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0章(2 / 2)

加入书签

临清在本朝之初是县,南北贯通的大运河为临清带来繁荣,临清也由县升做州,故而临清的最大官员就是临清知州。

程卿回到码头,见一个穿官服的陌生男人出现在五皇子身边,一问就是临清知州。

五皇子是想装了粮食就走,临清知州得知五皇子到了,却要来码头觐见,如果五皇子在临清停留的时间稍长些,岂止是临清知州,得到消息后,东昌府的知府都会赶过来。

临清由县升为州后,下辖馆陶县和丘县,上属东昌府。

临清知州在五皇子跟前说话,程卿也没着急,崔彦过来招呼她:“流民的情况怎么样?”

崔彦忙着在码头清点粮食。

他若不做这事儿,程知绪就会让人干。

崔彦和程卿是一起的,哪能让程知绪过多表现,还是自己辛苦点挽着袖子上吧,他忙的一身汗,还不忘关心程卿。

程卿摇头,“现在还行,临清知州一日让人发两顿粥,不过五六百个流民,以临清的富庶问题不大。”

问题不大,脸上还见不到一个笑?

崔彦想了想,“你是怕流民会变多!”

“我不是担心流民会变多,是肯定会变多,若是你逃荒,听说临清城不赶人,一日还免费发两顿粥,你会不会来临清城?”

那还用问嘛。

自然是有多快跑多快。

流民的确会越聚越多,这可能就是临清知州不敢放流民进城的原因。

把这五六百流民放进城,后头来个几千上万的,临清知州又该怎么办?

不过有流民能到码头上当搬运工,可见临清知州还是没把这些流民的活路堵死。

程卿还想说话,俞三哒哒迈着长腿过来:

“程大人,殿下请你过去!”

俞三面上一本正经,心里快笑开了花。

只要程卿和崔彦凑在一起说悄悄话,俞三就不爽,五皇子还没发现程卿回了码头,俞三眼睛尖,瞧见程卿带着人回来,立刻提醒了五皇子。

果然,五皇子就请程卿过去说话,立刻将程卿和崔彦“拆散”,俞三不动声色就达到了目的。

“我们过会儿再说。”

程卿知道在临清停留的时间不会太长,早点和五皇子商议,把流民安置的问题解决,程卿心里的石头才落地。

她匆匆和崔彦作别,俞三得意看了崔彦一眼。

崔彦觉得俞三这样子怪眼熟的,一时想不起像什么东西——哎呀,想起来了,像自己幼时养过的斗鸡,一身羽毛五彩斑斓的,时刻都仰着脖子,好斗,好战,见什么就啄什么。

鸡脑子也就那么点大,自己何必同俞斗鸡生气?

崔彦冲着俞三笑了,俞三直觉崔彦笑得不怀好意……死胖子莫不是瞧上小爷了?呸,不要脸!

第427章 :程卿又在骗人了!(1更)

崔彦对着俞三笑的颇有深意。

俞三在心中默念:反弹死胖子一切龌龊想法!

程卿脚步快,没看见自己身后两个菜鸡互啄。

五皇子身边的临清知州一见程卿就很热情,六元及第的状元郎,今年刚入仕就连级跳,成了从五品的侍讲学士。

临清知州也是五品呢,不过知州大人已经四十多岁了,和十七岁的程卿没有可比性。

人和人就是不能比的!

临清知州吹捧程卿年轻有为,程卿就说知州大人爱民如子,两人一番商业吹捧后,程卿直入主题,说起了临清城外聚居的流民。

五皇子点头,“程学士你回来的正好,江知州刚才提起流民问题,颇为担心。”

江知州苦笑:“程大人许是嫌本官没有能力,连五六百个流民都安置不好,还要找五殿下讨个主意。”

“江大人怎能这样想?您安排衙门的人一天给流民送两顿餐食,对他们已是有活命之恩,您做的已经很多了!”

程卿不必拍江知州马屁,她是清贵的翰林院侍讲学士,与五皇子一路南下赈灾,不是什么穷京官,在京里也是时常能面圣的。

哪怕江知州比她品阶高了半阶,两人见面,也该是江知州拍程卿的马屁才对。

程卿的夸赞是真心的。

就算江知州做的真不够,程卿也不能说实话。

她在五皇子面前让江知州下不来台,除了显摆她自己比江知州厉害以外,临清城外的流民根本得不到任何好处!

程卿是要跟着五皇子继续南下的,真正安置淮南流民的,还是江知州这些地方官。

再好的安置方法,不都得靠地方官去施行么?

如果使劲夸一夸江知州,知州大人可以更用心安置流民,程卿觉得这门生意太划算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