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书画临摹(1 / 2)
……
台上,李沣扫望了众人一眼,疑惑、诧异等等表情浮现很多人脸上。
他目光越过众人,落于江洛神身上,看见了美女脸上的期望。
他目光轻佻,嘴角露出了自信的弧度。他不疾不徐的在两位大师的书法前来回扫望。
鲁仪山端着红酒,玩味的看着台上的李沣,时不时露出一抹戏谑般的笑容,似乎在看一个小丑。愣头青一个,装模作样,他可不相信对方的书法水平。
几分钟过后,李沣停下了观摩,看向两老:“钱老的行书,字美观,不古,字不美观者必古,古与妍无关,与丑相连。”
“高古的表现形式是不光滑,不轻柔,好用直线,多露棱角,与姿媚、工巧、圆融等优美大异其趣,属于崇高的审美范畴。”
“书法点画线条厚重了,为避免结体的壅塞,造型必须打开,强调横势,左右开张,在字形结构内留出大量余白。”
“而且既然强调中段的提按起伏,就要让这个过程充分展开,将线条拉长,否则会感到拘紧和局促,而拉长线条也会使结体注重横势,趋于方扁。”
李沣闭目思索片刻,继续解释道:“行书讲究修短适度、疏密匀停。然而方扁有余、圆润不足。”
“我建议钱老中间的大量余白可以稍微减少,这样会更加圆润,横势,没有连绵牵丝,因此在章法上只好依靠体势,让每个字左右倾侧,动荡跌坠,不得不依靠上下左右字形的支撑配合,在字与字之间营造出呼应关系,将分散的个体结合成一个整体。厚重的点画、开阔的结体、左右倾侧的造型,三者合一,更加突出重、拙、大的风格面貌。”
钱老若有所思,走至自己的书法前仔细打望了一番,眼眸中掠过一道精光。
“李先生说的很对!帖学为妍为优美,碑学为丑为崇高。毫无疑问,书法史上具有丑或者叫崇高的风格流派是碑学。”
“按照李先生的说法,我改动写作习惯,的确可以凭空让书法境界提升一大截!”
“碑学的精髓被一语中的!后生可畏啊!”钱老感慨不已,竟有种顿悟的感觉。
众人尽皆傻眼,什么情况?这小子,竟然真的懂书法?鲁仪山满脸错愕!
江洛神露出了灿烂的笑容,她看向李沣的目光,俏脸满是小星星。
李沣又转头看向林老:“林大师的草书,起伏跌宕,长枪大戟,结体内紧外松,纵横逸出。”
“以侧险为势,以横逸为功,老骨颠态,种种槎出。草书强调变形,点画两极,要么长线,要么短点,点线组合,对比强烈。”
“林大师的草书,跞驰不羁之士,喜为崖异单鸷、惊世骇俗之行。”
“故其书亦类其人,超佚绝尘,不践陈迹,每出新意于法度之中,而绝笔墨畦径之外,真一代奇迹也!”
“可惜的是,举目展望,书法局促于唐代楷法之下。讲.法.度,求秀媚。”
“猛然看到类似苏轼宽扁的字形,左低右高的结体,偏侧的用笔,貌似黄山谷锯齿般起伏不定的点画,长线与短点的组合,内紧外松的结体,这种模仿随贴合了古代大宗师的意境,但缺少点自我创新。”
李沣点评完毕,他自信的向林老,后者吃惊起身,结合李沣的点评,仔细打量了作品几分钟。
林老激动的说道:“有道理!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胜却十年苦练!”
“我的草书模仿前辈大师的笔迹,虽然临摹的越来越相似,但总是觉得缺乏自己的特点。”
李沣轻轻颔首,道:“循规蹈矩自然可以贴近前辈大师,但是历史和生活环境不同。”
“我建议林老多走进大自然,将自己的人生经历和周围的环境感悟融入书法的创作!”
林老眼前一亮:“对!非常正确!”
“很多同行都有过类似的说话,只是我的年龄大了,身体健康原因,不能像年青时候随意的踏青、郊游,寻找灵感!”
李沣微笑道:“林老身体其实只是腰椎小矛盾,如果相信的话,改天我能为林老诊治。”
林老兴奋的说道:“好的,谢谢!能看出我的腰部身体疾病,你的医术也定然不凡啊!”
“哎!后生可畏啊!今天人多,改天我再请教李先生。”
钱老也走了过来,他也问道:“李先生,你的点评入木三分,我受益匪浅,万分感谢!”
“三人行,必有我师呀,不知道你师承何人,能否告知,书法协会的大门始终向你敞开!”
“另外,能否为我们展示一下你的书法?”
两位大师致力于书法几十年,伴随名气的提高,听到的都是恭维和称赞,李沣的点评和建议如同夏天里的冰激凌,冬天里的一把火,恰如其分、相得益彰!
几人相谈甚欢,众人则震惊不已,看着李沣的目光带着崇拜和好奇。江洛神美眸闪烁。
鲁仪山悔不当初,自己挖坑埋自己,堆个高台太高别人,他牙齿快咬出血了。
“李先生实在太优秀了,能否挥墨书法,让大家见识一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