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5章 添油战术(1 / 2)

加入书签

赵鲲不算是一个非常有头脑的人,但也不能算是一个蠢货。至少在这种时候,他还知道问身边人的意见。而当身边的人也都没主意的时候,他还会硬着头皮给家里的老人打电话。

这个人就是赵鲲的父亲,现在赵家最有话语权的人。赵迁年近六十却是保养的非常好,加上常年保持运动的习惯,看起来也就刚过五十的样子。

早年赵迁就读于名校ucla,曾经校划船队的一员。他的同学中不乏政经界的精英。

英美国家一直都有精英教育的传统。也算是他们文化中的一部分。

政界人物大都来自几大名校的政治、法律、人文和哲学相关专业。英国的内阁几乎就是一个伊顿公学和剑桥牛津的校友会。

而经济这一块,华尔街的那些头脸人物,很大一部分都曾经是大学中的运动明星。这些人都更加适应残酷的竞争关系,甚至可以说是迷恋那种能让肾上腺素飙升的状态。

赵迁其实很有这方面的天赋,但可惜他是一个亚裔。黄种人的皮肤注定他无法进入美国的精英群体之中。这也是赵迁选择回国的原因之一。这个选择本身其实也是他政治敏感性的体现。

在美国,他只是个比中产稍微有钱点的亚裔,永远无法被主流真正的接纳。而一旦他回到中国,他身份就会立刻变成那种既熟悉美国,意识形态靠近美国主流思想的,同时有一定社会地位和影响力的中国人。

这两个身份的差异是非常大的。如果是前者,最多成为kbc新闻集团中某个记者的线人。而后者,就有资格成为一个合作者。

所以赵鲲虽然是执行者,但这个合作的真正促成者还是他的父亲赵迁。

当赵鲲顶不住现在的压力之后,最终也只能硬着头皮给他的父亲打电话。

在监听的胡杨,对其他两人说道:“一个优秀的父亲,一个平庸的儿子。这种家庭关系中,作为儿子的压力会非常大。赵鲲那种让人讨厌的性格,应该就是因为这个原因造成的。这对父子还算是典型的案例,你们正好顺便体会一下。”

简有德问道:“案例的意思是,优秀的爹和普通儿子,就会像他们这样?”

胡杨说道:“倒也没那么简单粗暴。欧美搞这种研究的人管这种叫原生家庭的影响。理论我们不需要知道,要你们体会的就是当我们知道了优秀的父亲和平庸儿子的组合,可以有方向的预测他们行为模式。”

戚扬说道:“那具体这这对父子身上,老板可以预测到什么?”

胡杨说道:“从小不被肯定的孩子,一定是急于表现,急于做出某些事情来获得肯定的。他已经求助了两次,估计应该就是他的心理极限了。接下来,他大概率的会不顾一切的来证明自己。”

就在胡杨给两人普及心理学基础知识的时候。赵鲲也和父亲说上了话。

有了胡杨的科普,戚扬和简有德在听这段对话的时候,也有了新的感觉的。

这段对话很不像是一般父子的对话,他们俩的情绪是很克制的。能够听得出,父亲对儿子是不满的,但表现的并不激烈。但又不是那种袒护自己崽子的溺爱。又能明显感受到儿子在跟父亲的叙述中那种,带着恐惧的小心翼翼。

赵迁没有使用什么比较重的词语,但另一边赵鲲却明显呼吸急促起来。

两人的对话持续时间并不长。前后也就三分钟。但感觉赵鲲已经快要绷不住了。

谈话是很短,但干货还是非常多的。这说明赵迁对今天这个电话的内容是有准备的。

首先,帮肯定是要帮的,否则前面的所有投入都会打水漂。而帮的方式与前次稍微有点不同。

钱,还会继续给,但这次是他们“海归”这一支自己掏。因为自己是掏钱,所以要派个人来负责来花这笔钱。

这个人叫老于,他除了要负责决定如何使用这笔钱。还要负责再从里德的手里,再扣出部分经费来。很明显,赵鲲会因这个人而被架空。这个结果当然是赵鲲不能接受的。

给自己再争取一个机会,是赵鲲整个对话中唯一一次鼓起勇气试图提出的观点。

赵迁没有正面拒绝。

结束通话之后,赵鲲就像是刚刚结束一次激烈的运动。瘫坐在椅子上,额角见汗,呼吸都急促了许多。

一旁的jim王似乎对他这种反应见怪不怪,稍微让他休息了片刻才开口问:“怎么样?”

赵鲲抹了一把额头的汗,有些不耐烦的说道:“跟你猜得差不多,让老于过来看着我花钱。”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