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科举之路 第155节(1 / 2)

加入书签

考虑到之后的考试,赵锦堂让弟弟快休息了,他轻手轻脚去了外间。

虽说赵家这些年生意做的不错,赚了些钱,但是会试期间的京城物价真吓人。也就是花在他弟弟身上了,不然赵锦堂要心疼坏了。

赵家兄弟俩的感情在老家是出了名的好,其实像两兄弟这样的搭配不少。哥哥继承家业从商,弟弟努力念书。

兄弟俩都有事做,感情不维系就会淡了。或者弟弟念书考取功名了,便看不起“铜臭味”的哥哥。

赵锦州两三岁时,就显现了超越同龄人的聪慧,家里人都宠他,把科举的希望都寄托在赵锦州身上。也亏的赵锦堂心大,不计较,照旧疼幼弟。

赵锦州知道自己聪明,大约聪明孩子都是有些傲气的,小时候更加不会掩饰,对笨笨的,又懒散的大哥,颇为不屑。赵锦州心里更偏向温和、刻苦、还聪明的秦遇。

直到那次他们一起去殊安寺游玩,大哥抱着年幼的他从山脚下踩着石阶走上山,累的气喘吁吁。

赵锦堂不过是玩笑般说了句“他太重了”,赵锦州就反唇相讥。

也是那次,温柔如春风的秦哥哥责备了他。其实说责备也不对,秦遇的语气太温和了,对方是真的在好好跟他说。

后来赵锦州念书更多,明了理,便总觉得羞愧,于是待自己亲大哥恭敬有加,忍让有礼。

赵锦堂那个性子,就是你待我好,我就要待你更好。更别说赵锦州是他亲弟弟,长得又好看,人又灵敏,赵锦堂心里稀罕的不得了。

现在他回忆起以前,因为小锦州告状害他零花钱被双亲收缴的事,赵锦堂都自动带了亲哥滤镜。

晚上时候,赵锦堂陪弟弟一起贡院外等着,不时嘱咐。

赵锦州见他脸都冻白了,劝道:“大哥,你先回去吧。”

“那不成。”赵锦堂一口给否了。

他凑近了弟弟,低声道:“万一你中途小解呢,我要给你占位置。”

等候的时间那么长,天一冷就想放水,他有经验。

赵锦州:“……好吧。”

还真让赵锦堂说中了,中途赵锦州脸色微变,飞快离去。没多久,又匆匆回来。

很快轮到赵锦州检查,赵锦堂看弟弟立在寒风中,衣服脱了大半冻的脸色苍白,欲言又止,直到赵锦州的身影淹没在贡院大门后,他才转身离去。

“老爷,我们还去逛吗?”小厮小心询问。

赵锦堂烦躁不已:“不逛了,有什么事等锦州会试结束再说。”

赵锦州在贡院里考试,赵锦堂就在京城的各个庙宇里流连。

贡院里,秦遇负手踱步在考场间,身后跟着副考官们。

各郡的解元安排在最前面,离考官们最近。

这些解元里,最年轻的不过十八岁,最年长的也不过二十八岁。

随便放哪里,这些人都能称得上一句年轻有为。

秦遇在那位最年轻的解元面前驻足。对方执笔的手明显一顿,随后继续答题。

不错,心理素质良好。

对方下一道是律法题,秦遇飞快扫了一眼就有数了。

这题不难,只是看怎么判,是偏于人情,还是法理。

这位解元略做思索,就提笔作答了,科举字体为正楷,便是为了工整。

秦遇那一手字,是经年苦练后,练成的遒劲有力,凝练稳重。

但这位解元不一样,规整的楷体居然也能写出飘逸空灵的感觉。那份灵气从洁白的纸面逼人而来。

秦遇压下心里的惊叹,去看解元的答题内容,少顷,眉眼舒展。

果然能写出那样飘逸好字的人,就不会是迂腐之人。

秦遇收敛好情绪,继续往其他人的号舍行去。

秦遇看到赵锦州时,略微驻足,秦遇先是看字,意外的跟秦遇的字体相合。

秦遇眸光闪了闪,又飞快扫了一眼内容,是一道策论题,虽然答的还有些稚嫩,但这个想法却是很不错,贴合实际了。

秦遇抬脚离去,赵锦州待听不到脚步声了,才长长松了口气。

他真的有些紧张。

会试第六天,气温骤降,还好考生们答的差不多了,没有受太大影响。然而当天晚上,天上下起了小雨,雨丝带着寒意往人肉里钻。

像这种一次考数日的试,天气变化再正常不过了。

赵锦堂给弟弟打着伞,两兄弟身上还披了蓑衣,赵锦州几次劝他回去,他都不听。

秦遇跟其他考官们商量过后,向天子请示,贡院里可否多拨些碳火。

虽然说身体素质也是会试要考的一项,但都走到这一步了。因为身体原因止步,实在可惜。

当然,话肯定不能这么说。

秦遇换了个切入口,言说新帝继位,这是第一场考试,一来求个好彩头,二来也是向天下彰显天子仁德,三来,考生们得天子恩赐,必然感恩在怀,入朝后定然事事尽心。

先帝虽然替新帝扫除了大部分的障碍,但隐患仍然存在。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