敛财之旅(2 / 2)
仅仅用了两天时间,《钢铁侠2》的北美票房就突破了1亿美元。
影片的成败与否在上映之前就已经揭示,唯一的悬念是票房数字会有多少。
北美开画周末三天过后,这部超级英雄大作在4580家影院里面,总计收入了1亿5811万美元!
这个成绩仅次于去年的《黑暗骑士》,是北美电椅市场有史以来第二个高的周末票房。
不过,在商业大于一切的相对论娱乐制作理念下,《钢铁侠2》也继承了相对论娱乐旗下影片一贯的风格,口碑分化比较严重。
cinemascore影院观众现场打分为a,但烂番茄新鲜度只是刚及格的百分之六十三。
imdb两万多名用户平均打分8.1分,媒体综合评分也仅仅及格。
当然,对于一家电影公司来说,这个线上发行时期,最有意义的还是代表商业热度的票房数字。
如今在全世界范围内,有一种非常奇特的想象。
大概是进入新世纪以来,好片沉沦和烂片大卖出现的次数越来越多,有太多好片明珠蒙尘,又有太大烂片大行其道,在一些小众群体中,渐渐有了这样一种观点——烂片赢票房,高票房就是烂片的代名词。
甚至,连部分电影制作者也开始耻于谈票房,对票房两字避之不及。
别人可以不谈票房,但制作方和投资方必须要谈。
电影必须谈票房,这是由电影的性质决定的。
说到底,电影不过就是受成本收益原则支配、满足消费者娱乐需求的一种文化商品,像相对论娱乐以及好莱坞六大公司等等,为什么要投资一部电影?当然是为了赚钱,而且是最大化的赚钱。
罗南始终都坚持初心,相对论娱乐的制片理念,从最开始到现在,一直没有改变过。
体现在《钢铁侠2》上面,就是影片的剧情一般,到处充斥彩蛋和预告,影片为托尼-斯塔克服务,更要为整个系列的商业市场服务。
这也是影片备受影评人批评的一面,认为相对论娱乐以及旗下的使馆影业和漫威娱乐,为了商业和金钱,连电影最起码的脸面都不要了。
他们还是见识太少了,等到漫威娱乐把超级英雄电影真正拍摄长篇连续剧,再喊打喊骂也不迟。
话说回来,他们能不知道电影公司的本质?不高声喊喊,怎么突显存在感,怎么去赚小钱钱。
连蠢货都知道,包括电影公司和其他各种公司在内的资本方,有脸皮这种东西吗?
资本集团为了赚钱,别说要脸了,利益足够大的话,连美利坚都敢摧毁给你看。
相对论娱乐命名《钢铁侠2》的敛财之旅才刚刚开始。
同样是在这个周末,《钢铁侠2》在国际市场上面进一步扩大放映范围,包括东亚方面的几大市场,海外放映的国家和地区增加到了近八十个。
影片的海外票房也随着市场扩大再次暴增一波,累积已经高达2亿4772万美元。
《钢铁侠2》的全球总票房轻轻松松迈过4亿美元。
票房仅仅是基础,如果只依靠票房收入,相对论娱乐不说血亏,也赚不到多少钱。
毕竟《钢铁侠2》的制作成本高达1亿8000万美元,宣传费用也过亿了。
凭借影片在线上放映带来的巨大热度,《钢铁侠》的周边市场一片火热,像钢铁侠面具、缩小版玩偶和手办,都是热销产品。
就连售价不菲的钢铁侠同比例模型,都卖出了数千件。
由于具体数据尚未完全统计出来,相对论娱乐这边只有一个大概的统计,最近十天的周边产品全球销售额,已经接近了3亿美元。
相对论娱乐本身就是好莱坞电影运作模式最好的全是,院线放映用于宣传和回收投资,真正盈利的大头靠周边。
曾经,哪怕是在遥远的太平洋对岸,罗南就看到过无数中学生背着美国队长的盾牌书包,用着钢铁侠的文具盒,手拿喵喵锤橡皮……
甚至有像小学生中蔓延的趋势。
尽管大都是盗版,却不得不佩服这个系列的影响力。
这些其实都能演变成系列的消费者。
在漫威的复仇者系列电影上面,由于罗伯特-艾格的存在,相对论娱乐走的其实就是曾经华特迪士尼的推广道路。
这一点上,华纳兄弟也有所不如。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