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4章 手里的瓜都不香了(2 / 2)

加入书签

“你是怎么做的?”吕不韦开口问道,因为科举是第一次试验,所以大王给了招贤馆开府权,让他们自己玩去,所以他们也都没有关注太多,加上精力都被灭韩之战拉了过去,反而没关注到陈平他们玩出什么。

“学以致用,所以此次科举以用为主,秦国现在缺少的是能治理一县一郡的主官和法官,因此此次长安县的考核题目就是何以治县。自由书写,时限三天。期间不允许离开考场。”陈平说道,本来的题目不是这一个的,但是没办法,韩国贵族都被杀的差不多了,地方极度缺人。他们也只能先优先选择可以治理一县的人才了。

“具体说说。”嬴政等人都来了兴趣了,虽然他们不会去瞎指挥,但是还是想知道陈平是怎么构思的。

“我们科举是分国举和郡举,国举是有咸阳统一出题,而且事先会公布空缺的位置让考生自己选择自认有能力做好的职位,然后再结合这些职位会遇到的一些问题作为题,交由考生现场答题。然后分出甲乙丙丁四等。”陈平说道。

然后喝了口水,又继续道:“只有达到乙等以上的考生才能参加进第二次的考试,而二次考试不再是笔试而是由该职位的主官亲自考核这些考生。最终选出前三之人,然后再讲这三人放到职位上工作三月,由招贤馆对这些人的工作情况进行评定,最终择优录用。”

嬴政等人都是沉默思考这个方法的可行性,但是相对于察举制来说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至少已经能够为秦国招来很多可用之人,即使其中有一些滥竽充数之辈,但是为证三月就是检验他们的时候了。

“阅卷官分六人,各自给出评价,去掉最高评和最低评,取其中列为最后的评定。而且阅卷时考生名以火漆封住,直到阅卷结束才可统一拆看。”陈平继续说道。

吕不韦点了点头,糊名法和多人阅卷能让给考生最大的公平,毕竟各个官员可能偏向的百家不一样,对偏好也不一样,给出的评定自然也是有很大差距,所以折中取算评价是最稳妥的。

“因为国举是选择适合全国的官员,但是治理地方是不同的,比如治理陇西需要的是能武能文的官员,所以就又有郡举,由郡城独自设立秩比两百石的官员科举。这样能够使得地方管理更加方便,也更能有效的选拔出有用的官员。”陈平继续说道。

嬴政等人都是互相对视一眼,有些震惊,这才多久,陈平居然已经将科举之事考虑到了郡县之下。

“唯一的一些缺陷就是有的人是农家,但是当地郡县却是需要儒家之人,这样就会导致人才埋没,因此臣的建议是,可以科举察举并行,各地郡县都可以将其中成绩但是不适合当地的人才举荐到咸阳,由咸阳做出调度分派到合适的地方任职。”陈平据需说道。

“难怪老师说你是个大才,果然没让老师失望,也没让寡人失望。”嬴政大笑着说道,他已经可以预见,一旦科举在秦国全面铺开,秦国将不再缺少中下层办事官员,然后再从中挑选优异者进行培养,最后直达中央,秦国的文官体系也将不在逊色于武将。

李斯也是看了陈平一眼,无尘子又是去哪抓来的大才,这种前无古人的大事都能在短短几个月内搞出来,还是有了比较完备的体系了。突然也觉得自己手里的瓜不香了,在廷尉立法上,就有个韩非才能不再自己之下的,现在外边有冒出个陈平,自己貌似有点难过了。

“告辞!”缭直接转身就走,想吃的瓜没吃到,结果却是被震惊了一脸。一旦陈平的科举开始实行,文官一脉很快就会的得到补充,然后站立在秦国朝堂之上。真不知道无尘子去哪弄回来的这么多妖孽,是自己老了?

吕不韦就开心了,自己慢慢老了,丞相的位置也是迟早要交出去的,以前只有一个李斯,一旦自己退位,就只有李斯能定上自己的位置,然后没有人能限制李斯了。但是现在又多了个陈平,到时候就可以设左右丞相了,也不用担心丞相之位威胁到王权了。

“韩非,萧何也都不错。”吕不韦想了想,发现不管是李斯还是陈平,两人背后都有着一个不错的人才跟着,这么一算下来,秦国上层也不太缺人了。

最重要的是李斯师从儒家荀子,陈平师从无尘子,这样也能均衡了秦国中百家的势力。而且他感觉这仿佛就是无尘子可以安排好的一样,李斯是无尘子举荐入秦的,陈平也是直接拜无尘子为师跟着秦王一起会咸阳的。

“你放手去做吧,出了什么事还有我们这些老家伙在后边顶着呢。”吕不韦开口说道,不管以后陈平和李斯打出狗脑袋来都行,现在他们是急缺人手来补上被无尘子杀完的韩国空缺。这才是现在的首要之事。

陈平点了点头,科举的实行肯定会引来秦国贵族的反抗,尤其是华阳太后还活着,楚国的在秦的势力还是很庞大的,没有吕不韦的支持,他怎么死都不知道。

嬴政也是点点头,他知道陈平为什么没有选择在关中全面试点而只是在长安县试点,其实就是在试探华阳太后的反应和秦国朝堂中楚国一系的反应。但是他又不能出面去调解,只能是给吕不韦去和华阳太后硬碰硬,打出火气了,他再出面调停。

“放手去做吧,只要老师还在,整个秦国就没人敢动你。”嬴政说道,暗杀这种手段在朝堂上可是屡见不鲜的,朝堂上玩不过,暗地里下手这是最常见的。

陈平拜在无尘子门下,算是道家弟子,想在秦国动陈平,即使是华阳太后也要考虑能不能再经历一次昌平君之事。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