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4章(2 / 2)

加入书签

胡一山这会儿还没反应过来,下意识的点头。

苏青玉道,“安排镇里保护起来。那口泉我们要合理运用。建设酒厂和饮料厂都行。我相信那一口泉水不是偶然,肯定还有其他小泉眼有同样的效果,我建议安排人多寻找。我会请省里的检测部门进行检测。如果合适,我们争取能够有足够的水源建设一家具有特色的酒厂和饮料厂。”

什么利润高,当然是酒水了。

如果能办起来一家酒水厂,甚至办成功,名扬全国了,足够养活整个镇子的人了

她说完,又将手放到了好山镇。

好山镇没啥好的优势了。但是有山。

“大力发展山地养殖。那山我看过了,很适合搞养殖。以牛羊为主。牛羊养殖业衍生的毛线、奶制品、肉制品、鲜肉等一系列的附加产品完全可以让当地老百姓富裕起来。而这些附加产品以及清水镇酒厂饮料厂所需要的包装和运输等需求,这就是广地工业园区建设的基础。三镇之间,形成一个完整的工业生产链。”

她说完之后,就看着大家。

这三位已经听的目瞪口呆了。

完全不知道该说什么了。

苏青玉这个饼画的太大,太新奇,他们完全不敢想,也从来没想过,所以这会儿感觉有些吃不下。

还能这么搞?

问题是这能实现吗?这得多少投资啊。

而且他们更震惊的是,从苏青玉的这个发展计划里面,这是要大力发展其他三镇,但是对花岗镇竟然都只字未提。

胡副区长犹豫的问了一句,“那花岗镇呢?”

“花岗有如今的经济基础已经够了,要消化这些就需要一段时日。花岗作为区政府所在地,肯定是未来的经济,文化,教育卫生中心。当然,能建设成什么样子,那就要依托其他三镇的发展了。有钱才能搞建设嘛。”

苏青玉严肃的看着大家,“三镇发展好,花岗才能实现这些建设。所以我们大家的责任是很重大的。各位同志,不知道你们还有没有什么意见。”

意见?没意见!

当然没意见啊。

这简直就是出乎意料。

三人这会儿还有些没反应过来,甚至觉得有些不可思议。

苏书记竟然真的一心一意的在这区搞发展,一碗水端平了,竟然都没有厚此薄彼,也没有偏心花岗镇。

而且这个未来的规划中,四个镇缺一不可啊。

面对这种出乎意料的情况,这就让他们心里多少有些虚,感觉自己之前都是想多了。

他们心虚了一会儿,又开始问苏青玉,这个计划怎么实现。

毕竟这些可都要花钱啊。但是大家手里可没钱。

苏青玉道,“我的想法是区里的款子都用来修路,不修路,广地的工业园区没法招商。清水和好山两个镇的农副产品也没法走出去,这路必须修。至于其他方面,我的建议还是学习花岗的走集体形式。”

“比如好山,以每个村为主,承包一段山林进行养殖。不求多大规模,前期投资多少,就建多少。只要第一批赚钱了,后续投资的人会更多。加上之前赚的钱,如同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正好也让这些没有经验的同志有个缓冲的时间。致富不是一步完成的,我们多分几步走。”

好山镇出来的吴副区长激动坏了,感觉好山真的要走出一新的道路来了。

他之前竟然都没想到这一点。

也许是想到了,只是不敢尝试。毕竟农副产品要卖出去也是问题。

现在要成立工业园区将这些东西直接销售出去。那就没问题了。

“就是这技术问题……”吴副区长有些担心。

苏青玉道,“技术区里找。只不能让老百姓自己瞎折腾。统一培训和推广。”

清水镇出来的胡副区长激动道,“那清水这个集体企业怎么办啊。”

“以合资为主,光靠清水肯定是搞不来的。得引外来资金。然后各个村也可集资,一个大的酒厂可以容纳数千人的工作。后期这里的酒厂开起来之后,自然而然带动制酒行业,会出现大大小小的酒厂。这些酒厂又会衍生出附加产业。既搞集体经济,带动没有能力的老百姓致富,也能给有能力的老百姓提供机遇。”

苏青玉内心深处还是希望集体为辅,自主创业为主的。

集体致富,只能说多给一条致富路,但是实际上想要富裕,肯定还是要靠自己。

比如花岗那些养殖户,私人鱼池每年的收入肯定是比那些纯拿分红的要多的。

三人听着她这几句话,就把整个花岗区给盘活了,心里总觉得很不敢相信。

但是不得不说,这内心深处,他们也是觉得苏区长这个计划是非常好的。

如果真能这么发展,整个花岗区就活了。

可是他们也知道,这事儿不是那么好办。光是修路,引资就很难。还有酿酒技术,养殖技术……

这可都是难题。

见他们没说话,苏青玉问道,“你们觉得有困难?”

“苏区长,这困难还是很大的。光是工业园区的建设就很难了。谁愿意来我们花岗啊。”

“还没邀请呢,你们就知道没人愿意来了?”苏青玉一脸不赞同。

她这人遇到困难之前,从来不觉得是困难。反正是不是都要去尝试。失败了再继续改进方法然后继续尝试。直到成功为止。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