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刷术进行时(2 / 2)

加入书签

活版的材料经过刘琮反复思考和工匠们的实践,最后选择了石材。

相比于竹片,木头或者土胚烧制,石材虽然刻制起来难度较大,花费的时间长,但是不容易损坏,印刷的清晰度高。

这些选定之后,刘琮召集了许多工匠,给他们做了分工。

首先是打磨底版。

挑选的都是纹理比较细的石块,将它们磨制成边长约为二厘米的小正方体,比当时的印章都要小很多,因此做起来也不容易。为了提高速度和质量,刘琮又分成了粗磨和细磨。粗磨参与的人非常多,只要大体定形就行。而细磨则是由有经验的石匠完成。

然后是拓印文字。

既然要印书,那么文字必须是统一的字体,这一项,刘琮亲自来书写。

尽管王璨,庞统,马良等人的字写得都很好,但刘琮更喜欢自己的楷书,那可是真正的柳体字呀!而且专门给他特制了小楷笔,写的比平时的都要小。由工匠将这一个个字反拓在打磨好的石块上。

接下来便是最后一道也最难的工序了,工匠们要将字体旁边的石块慢慢的刻掉,让字体突出,做成底版。

尽管刘琮昼夜不离,工匠们的待遇很高,干的也都热火朝天,但是进展的速度并不快。

不过刘琮也不着急,一切都已经按照流程来做了,距离第一本书的出现也就不远了。

一个月后,刘琮的任务早已完成了,因为这个时代汉字的数量并不是很多,而且工匠们做出来的一个个底版,他都很满意,因此也就不用天天在这里了,便回到了州牧府。

当然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蔡玉和樊氏马上要生了。

当他进入后院的时候,被几个下人挡住了。古代的风俗,生孩子的时候,男子是绝对不能在场的,丈夫也不不例外。

尽管刘琮有些不放心,但是却没有办法。其实这些接生婆就相当于现在妇产科的医生和护士,她们有丰富的接生经验,也懂得一些简单的医学知识。

刘琮无奈,只好将张机找来,一起对这些产婆又进行了一些指导,主要是抢救和护理方面的。起初这些产婆显得很不屑,但当刘琮将后世的一些经验讲给他们时,还是让他们感到震惊,甚至用奇怪的眼光看着刘琮。

一个二十多岁的男子,怎么会懂得这些呢?而且说的正是她们以前在接生时曾经遇到的一些困难。最后只能归结于荆州牧刘琮不是一般的人,是天上神灵下凡,来挽救百姓痛苦的。

当然刘琮不知道这些人的想法。

一切安排妥当之后,刘琮只好去了孙尚香那里。这一下,可乐坏了这位二夫人。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