,总需要费一番手脚,宁哥儿为何要接下这个差事?”

这回赵宁出关北行,赵北望夫妇当然不能不派高手随行相助,赵逊刚刚走出人生阴霾,正想到处走动散散心,便选择了跟赵宁同行。

赵宁没有直接回答,笑着道:“四叔心里想必已经有了答案。”

赵逊也不谦虚,直言道:“雁门关承平已久,而大战可能很快到来,在此之前,你想借这支马贼队伍,了解一下雁门军的真实战力?”

赵宁点点头。

他其实还有一个目的,那就是一步步收拢达旦部控制下的,那些部落的人心。

别人不知道,他可是很清楚,接下来跟天元王庭的战争,绝对不会轻松。

达旦部是草原上唯一还没被天元可汗征服的势力,让这里的人多少跟雁门军亲近一些,有利于往后双方并肩作战。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