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人才廉价(2 / 2)
苏亮就显得平静许多了,高兴过后他又平静了下来,看着宋宪问:“我们的工资,宋老板打算开多少?”
宋宪有些惊讶的看了一眼宋志正,“爸,工资还没定吗?”
“没啊,孔老哥说让我定,我也不知道开多少合适啊……”宋志正苦笑着说。
宋宪目光又转向三人,问道:“三位觉得多少合适?你们直说就行,可以商量的。”
“这个……”
见三人举棋不定,宋宪直接点名了:“吕老师你说吧,想要多少就说多少。”
所有人的目光都汇聚在了吕舟身上。
吕舟很直爽的说:“一个月三百。”
那时大众一个月的工资是两百多一些,三百已经不算少了。
然而,这在宋宪看来,简直少的可怜!
放在十多年后,他们的工资就算是大众的十倍也算少了。
这也是那个时代的悲哀。
通货膨胀久居不下,高等教育改革停滞,科研经费匮乏,各大中小企业崩溃,工人下岗、分流、买断工龄的威胁。
同时私企又异军突起,教师工资与企业工资的差距逐渐拉多,导致许多知识分子开始下海、出国各种狂潮。
‘搞导弹不如卖茶叶蛋的’、‘拿手术刀的不如拿剃头刀的’这两句话成为了那个时代的真实写照。
在那个经济窘迫的环境下,这三位人才还能要多高的工资呢?
想到这,宋宪心中难免感叹:这个时代的人才真廉价啊,怪不得那么多都被国外挖走了。
宋宪说道:“三百太少了,一千吧。”
前世的宋宪是个一分钱都想掰成两瓣花的人,而刚刚的他甚至想开出三千一个月的工资,但还是忍住了冲动。
那是钱啊!虽然十多年后他们的身价很值钱,但这是92年。而且请他们只是做家具设计罢了,一千已经很高了。
别小看一千,一个月一千,一年就能够成为万元户。
这对所有人都是一种心灵冲击。
宋志正杨鹭听了之后那个心疼啊,换成以前早就连打带骂了。可现在他们还真做不到这样,不是因为这里有外人,而是……现在的宋宪成熟的不像是个十八岁的孩子,家里的事儿也成了他在拿主意。
这种感觉……还真是奇妙。
更震撼的是建筑三人组,俗气点说就是,嘴巴大张的可以吞下一颗鸡蛋了。
“宋老板,这工资也太高了,为什么啊?”吕舟惊讶过后问道。
是啊,为什么?
杨鹭和宋志正也想问。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