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8章 华夏信息(1 / 2)

加入书签

火候适当的时候,就需要自己人出来点一下题。

而在这个包厢里,这活儿也只有项凌江来做。今天之前,他应该是除了管冲之外最了解胡杨想法的人。

收到胡杨暗示之后,项凌江开口说道:“你是想告诉我们,大型城市人口集中是一种发展方式。但并不是唯一的发展方向。”

这么到位的总结之后,就连赵援朝兄妹和孙福生也都明白了。也想到了这个线索后面,胡杨一直不愿意直接说出来的东西。

在他们明白之后,看向胡杨的眼神中震惊之外还有一丝担忧。孙福生看向胡杨,刚想开口却被胡杨的眼神阻止了。

胡杨大约也猜得到他想要说什么。包括他和赵援朝都会担心的是同一个问题胡杨也知道。也就是因为知道,他才会这么小心翼翼,循序渐进,温水煮青蛙,甚至有些墨迹的一点点,绕着圈,拐着弯的说。

这个包厢里要么是自己人,要么是胡杨自己选出来的人。按说都是可以开诚布公,胡杨也的确是开诚布公。

但这个问题中最核心的点不是客观的事实,而是抽象的思想和意识。

所以今天主要目的,还是和这四位透个底。但并不是全盘揭开。胡杨明示和暗示了一顿,但始终没有靠近核心。因为这个核心要他们自己想出来,因为那样他们发自内心的认同。

茶局就这么戛然而止。在这里结束很突然却并不令人意外。大家都感到了那层窗户纸,同时也都知道不该现在捅破。

大家都走了之后,胡杨并没有离开。大约半个小时之后,有个人又回到了包厢。

那个刚刚一直都在管理自己表情的男人。

贺平源今年三十六岁,副处级。这个年纪就能到这个级别,前途是肯定光明的。而从胡杨的了解来看,他本人也有很强烈的企图心。

坐下之后贺平源就有些迫不及待的开口:“你的想法很危险。”

胡杨端起公道杯给他倒了一杯铁观音:“彼此彼此。”

贺平源没有碰杯子:“既然这样,能算我一个吗?”

胡杨端起茶杯,轻轻的和他的茶杯碰了一下。

贺平源只停留了的差不多一壶茶的功夫,就又匆匆忙忙的离开了。时间虽然很短,但胡杨和他说了很多真正的干货。离开的时候他的脸上虽然平静,但眼神深处却是压着一团火的。

这么多来贺平源一直认为自己是孤军奋战,今天终于找到了和自己有相同观点,而且还要比自己看的更远,想的更多,甚至有了计划并敢于付诸实施的人。

对贺平源来说除了惊喜之外还有一点感动。单独回到这里,却并不是冲动。他是经过认真思考之后做出的决定。因为他需要伙伴,胡杨也需要。

对胡杨来说,贺平源也算是一个意料之外的惊喜。当然,就像之前说过的那样。惊喜之余,还是要有点反思。

胡杨有两辈子的记忆,又受过专业训练。所以很少有看人不准的时候。但世事无绝对,胡杨不是神,做不到全知全能,总还是会有走眼的时候。这就是胡杨提醒自己的。

而在自省之后,胡杨也立刻着手对贺平源重新进行调查。胡杨很想知道一个能让自己看走眼的人,到底有什么不同之处。

是过往的经历奇特丰富,还是天生妖孽,胡杨拭目以待。

在离开广州之前,胡杨还要亲自参与一件非常重要的事。

这次广交会对胡杨个人而言,最大的收获并不是华夏科技的收获的订单,或是那些大院孩子们加强巩固的关系网。

胡杨最看重的是那份《华夏信息》杂志。这份杂志在胡杨和管冲设计的商业情报网络中,是非常非常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

所以这件重要的事,就是《华夏信息》杂志在广州正式创刊。

就在广交会全部结束之前《华夏信息》杂志创刊申请正式得到上级主管机关的批准同意,在广州正式挂牌。并且正式开始出售《华夏信息》1985年的创刊号。

《华夏信息》暂时定为季刊,而创刊号是1985年第二季度的季刊。季刊的模式也是暂时的,因为现在的信息更新速度并没有那么快。一年四次更新的已经满足需求了。但以后是肯定会加快更新频率的。

胡杨给《华夏信息》的定价是五块。在报纸还两毛一份的年代,这无疑是一个十分昂贵的价格。这也是营销的手段之一。高价会进一步提高话题度。

当然,《华夏信息》的印刷质量,包括美工设计和纸张的选择,都是超越这个时代的。这个差距是外行人也能轻易分辨出来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