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1 / 2)

加入书签

天渐渐的暖和起来了,树木早已经抽出了新芽,嫩嫩绿绿的煞是好看,四月十七这天,华如锦出月子了,在屋里带了一个月,真是闷坏了。

她抱着幸儿走在田野间,一望无际的麦田绿油油的,这些麦田是老百姓来年的希望,他们在田里挥汗如雨,脸上洋溢着幸福的微笑,华如锦能感受到他们快乐的心情。

自己心里也充满了无限的希望和向往,生活虽然过得辛苦,但是非常的舒心,华如锦觉得一切都是值得的。

后面的紫娟几个丫头们也感受到了华如锦的喜悦,在后面叽叽喳喳的讨论着,争着要替华如锦抱着幸儿,华如锦才刚刚出月子,还要注意休息才行。

“放心,我身体好的很,再说幸儿现在也不跟你们。”不知道是不是去空间的原因,幸儿刚出满月就已经认识母亲了,谁也不让抱,就让华如锦抱。

平时在床上乖巧的不得了,只要别人一抱他,他就扯着嗓子哭,哭了半天也不见一点眼泪,华如锦接过来,立刻就不哭了,非常灵验。惹得紫娟几人都说幸儿聪明。

“夫人,您就让我们抱抱吧,我们真的想抱抱小少爷,您就跟小少爷商量一下。”紫絮觉得小少爷能听懂他们的话,只要夫人和他说,他就不哭不闹了。

“待会儿我和他好好地说说,让你们轮流抱着,紫娟你和我说说农事。”华如锦非常关心老百姓的收入问题。

如敏说了,如果想积攒功德,让百姓安居乐业,从农事方面着手最好。

可是做起来最为繁琐,麻烦,弄不好还会出现生命危险。民以食为天,让老百姓吃饱了穿暖了也算功德一件。

华如锦想试试,她从小生活在官宦人家,自幼就分不清楚韭菜和麦苗,让自己从事农事,真的很难,但是自己可以培养几个农事方面的高手,因为如敏的空间里有很多这方面的书籍。

这事儿不急,要慢慢的来。

“夫人,您最近怎么总是问关于种田方面的事儿,我小时候跟着爹娘下田种地,爹娘去世后,就跟着哥哥们下田,农活还用学吗?咱们老百姓流行一句话,庄家活不用学,人家怎么种咱们就怎么种呗。”紫娟觉得华如锦最近的兴趣变得非常广泛。

只要地里面老百姓能吃的东西,华如锦都要问一问,农田是怎么种的,什么时候种,亩产多少斤,什么时节收获等等的问题。

“没事,我就是闲着随便问问,看着老百姓吃不饱穿不暖,心中感慨良多,看看能不能为他们做点什么?”华如锦慢慢的用自己的力量,来改变丫头们的思想,不要将来自己突然会很多东西,她们接受不了。

“咱们能为老百姓做什么呢,真正能为老百姓做事儿的是那些当官的,可是有些当官的拿着朝廷的俸禄,收刮老百姓的民脂民膏,只知道吃喝玩乐享受。”紫娟想起小时候听到大人们说的话,她们那里的县令好像就是这样的人。

也不知道这么多年没有回去,两个哥哥是否过得好,想起以前的时候紫娟心中暗淡,她这辈子都回不去了吧。

“你家住在哪里?说不定有一天我们会去你的家乡小住几日呢?”四个死丫头中,除了紫娟是外面买回来了,其余的都是家生子,因为紫娟为人老实勤快,对华如锦忠心不二,华夫人才会让紫娟当自己的丫鬟的,转眼已经是很多年前的事儿了。

“夫人真关爱奴婢们,奴婢这辈子估计是回不了家了,奴婢愿意伺候夫人一辈子,感念老夫人当年的救命之恩。”当年如果不是华如锦觉得她可怜,央求华夫人买了自己,她现在不知道身在何处,也许早已经死了,或流落到烟花之地了。

“这可说不一定,你快说说,我记得你说过,你家离燕山很近,是不是?”华如锦决定有时间一定周游大圣朝的每天片土地,见到能帮助的人就帮助他们,这样就能早日让如敏重生了,省的惦记自己的儿子。

每次看见如敏盯着幸儿的热切眼神,华如锦都心惊胆战的,她怕如敏一直不出去,会使用强硬的手段,留下幸儿,到时候自己想阻止也无能为力,她知道如敏的身手深不可测。

“夫人记得一点也不错,奴婢八岁的时候被嫂子卖了,算起来已经近十年了,奴婢小时候的家在燕山脚下,一个叫李家村的地方。”如果不是华如锦再次提起,紫娟都快忘记她小时候生长的地方了。

华如锦点点头,有时间一定会去看看,璇玑阁好像也在那边,不知道离李家村到底有多远。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