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32章 平天下(2 / 2)
文天祥的眉头皱了起来,当下最重要的就是进军小亚细亚,夺取这个北上基辅罗斯、西进欧洲平原的战略要地,舍此之外,还有什么重要的任务呢?
楚风很快给他解开了疑惑,却有给众人带来了更多的疑惑:“进军小亚细亚的时间定在秋季以避开地中海上毒辣的阳光,让身穿盔甲的士兵们凉爽一点。那么,还得两个月的准备时间,我想利用这两个月时间在中东地区举办一次科举,而文老大人您呢,就是这次科举的主考官。”
在中东地区举办科举考试?我没有听错吧?
朝堂之上的群臣全都大眼瞪小眼,干脆傻了眼。
要知道这里通晓汉语的人都不多,识得汉字的更是凤毛麟角,要在这儿开科取士,按照中原地区的标准,呃~整个中东翻个底儿掉,能提溜出三五个不?那还得人家愿意来应考呢!
楚风双手下压做了个少安毋躁的手势,刚才还乱哄哄的朝堂,立时就恢复了安静,大臣们静静的等待着楚风往下说,他们都知道这位皇帝从来不会无的放矢,他做出的决定,一定是经过了深思熟虑,具有相当的可能性。
楚风解释,其实这次科举只是借用一下科举的壳子,里面却是装的新东西,就像唐以诗赋、宋重策论,大汉则分算学、经义、军事、文艺诸科取士,反正科举历朝都是要考的,但考什么、怎么考、标准答案是什么,那就是当朝天子说了算,“当今天子重文章,足下何须讲汉唐”,到楚风这儿讲新儒学,讲诸子百家兼收并蓄,也没有哪个不长眼的非得拿旧儒学来恶心他。
大汉在中东地区的科举,形式上也和中原一样分算学、军事、经义等科,但实质上只考阿拉伯文和汉文的翻译,另外随便再通一门学问,譬如算学会点加减法能算个帐,经义上晓得有个四书五经,那就把他取到相应的科目里去。
“那取中的这些人,授给什么官职呢?”文天祥有些忐忑的问着。
“凡是本为大汉公民的,按汉地科举取士的标准授官,凡本为番民的,酌选少数咱们留用,其余尽数发往哈辛那儿,充实他的班底,让他尽快把联合酋长国的政权架子搭起来。”
楚风话音刚落,李鹤轩、侯德富等一干嗅觉敏锐的臣子,登时就眼睛一亮:
毫无疑问刚才楚风已经表达了,这次科举并非要选出多少栋梁之材,而是有人来应考,考了能封官,这就足够表明大汉的态度了——千金买马骨呀!
第二,在中东地区开科取士,大汉国内的舆论想必一定是扬眉吐气吧。
第三,中央天朝的政治传统上,只有相对稳固的统治区才会举办科举,如果这次科举能够成功进行,大汉在中东的统治权就十足十的“顺天应人”了。
第四,新鲜出炉的联合酋长国没有合适的班底,大汉用科举选出来的本地官吏补充进去,就能最大限度的增强对它的掌控力,排除那些阿拉伯豪门大族对它的渗透。
这可是一石四鸟的妙计呀!
“那么,文老大人可愿意以主考官身份,住持这次科举考试?”楚风笑盈盈的问道。
文天祥感觉自己的脑袋里金光四射,两边太阳穴都在嗡嗡的响:愿意,陛下竟然问我愿不愿意?!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在孔夫子提出儒者使命的年代,治国乃是指治理诸侯王之国,平天下乃是指治平整个中原华夏,而汉儒之后大一统格局出现,治国就变成了辅佐帝王治理中央王朝,平天下则成为传继圣人道统,广布圣人之学。
诸如朱熹朱文公的四书集注,就已在高丽刊刻出版,而更早的时候,安南(越南)就有闽广之地的儒学门徒前去传道授业解惑,至于东瀛日本,那就早在五百年之前圣德太子时代就开始啦……
将圣人之学广布万里之外,以夏变夷,令四夷同诵《尚书》《论语》,这就是儒家道统的最高境界:平天下!
“臣敢不披肝沥胆以完陛下之重托!”文天祥一揖到地,当他站起来的时候,脸上已闪耀着某种近乎神圣的光辉。(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