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空特警_543(2 / 2)
小时候,背着书包连蹦带跳地走过外交部街、内务部街、兵马司,还有后来用庚子赔款建的协和医院和基督教神学院,走进附近那所已有百年历史的小学时,他总会想,几百年前的这条街上都是些什么人呢?当年这所名为京都八旗子弟第五学堂的学校里,都是些什么样的孩子呢?
尤其是冬天,一片萧瑟的气象中,这些古老的街名在大雪中飞舞的时候,他总会站在那里发好一阵呆,仿佛能听到伴随着启明星升起时,那穿越街道的清脆的马蹄声。
然后,他长大了,上中学,上大学。这里拆了墙,拆了院子。路越来越宽,楼越来越高,车越来越多,人越来越美。现在,只要往路边一站,便能感觉到万丈红尘的繁华扑面而来。
现在这条街,叫银街。
此时,他悠闲地走过街旁矗立着的一座座五星级酒店、豪华商厦、优雅的大剧院、风格各异的专卖店,来到了第一个路口。
那是个丁字路口。路口中央,那位年长的交警正在指挥交通。明亮的阳光照在他笔挺的警服上,有种令人眼前发亮的意味。
他停住脚步。
每天上下班都会经过这个路口,但他从来没有拍过这里。今天,就是它吧。
因为是一个丁字路口,所以他选了一个极反传统美学的角度,让主体居于画面正中,而所有的背景物体则完全对称地分布在画面上。选定拍摄点后,他拿起相机,先调成矩阵模式,然后拉了一个大广角,拍了两张。然后,他将相机调成中央重点模式,推了一个中景,又拍了两张。最后,他调到重点模式,将镜头直推到头,选定路口中央交警的头部,让他从肩章到帽徽的脸部充满画面,拍下这个场景的最后两张。
既然拍了一个路口,索性接着拍另一个路口。就像每天离家,经过了这个路口后,必然要经过另一个路口一样。两个路口放在一起,才是一个整体。
第二个路口是一个十字路口,路口中央依然站着那位年轻的交警。
于仲达选了路口的东北角做拍摄地点,这样可以使画面上的景物以及光线效果都能严格地符合传统美学的要求。然后,他按着完全一样的方式,矩阵、中央重点、重点,全景、中景、特写,拍完了一组照片。
于仲达深吸一口气,拿着相机,虚化眼前的所有声相,回忆了今天拍摄的全过程:每张图片的感觉,很好;相机的功能操作,准确无误。于是他愉快地盖上镜头盖,将双臂放在栏杆上,开始欣赏沐浴在明媚阳光里的这条著名大街。
忽然,一辆紫罗兰色的越野车风驰电掣地直冲过来。
于仲达有些意外。他每天都会看到这辆车经过这个路口,但不是在这个时间。不过,谁知道呢?他也常常一天数次经过同一个路口。
紫罗兰色的秀丽越野仍然像往常一样,以在这种交通拥挤的地方不该有的高速划过路口,转弯开走了。这回于仲达看清了,驾驶室里坐着一个年轻的美女。
不远处,那位年轻的交警淡淡地瞥了那车一眼,继续他的指挥。
于仲达兴致勃勃地回家,把照片扩印出来,拿着看了又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