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1章 锦江观景(1 / 2)
耿冠春很喜欢到这里看江。但他这个习惯知道的人却不多。
昨晚刚刚一起喝酒王秘书也在,看起来精深还不错,昨晚应该是睡的还行。
没有外人在,耿冠春就像个普通长辈一样对待胡杨。胡杨自然也没有太多拘谨,走过去和他并肩而立。
这个锦江亭是丹东市区内的最高点,至少现在还是。
未来丹东会像其他城市那样,也建一座广播电视塔。到那个时候。这里就会变成市区的第三高。第二会是在旁边山头新盖起来的一个叫曙光阁的观景楼。那都十几年后的事,所以现在都不重要。
此时此刻站在锦江亭上,基本能看到丹东市区的全貌。丹东市区一面是鸭绿江一面是帽盔山、锦江山和元宝山组成的连贯山脉。
市区只能在这个平均三四公里宽的狭长区域中发展。现在的市区面积从南到北也不过七八公里长。真的是一眼可以看到头。
耿冠春问胡杨:“你看到什么?”
胡杨想也没想:“好山好水好地方。”
耿冠春说道:“山是好山,水也是好水,地方好不好还真不太好说。丹东的经济建设这些年并没有长足的进步。虽然现在情况还不错的,但你是去南方走过的人,应该明白我们的差距正在拉大。相比之下这些年的发展明显变得迟缓,不仅如此进步甚微,反而有了后退的迹象。”
因为没有外人在,所以胡杨很直接的说道:“您的看法没错。不仅是丹东,整个东北的经济前景都不好。”
耿冠春微微摇头:“整个东北太大,我的心里装不下。我现在只操心眼前这个丹东。”
能当着胡杨的面说出这话,说明耿冠春至少是没有防备他。这段话乍一听似乎是没有什么问题。但如果较起真来,是能做出不少文章的。
都是从六七十年代走过来的,大家的敏感度是不可能低。所以这类人是不会随便说说的,都会有那么一点意思。
而胡杨从这句话中的品出的意思,就是“我拿你当自己人”。
既然是这样,那胡杨也说点自己人才说的话:“您是想搞重工业?”
耿冠春点头:“搞重工业还有和对岸进行深度合作。”
胡杨说道:“如果您是想听我的看法。我的看法就是,都不要。”
耿冠春似乎并不意外胡杨的看法的,只是微微侧头:“我叫你来,就是想听你的看法。”
胡杨思索了片刻说道:“丹东是辽宁省内重工业底子最差的城市。直白的说,咱就没有重工业底子。从零开始,光是学费咱就交不起。而且一旦搞起了重工业,丹东的环境可就完了。到那时候可就是真的没有好山好水了。”
耿冠春说道:“你说的这些我都考虑过。可是轻工业整体来看现在虽然稳定,但你也看到南方的情况。眼下这种局面还能好多久,谁也说不准。所以必须未雨绸缪。可不搞重工业,不搞制造工业,要做什么?农业吗?”
胡杨说道:“丹东没有搞大规模的农业的条件。倒是适合精工细作,做精品农业。这个方向我们华夏科技会先尝试看看。如果可行,自然会推广。但恐怕您的任期内是看不到成果了。农牧业需要漫长的时间。所以我的答案就还是轻工业。”
耿冠春说道:“轻工业,真的可以吗?”
胡杨点头说道:“当然。首先我认为您对丹东轻工业的担忧是合理的。未雨绸缪也是应该的。和重工业相反,丹东的轻工业底子非常好。纺织和半导体都还是非常有竞争力的。其他的像电视机厂、钢笔厂、压力容器也都很不错。”
耿冠春摆了摆手说道:“不用背书,这些我都比你更清楚。”
胡杨说道:“那好,我说点实在的。丹东轻工业的问题不在产品本身。第一个问题是,单位本身负担太重。毛绢厂您应该了解吧。一个单位的厂办加附属企业有几十家之多。一个厂就养活了一个镇子。”
耿冠春说道:“当然知道,咱丹东轻纺的头把交椅,市利税大户....也是一块啃不动的死面馒头。”
很明显耿冠春也已经意识到了毛绢厂的问题。
胡杨说道:“要改革,要减负,甚至要重组。否则要不了几年,毛绢厂就会被自己的附属企业拖垮。再过几年毛绢厂就会从利税大户变成负担大户。毛绢厂是具有代表性的。不夸张的说,九成的企事业单位都有相似的问题。”
耿冠春叹了一口气:“我们又何尝看不出这些问题。但要动却是困难重重啊。”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