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1 / 2)

加入书签

“母亲,您可莫要辜负祖母的慈爱,赶紧起来吧,为了送父亲的棺柩回乡,您一路上遭了许多罪呢。”

续弦又怎么了?

那也是程知远托了媒人上门说亲下聘,明媒正娶的妻,给‘程卿’上族谱时,程知远也告知了族里柳氏的存在,朱老夫人要拿这点来刁难,程卿才不愿配合对方!

都是给人当继母,柳氏对大娘子视若亲生,朱老夫人却对程知远百般刁难,程卿瞧不上这样的行为。

把柳氏和朱老夫人放在一起对比,朱老夫人才更像小门小户里养出来的,心胸狭隘!

朱老夫人的视线落到程卿身上。

前几天在二房门口发生的事,她听了儿子转述,柳氏等人都像面团一样可以随意揉搓,唯有一个程卿身上是带刺的,一碰就扎手。

程卿看着真不起眼,脸上的黄气未退,身体也单薄,一看就是个病秧子。

能不能活到及冠之年都不确定。

朱老夫人心中满意,脸色放缓,她都不理会程卿三个姐姐,只抓着程卿一人询问。问清楚程卿虽然由程知远亲自启蒙识字,却未学四书五经,朱老夫人更满意了。

当然,老夫人心口不一,嘴上还为程卿惋惜:

“南仪程氏诗书传家,族中男丁五岁就要开蒙,八岁可参加族里书院的考试,天资好的十二三岁都能下场参加童子试,你堂兄程珪今年才十六岁,去岁已考中了秀才。”

朱老夫人得意是应该的,程珪是她亲孙子,十五岁中秀才真是优秀,大魏朝太平日子久了从上至下都重文轻武,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程氏宗族制霸南仪县原因也很简单,重视教育,子弟也挺争气,每一代都有科举出仕的!

程卿已有十三岁,只识字未学四书五经,已经被同一辈的堂兄弟甩的好远。

程卿也没办法。

她就是个假儿子,程知远教她读书识字很正常,教四书五经才不正常,程知远若活着,本也没指望程卿会读书出仕。

把女儿当儿子养骗骗族人可以,被揭穿后顶多是族里处置。

让女儿假装成儿子去参加科举,被揭穿后可是要掉脑袋的大罪!

可程卿思来想去,科举出仕就是她唯一的出路,在古代,家里要没有人当官,她赚再多钱都是为别人攒的,士农工商,商人的地位太低了。

程卿是打算要科举出仕的,不过这想法她还没和柳氏商量过,女子身份能不能混进考场,程卿也得打听清楚。

朱老夫人炫耀亲孙子,柳氏一脸黯然,程卿很坦然点头:

“程珪堂兄这样优秀,我想自己将来也不会太差,毕竟我们体内流着一样的血脉,祖母您说对不对?”

第7章 : 程卿明志!

朱老夫人第一反应是嘲笑程卿不自量力,四书都没学,程卿连读书人都算不上呢,还敢和十五岁考中秀才的程珪比!

然而转念一想,都是程氏子弟,程卿的天赋难道真的会比程珪差很多么?

程卿得了族长允许可以留在南仪,自然也能享受家族的教育资源。

程氏经营多年,程氏族学在整个宣都府都赫赫有名,府城的人都愿意把家中子弟送到南仪求学,借读的外姓学生多了,前几年在京城做官的程六老爷发话,将族学扩建成“南仪书院”,非程氏子弟也能进入书院就读,只是需要交纳不菲的束脩。

程氏子弟可以免费入学,不过也需和其他学生一样通过一旬一次的入学考试。

朱老夫人才不会好心告诉程卿这些,又说了两句闲话就说自己乏了,下了逐客令。

程卿母子五人对老宅都不留恋走的飞快,朱老夫人却没有了午休的兴致,拿了一把小银剪修花,和身边的周嬷嬷闲聊起来:

“你看程卿这小子如何,像不像会有出息的,听他的意思也想读书出仕,都十三岁了还未学四书,莫不是诓我的?”

周嬷嬷哪敢真的给朱老夫人出主意。

老夫人不会问一个奴仆拿主意,老夫人是在自言自语,这时候只需顺着老夫人的话说就行:

“老奴可看不出来,老奴只知道程珪少爷肯定有出息,府上的几个小少爷都会以程珪少爷为榜样,咱们二房一定会蒸蒸日上。”

这话说到了朱老夫人的心坎里。

讨人厌的继子死了,她亲儿子在外当知州,亲孙子十五岁就中了秀才,她的日子真是越过越舒心。

被身边伺候的人奉承了一番,朱老夫人嘴角一扬,想到讨人厌的继子,那丝笑又收敛,手上的小银剪也垂了下去:

“珪哥儿是很好,但还不够优秀,族里真正拔尖的还是六房的子弟。就是这个程卿也不能小看了,当年程知远的才学也很好,若不是他自己放弃了考进士,如今……”

是呀,大爷程知远年轻时候才名远扬,才19岁就中了举,原也是南仪程氏宗族寄以厚望的子弟。

那时,他只需再忍几年就能中进士做官,再有家族扶持必能仕途顺利!

可惜了——

周嬷嬷压低了身子,“老夫人您的意思老奴懂了。”

朱老夫人手里的小银剪轻轻用力就把盆栽里的未开的花苞剪掉了。

“一盆花,有一两朵能开的就行,太多的花苞生长会争夺养分,最后一盆花都开的不好。”

周嬷嬷低声称是。

每个花苞都想盛开,花盆里的肥力只有那么多,这时就需要人为做出选择,花匠要想培育出名品,一定要下狠手修剪!

……

一离开二房老宅,柳氏就欲言又止。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