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2章(1 / 2)
俞三抓住了重点,“修码头的银子,是由朝廷出?”
江知州摸着胡须摇头,“淮南的灾情严重,本官怎能为朝廷增加负担,修码头的银子,大部分会由临清城的富绅大商们承担。”
俞三懂了。
强行摊派啊!
没想到程卿会这样做。
从富绅大商们口袋里抢出银子来赈灾,程卿真的能平安离开临清么?
江知州卖了个关子,不肯细说。
谷宏泰将俞三和江知州的谈话从头听到尾,很是羡慕。
这种强行摊派的事,富绅大商们肯定经常遇到。
不过程卿这样给江知州出主意,别人却不好骂程卿,程卿站着赈灾的大义,临清城的富绅大商们只能打落牙齿和血吞了。
谷宏泰羡慕程卿,就是羡慕人家连做坏事都能被赞扬。
——果真是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六元及第的状元郎放个屁,都带着文墨香,旁人还必须捧着?!
第429章 :欢喜认捐!(3更)
岂止是俞三和谷宏泰这样想。
江知州请人去通知临清当地的商会会长来衙门,商会会长赶紧就来了。
临清水运发达,不仅有粮仓,还设有收税的运河钞关,京杭大运河除了运漕粮,也给南北商贾提供了方便,不过商船、民船遇钞关就要交税。而临清的钞关,税收居运河八大钞关之首,可见其繁华程度。
临清的地理条件如此优越,商业发达远超别的地方,最鼎盛时期,临清还有‘富庶甲齐郡’的美称。
商业如此繁荣发达的地方,岂能没有商会?
一听五皇子奉命到淮南赈灾,途经临清,临清商会、临清的大商人们都知道自己肯定要掏一大笔银子。
主动给是给,朝廷摊派也是给,不如老老实实主动给,还能在五皇子面前落得个好印象。
五皇子记不住他们,随同赈灾的大人们能记住他们也不错。
送银子也要有讲究,商会会长可算等到了本城父母官的召唤,会长需要江知州从中牵线啊!
把江知州撇开了,商会单独出风头肯定不行。
等临清商会的会长急冲冲赶到衙门,江知州果然张口就提银子。
唉,江大人也太着急了吧?
临清商会的会长开口就许诺愿意代表商会捐一万两银子,在江知州身后当布景板的谷宏泰眼皮狂跳。
一万两!
临清人可真有钱啊。
一万两银子说捐就捐,这要是给了自己,还清欠债都还剩好多呢。
江知州却皱眉,“鲁会长,本官不是叫你来捐银子的,当然,鲁会长若想为淮南旱灾出一份力,本官也不会阻拦……不过咱们还是得先说正事。”
谷宏泰羡慕:江知州心真黑啊!
俞三疑惑:这个江知州,该不会要打着程卿的名头捞钱吧,借着淮南旱灾,想从临清商会榨几万两银子?
在码头时,俞三忙着和崔彦菜鸡互啄,并没有将程卿和江知州的谈话都听全,不确定江知州想做什么。
俞三和谷宏泰都这样想,临清商会的鲁会长是什么心情可想而知。
这话翻译一下,就是一万两满足不了江知州的胃口!
那位途径临清的五皇子,胃口就真的那么大?
鲁会长愿意提额,但也有附加条件,他想亲手把银子送去五皇子面前捐。
江知州哭笑不得,“鲁会长,您是误会了,本官叫你来是想问你们临清商会愿不愿出钱建码头!”
码头?
什么码头……
鲁会长精神一振。
临清就是靠水运发展的,每天船来船往,码头就代表着商机,是下金蛋的母鸡,鲁会长怎么不想要?
江知州说临清要建新码头,为了不给朝廷增加负担,决定将码头交给临清商会等组织或者个人承建,朝廷不拨款,只圈出兴建码头的地方。
当然,朝廷不出钱,这码头谁建好了就属于谁的。
鲁会长听到这里,呼吸都急促了。
江知州只有一个要求,就是修建的工匠必须从流民里雇佣,工价也由江知州制定,他很直白告诉鲁会长,自己会定下比市价高出一半的工价,如果鲁会长不愿意接受,江知州就会去找其他人承建。
“鲁某愿意!”
鲁会长答应的干脆,一点都不勉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