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1章 走马观花(2 / 2)
很快的,一行人就来到了长安精工。
这一次,场面就没有刚刚金太链条作坊那么嘈杂。
“宽儿,朕记得你之前专门提到过螺栓、轴承和齿轮,说这是你最重视的三个领域,不过看起来这简单的一根螺栓,也没有什么特别的啊。”
李世民手中拿着一根手指长的螺栓,认真的端详了一番,有点不是很理解为什么李宽之前对这个玩意那么重视。
为此不惜在观狮山书院格物学院下面专门独立出了紧固件研究所、轴承研究所和齿轮研究所,可谓是把每一个小东西都几乎跟蒸汽机摆在了相同的位置。
“陛下,你别看这只是一根简单的螺栓,但是却已经是马车、自行车等各种新式器具上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这螺栓,看起来似乎并不复杂,但是要加工出这么一根看似简单的螺栓,其实却是非常困难。
在蒸汽车床没有出现之前,我们只能依靠四级工以上的匠人,手工慢慢的加工出上面的螺纹。
本身这就是精钢制作的螺栓,要想在上面加工出螺纹,难度可想而知。
像是外面的明作铁路,每一根铁轨和枕木之间,都是有螺栓紧紧的固定在一起的,至于蒸汽火车上面,就使用了更多的螺栓。
未来的大唐,对螺栓的需求将会越来越旺盛,对螺栓的要求会越来的越高。
不仅在防腐蚀方面有着特殊考虑,在强度和硬度方面,一样会有这独特的要求。
一旦这个螺栓没有制作好,很可能一台价值几百贯,甚至上千贯的设备,就会变得没有办法正常运行。”
李宽确实像是李世民说的那样,对于螺栓、轴承和齿轮这些工业基础零件非常的重视。
只要把这三个东西加工好了,那么工业时代的许多东西,都具备制作出来的可能性。
但是真的要把这三个东西加工好,其实难度却是非常非常的高。
就像是轴承里头的滚珠,你固然可以选择使用圆柱体作为滚珠,但是滚子轴承也有着它独特的优势,你要是不把滚子制作好来,根本就没有大规模生产的可能性。
想一想,一个个小铁球,怎么才能把它制作的圆圆的?
最关键是怎么把每一个铁球都制作成一模一样的大小?
这里面的学问,绝对够许多人研究一辈子。
“楚王殿下,既然这个螺栓如此重要,那么永久自行车作坊为何不自己生产,而是要从长安精工采办呢?”
高士廉这话,让跟在李宽身后的陈兴眉头直皱。
这家伙,是要给自己拆台吗?
这要是永久自行车作坊真的自己去生产螺栓了,那长安精工的好日子岂不是到了尽头?
“高尚书,螺栓虽然重要,但是术业有专攻,人家长安精工在这方面钻研的很深入,制作的螺栓成本比永久自行车作坊自己制作还要低,这种情况下,为什么就不能直接从长安精工购买呢?
毕竟,不管是在哪里生产,都是需要给户部缴纳赋税的,都是需要雇佣匠人来制作的。”
在自己擅长的领域,不管是长孙无忌也好,还是高士廉也好,李宽是一点也不发憷。
哪怕是他们两个一起上,他也能轻松自如的应付。
毕竟,这些作坊和零件,对于长孙无忌他们来说,是非常陌生的。
并且对他们来说,是有许多超出想象的东西存在的。
但是对于李宽来说,这些只是非常非常普通的一个作坊。
后世随便哪个小作坊,生产设备都要比这个先进,生产效率都要比这个不知道高多少倍。
李宽曾经参观过一家宁波的螺栓工厂,使用了专门的搓丝机来加工螺栓之后,生产效率比现在的长安精工不知道要高了多少倍。
一把把的螺栓,,直接就从机器上不断的滚到临时周转箱之中,被运输到下一步工序。
“听说作坊城新出现了一家家具作坊,全部都使用螺栓螺母来进行连接,让桌椅的加工速度快了不少。”
房玄龄显然也不想看到李宽跟高士廉在那里唇枪舌战,所以找了个话头,转移了大家的注意力。
“玄龄说的没错,那个作坊我也听说了。据说还是观狮山书院毕业的一名学员创建的,专门生产所谓的简洁风格家具,不搞什么各种雕刻,生产效率大大的提升。”
已经年迈的萧瑀,今天也跟着来长见识。
“这些新式机器的出现,除了提高了生产效率之外,是不是也变相的降低了零件的加工难度?”
李世民今天是抱着学习的目的来的。
作为大唐的皇帝,他必须要对治下发生的变化有所了解。
要不然他心中就会发慌,难免做出错误的判断。
“陛下真是好见识!”
李宽竖起大拇指,给李世民点了个赞。
这招来旁边长孙无忌和高士廉等人的鄙视。
就连李治也在心中暗自吐槽。
不过,李宽没有给其他人插话的机会,继续说道:“就像是这个螺栓,以前基本上是要四级工以上的匠人才有能力加工。
但是现在使用了蒸汽车床之后,哪怕是一个一级工,也能进行操作了。这不仅降低了作坊的用人成本,也让产能扩大成为了可能。”
想当年,一个八级钳工对于工厂的重要性,那绝对是无法用文字来形容的。
但是伴随着五轴机床能各种先进设备的引入,八级钳工的重要性虽然还在,但是已经不复当年的不可替代了。
“父皇,各种新式机器的出现,其实也带动了相关零件产业的发展。很多以前不需要的作坊,因为给新式机器供应零件的原因,成立了。
也有一些作坊,因为给新式机器供应零件的原因,需要扩大规模。
至于更多的作坊因为使用了新式机器,从而导致产量大增,拉动了相关联的其他作坊,这个影响其实是非常巨大。
儿臣觉得大力推广蒸汽机相关设备的使用,对我们大唐来说,是百利而无一害的。”
李治虽然心中对李宽已经有了不一样的态度。
但是他肯定不会跟长孙无忌那样明目张胆的跟楚王府过不去。
这种明显是对大唐有好处的事情,他站出来说明,既能刷一刷存在感,又能让李宽产生好感,还能让李世民觉得自己有见识。
何乐而不为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