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价(1 / 2)

加入书签

纯亲王几乎一夜没睡, 前半夜是整理思路,列方案;后半夜是兴奋得睡不着。

次日起了个大早, 去上朝。

以前他早朝站班, 都是一边打瞌睡,一边想心事。对所议之事,充耳不闻。听也没什么用啊, 又插不上言。

这日, 听的特别仔细。一边听,一边暗中分析, 他们谁说的话更有道理。

皇嫂说了, 身为一个优秀的办报人, 深入了解朝政, 这是最基础的。

因为, 私报要区别于邸报。

邸报就是记录, 皇上发了什么旨,朝廷有了什么新举措。私报如果也是如此记录,官员们看过邸报, 谁还看私报。

私报要带上观点, 评论某项政策是否好。这样以来, 既能散布消息, 又能对朝堂官员起监督作用。

谁为了私利在早朝坚持已见, 就发在报纸上, 指责他。谁的见解独到, 利国利民,就大力赞扬他。

纯亲王听着朝臣们的议事,感觉自己的脑子不够用。太多值得记录的东西, 只用脑袋记的有准。如果能摆上笔墨, 随时记录那该多好。

一个时辰的议政,还没听够,下朝的鸣鞭声就响了。

康熙的习惯是,下朝后去上书房探视早读的太子和大阿哥,检查他们的课业,然后去慈宁宫里给太皇太后请安。请了安,回乾清宫用早餐。

纯亲王从乾清门出来,一路小跑去了上书房。看到立在门外的梁九功,指了指门里,低声问:“皇上在里面?”

梁九功沉着脸对他轻摇了一下头。

纯亲王正要问他是什么意思,从里面传来了喝斥声:“你们自己都背不出来,怎么教太子和大阿哥?没有这个能力,就说嘛,朕可以再请人。又不是除了你们,在大清国找不着认识字的人了……”

皇兄在训斥太子的老师呢,让外人听到了不好。

纯亲王对梁九功挥了个手,跑去月华门外等。这是去慈宁宫的必经之处。

因为要办报,纯亲王遇事就思考。等康熙的时候,就想方才的事。这么一想,觉察到其中的不对了。

用皇嫂的话说,抛开立场,站在客观的角度去评价。

那么,站在客观的角度,看待皇上当着太子和大阿哥面,责骂老师,这种行为……对不对?

不对!儒家讲的尊师重道,何况太子现在学的就是论语。

提到尊师重道,纯亲王又想到,老师们见了皇子,先跪下叩头行礼,再站着给皇子们讲课;听皇子们背书的时候,要跪着听……

好像都不对啊!

在外面,皇子是君,大臣是臣。进了上书房,皇子是学生,大臣是老师。学生对老师心怀尊重,才能有对学问的敬畏之心……

可是,规矩是由天子规定的,天子说的话,都是对的。

正想的没有头绪,听到了击掌声。纯亲知道是皇兄要过来了,赶快站直了身子。

康熙跨出月华门,斜了他一眼。淡声道:“七弟,有事?”他的情绪一向控制得很好,即使方才气怒得想把那两名汉人老师,拖出去爆打一顿。出了上书房的门,情绪就稳定下来。

纯亲王跟上康熙,低声道:“皇兄,昨日臣弟给您商议的事……”

“什么事?”

“办报的事。”

“那就办吧。”

“还有……”康熙沉着脸的时候,纯亲王有些胆怯,不敢提出请求。

“还有什么?”康熙问。

“臣弟有几个问题,想要去请教一下皇嫂。”纯亲王鼓了鼓勇气道。

“一个后宫女子懂什么啊?再说了,你一个外男无事无干的往后宫里跑像什么样子。”康熙不悦道,“你要是觉得凭你一个人的能力,办不起来,这事就先放放。今天先去户部报到吧。”

纯亲王:“……”赶紧说,“臣弟能办起来。”伴君如伴虎啊,昨天还是好兄长,今天就恢复没感情的皇帝了。

这也是纯亲王不想担差事的原因之一。

皇上心情好的时候,会听听他诉苦;忙起来,或是心情不佳时,可能面都见不到。在工作中遇到难题,连个求助的人都没有。

这段时间,皇兄待他亲密,快忘了先前是什么样子了。

不过,纯亲王并没有低落多久。想到不久以后,自己能去做无冕之王,心情又好起来。

上书房里。

康熙离开之后,太子才敢抬起头。他扭脸看旁边的大阿哥。大阿哥朝他伸伸舌头,做了个鬼脸。他又去看跪在地上的四名哈哈珠子和趴伏在地上的两名老师。

虚岁七岁的太子,即使是个十分聪明的孩子,面对当下的事,也想不出来该如何收场。

今日之事是由大阿哥引起的。

康熙检查他们的功课,让大阿哥背《论语》为政篇的二十四章,大阿哥背错时,老师没有及时的指出来。康熙就让两名老师来背,岂料,这两名老师面对突如其来的考核,十分紧张,背得结结巴巴。

康熙就认为他们背不出来,大发雷霆。责骂了一顿后,拂袖离去。没留话,屋里的这些人,如何处置。

太子又去看大阿哥,用眼神询问:大哥,我们该怎么办啊?

