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五章 官商勾结(2 / 2)
所以很顺势的,这东西就变成纯商用的了,兑换一次最少兑换一千枚,也就是一万贯,直接就将这银币变成了顶级富豪世家才能用得起的东西。
钱庄里需要存储大量的铜钱,而朝廷又没有钱,再加上银币的推广和使用离不开大商人的支持,所以钱庄就很顺其自然的变成了官商联办,五成股份在盐铁司,四成股份分散民间,还有一成,打算扔给孙悦的军委,让军队中层集资购买。
这东西只要发展的好了,还会把全国的矿用业务甚至是盐铁业务都能合并过来,差不多已经有东印度公司的七八分神韵了。
如果政治清明,银币很快就可以从这些大商豪商手中推广出去,让权力依托于民间财富可以平稳而高效的渗透到帝国的每一个角落,而开银行这种事情不管是何时何地,都是特么的绝对暴利行业,就算暂时还看不出利润何在,但古人也不傻,够资格的必然会蜂拥而来,争先恐后的想要加入,以资本的力量结合权力,从而暴增。
这个模式有点类似于明末时候的山-西晋商集团,只是那个纯粹就是私人买卖,没有官方背景,终究走不出一省之地,虽然后来靠着给满清当汉奸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但也就那样,根本没法与孙春明这个相比。
孙悦知道,自己这个爹是真想要在大宋搞出来一个荷兰东印度公司一样的东西的。
顺便说一下,那四成民间资本中,孙家占了将近一成,将来哪怕他们学着东印度公司把股票给弄出来,盐铁司的五成也是永远保持不变的。
乍一看权利是在孙家手里的,但本质上这权利其实还是盐铁司的,只是孙家作为此事的发起人,又拥有最大的私人股份,就算将来有朝一日离开了这个工作岗位,也依然可以保留一定的影响力罢了。
不过,以后盐铁司的权利肯定是想收也收不回来了,三司中必然一家独大,甚至还要超过枢密院中的承旨司,除非特么的赵匡胤再把孙春明给调到度支司去干两年。
一想到未来有一天自己手里会出现一个东印度公司,感觉就好爽,那可是拥有自己军队、拥有铸币权、外交权、甚至战争权的庞然大物,都说财相比起东西两府来只能算半个宰相,呵呵,放孙春明手底下试试?
不过很显然那是以后的事儿,估摸着怎么也得等他升职成了真正的三司使再说。
至少暂时来看,这东西短期之内真正的作用还是迁都。
这也是赵匡胤能同意的原因,因为现在赵光义的晋王党一窝蜂的全去怼赵普去了,就算明知道孙春明在搞事,也没什么精力搭理他,就算有几个有识之士想怼也扛不住大势,倒还真让他们不显山不露水的把事儿给干上了。
说起来,他们父子俩现在好像没有哪件事是跟迁都不相干的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