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2章 吃饭问题(2 / 2)

加入书签

感叹了一句后,老农回答了萧震雷的问题:“这产量说不好,年景好的时候每亩可收三石,最少的时候只有一石!”

按照这个时期单位换算,一石大约相当于后世的157斤,一石等于十斗,一斗等于十升。如果是三石,换算成后世的市斤就是471斤,这还是年景最好的时候,可见一般情况下是收不了这么多粮食的。

萧震雷瞟了秘书小高一眼,小高回过神来立即掏出笔和本子记上,萧震雷又问:“老人家,那这稻谷收完了记下来要种什么!”

老农道:“当然是种麦子啊,到明年五六月就可以收,那时刚好又可以种水稻了!”

“种麦子大概是个什么收成?最多的时候可以收多少,最少的时候又多少?”

老农道:“麦子的产量要低一些,最多的时候一石五斗,一般情况只有七八斗,少的时候三四斗都有,就看老天爷赏不赏饭吃了!”

萧震雷抽了一口烟后问道:“老人家,您觉得新政府跟以前的政府有什么区别吗?是以前的地租收得高,还是现在的地租收得高?”

老农见萧震雷问起与官府有关的问题就不敢回答了,萧震雷连忙道:“老人家,你尽管说,没关系,现在不以言论罪了,就算你是骂政府、骂总统,也没有人找你的麻烦!”

“是吗?”老农有些惊疑。

萧震雷肯定道:“当然!”

老农见萧震雷一副信誓旦旦的样子便放心了一些,说道:“要说起来啊,这新政府还是比前清那会和老袁那会好了很多,前清和袁大头那会地租最高都收到了六成,现在新政府规定地租最多只能收三成,地主们胆子小子不敢得罪官府,就按照新政府的规定只收三成,胆子大的地主凭着自己家有人在新政府当官或当差,不把新政府的政令当回事,以前收多少,现在还是收多少,如果上面派人来查,此地官府中人早就得到消息,地主们做了安排,上面来的人自然查不出来,结果是不了了之了!”

萧震雷的脸色有些难看,问道:“那这样的情况多吗?”

“不算多,但也不少!”

萧震雷狠狠地抽了几口烟,扔掉烟头对老弄道:“谢谢您,老人家,我们走了,再见!”

在这里调研的结果让萧震雷的心情很差,回县城的路上,陪同的官员都见他脸色难看都不敢言语,以免触了霉头。

萧震雷的心情不仅差,而且很沉重,难怪现在这个时代的国人一个个都是面黄肌瘦的,这从田地的亩产情况和地租的多少都可以看出来,就拿那老农所说的情况来算一算,如果每年种一季中稻和一季小麦,按照最好的年景来算,每亩可以收471斤谷子和235斤小麦,如果地租是六成,那么除去交给地主的租子之后还剩下188斤谷子和94斤麦子,如果谷子和麦子的颗粒饱满,除去谷糠和麦麸之后,那么打出来的稻米和麦子米可以占七成中,也就是说一百斤稻谷去掉谷糠之后还有七十斤稻米,这算下来,租一亩地,每年可得66斤面粉和132斤大米。这个时代物资贫乏,除了这些粮食之外,能吃的东西都很少,一个成年人算一天只吃一斤米,这些大米和面粉最多也只能管六个月,如果一家有五口人,两个大人和三个小孩的话,这些粮食最多也只能管两个月,加上野菜之类的东西,再煮稀饭,勉强能撑两个半月,如果让每个人都吃饱的话,这些粮食还顶不了两个月。只有租八亩以上的上等田才能保证不让自己饿肚子,可人或者不能只吃饭吧?还要买生活用品,柴米油盐酱醋茶,买衣服,这些都是生活开支,不能不用,这么算下去,一家五口只有在租十亩地以上才能保证口粮和生活所需,这还只能勉强吃饱堵住,还是最好的年景呢,可事实是并不是每一家无田的农民都能够租到十亩地,也并不是每年都是最好的年景。

接下来的两个月,萧震雷和随行的官员们先后在河南、江苏、安徽、湖北、湖南、江西、福建、广东、广西、四川、陕西等地进行了调研。

通过调研发现,河南的粮食产量最好,这里地处黄河中下游地区,土地肥沃、雨水和阳光都比较充足。江苏的每亩水稻平均产量只有2.48石,安徽是2.93石、浙江稍高有4.28石,江西3.36石、福建地区的水稻平均产量最高,有5.41石,广东是3.68,广西只有2.22,湖北2/28、湖南3.16,四川盆地比较肥沃,有3.69,其他地方都相差不大。而小麦的平均产量没有一个省达到一旦的,只有新疆最接近。

值得庆幸的是这个时期已经引进了番薯和玉米,这两种粮食作物均不仅对气候环境、生长条件要求不高,无论南北山区、丘陵、平原,硗确瘠地,皆可种植,而且高产。玉米的单产,在相同的地区,一般都高于传统的旱粮作物如小麦、大豆及粟、黍等杂粮。由于这两种粮食作物的产量高,又对环境要求不高,因此绝大多数农民都种植这两种粮食作物填肚子。

按照新政府最新的统计结果显示,此时今年全国的农作物总种植面积为16.28亿亩,其中稻、麦、豆、黍、玉米、高粱等粮食作物的种植面积为13.7亿亩,占总面积的84.2%,而去年因为跟北洋军阀打仗,只有9.8亿亩,新政府成立之后马上快翻了一倍的种植面积,这也表明粮食产量将翻一倍以上,但尽管如此,依然有很多民众吃不饱。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