回答他的先是一声“咕噜”,大阿哥摸摸肚子,对太子笑道:“太子弟弟,我走了啊,你走不走?”说完,用脚尖踢了踢他的两名哈哈珠子,催促道:“走了走了,小爷饿死了。去吃早点。”

老师挨骂咯,管不了他咯。活该,谁让他们对小爷要求那么严苛。

大阿哥心里暗乐,是不是上午不用来读书了?皇阿玛再选老师,最少得三五天吧。

两名哈哈珠子从地上爬起来,对太子施了一礼:“小的告退。”然后退到门口,跟着大阿哥逃也似的离去。

上书房里,除了太子这外,剩下了两名老师,两名哈哈珠子,还有三名侍候笔墨的小太监。

太子咬了咬嘴唇,小声道:“都起来吧。”

“多谢太子殿下。”两名哈哈珠子爬起来,垂手躬立在一边。

太子又道:“老师也起来吧,皇阿玛已经走了。”

两名三十多岁的翰林院侍讲仍跪着没动,不约而同道:“臣失职,臣有罪。”

一直候在门外的乌里福轻步进来,对着太子施了一礼:“快到用早点的时间了,请殿下回宫。”

太子动了几下嘴唇,话才说出声:“老师保重,吾走了。”出了门后,吩咐乌里福:“吾要见索大人。”

乌里福“哎哟”了一声,小声道:“索大人不是交待了吗?近期不让您同他来往,省得连累殿下。索大人因为是殿下母族的人,被朝臣们视为眼中钉,一心想除掉他。这样,太子就无所依了,只能依靠他们……”

“除了索大人,吾有不明白的问题,还可以问谁?”太子道。

“殿下您说是什么问题,看看奴才能不能解答?”

“两位老师要跪到何时?吾能去向皇阿玛求情吗?”

乌里福又是一声“哎哟”,“殿下呀,这种事您别管。索大人不是说了吗?要殿下少管闲事。不是您的事,就不要过问。不说话不做事就不会错。说话了就可能错。万岁爷正在气头上呢,殿下再去求情,这不是惹万岁爷不高兴吗?再说了,他们有错就该罚。万岁爷在惩罚他们,您去求情,这不是表示您不同意万岁爷的决定吗?您看看大阿哥,就不管这事。”

太子点点头,“你说的是。”接着又问,“吾用了早点,还来读书吗?”

“当然要来啊!您读您的,他们跪他们的。这是不相干的两码事。”

承乾宫里,因为安嫔换了个贴身宫女,比往常热闹了许多。起先是有人笑话安嫔,说这么大的小豆丁,她也忍心使唤。

突然有人说:“这丫头最多七八岁吧?选宫女不是最小十三吗?”

荣嫔道:“这丫头在哪儿见过。”

淑妃笑道:“尚衣局。”

站在安嫔身后的三丫,看别人的注意力都在她这里。心里慌乱极了。心想,有个地方躲起来,不让她们看见就好了。

安嫔扭回头,对她笑了笑,道:“别怕,跟着本主多出来几次,你就习惯了。她们没有恶意。”养个孩子在身边,安嫔的心胸豁达了许多。只要别人说话不很过分,她也不愿意跟她们起争执。孩子看着呢,影响多不好。

宫里没小宫女,对于三丫的身份,大家心知肚名,但就是不主动说出来,等着别人来说。

众人说出说去,只是表达对小宫女的来历好奇。

佟宝珠看她们议论得差不多了,笑道,“别猜了,是建宁公主家的三闺女。”没等她们又议论,接着又说道,

“安嫔昨日跟本宫说了,想找个年龄小的宫女,从小教养,用着贴心。三丫的家人是罪不可赦,但孩子无辜,以后谁也不准拿身份说事啊!”

“可是……”荣嫔想说,这丫头身份特殊,请示皇上了吗?没等她说出来,佟宝珠打断了她的话。

“皇上和太皇太后让她们姐妹们入宫,就表明,没降罪她们,是想给她们找个好去处。能入宫的哪个不是良家子?寻常的人家,想把闺女送进宫,还没资格呢。既然她现在是宫女,安嫔想要普通宫女的权力还是有的,你们就别眼红了。有盯别人贴身宫女的功夫,不如去御花园转转,锻炼锻炼身体,养好身体了等着承宠。”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