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章(1 / 2)
“诶诶,老夫知道了。”荣恩侯连连点头。
孔察看他答应得不似作伪,心下倒是松了一口气,没了荣恩侯乱来拖后腿就好。
“可是……”荣恩侯想到清河崔笼络了那么多世家,还是很不爽,小心翼翼问道:“咱们就真的什么都不做?看着楚王势力一步步壮大?”
孔察垂眸沉思,此时不宜妄动是真的,但真的什么都不做也会陷入被动,尤其是在崔霍大肆收买人心之时。
他思来想去就想到了几日前吴王传信来希望他帮忙办的一件事——将越王指使东宫弃妃林氏污林忠勇名声之事翻出来,引魏王和越王对立。
或许此事不仅仅可以拿来做这一点儿文章,要如何把楚王也牵涉进来呢……
荣恩侯看着孔察沉思也不敢出声打搅他,只能一口一口喝着杯中的郁金酒,就觉得酒不如以前喝着醇厚了。
禁宫昭云殿。
崔贵妃得知了兄长将襄武郡王请去府上,无奈地叹了一口气。
“主子,太液池旁的杏花开得正好,不如去外头走走?”贴身伺候的女官看崔贵妃满面愁容,便让宫人打开了窗,将外头的春光透进来。
崔贵妃朝外头看了一眼,顿了一下才摇头:“罢了,不出去了。”如今风大雨急,最重要的是低调,能不出去招人眼就不出去了罢。
女官欲言又止,将殿内的宫人内侍都遣走了,在崔贵妃脚边蹲下,轻声劝道:“主子且放宽心,陛下日理万机才没来咱们昭云殿,并不是疑心主子当年对贞顺皇后做了什么。”
崔贵妃轻轻摇头:“我忧心,并非全为此事。”
“那……”
“我与昭和皇后同日入宫,她是韩家女,注定是皇后,我被册为昭仪,心中其实不大服气的。”崔贵妃看着外头明媚的春光,眼中有些许追忆,“我入宫就得帝宠,那时昭和皇后嚣张跋扈,我与她有冲突,陛下多数是维护我或息事宁人,那时我以为陛下是喜爱我的。后来昭和皇后去了,我以后接下来就该是我入主坤德殿,可陛下立了贞顺皇后,晋我为贤妃。再后来贞顺皇后也去了,陛下立了张氏,册我为贵妃。”
崔贵妃苦笑一声:“那时我就明白,我恐怕今生都住不进坤德殿,因为我是清河崔之女。峰儿与我兄长都不明白,陛下经了韩家谋逆,最忌讳的就是外戚坐大,这么多皇子里其实我儿的赢面是最小的,除非……”清河崔一夕之间覆灭,人畜不留。
“主子千万别说此等丧气之话。”女官边给崔贵妃捶腿边劝道:“世事无绝对,陛下乃旷世明君,定是要选最好的继承人,陛下看到楚王的才能,楚王未必没有胜算。”
崔贵妃张了张嘴,旋又闭上,在心底长长一叹。
要说有才能,其他几位皇子谁的才能又比秦峰差呢。
与崔贵妃一样忧心忡忡的还有坤德殿的张皇后,然而她忧心的内容与崔贵妃是不一样的。
她日日提心吊胆,盖因花了大力气收买的紫宸殿里伺候的宫人被寇朝恩带去了掖庭,审问过后身上不见一块好肉并罚为了最低贱的奴婢。
寇朝恩都问出了些什么?那宫人有没有胡言乱语污蔑她这个皇后?陛下为何一直不动声色也不责问她?
张皇后急得犹如热锅上的蚂蚁,若非身边人劝住了,恐怕就要乱出昏招了。
“殿下,还请稍安勿躁,此时切忌自乱阵脚啊!”
“可是我……我这心里七上八下的,慌得很。”
“殿下,越是紧要关头就越要稳住呐,可别给昭云殿有可乘之机。”
张皇后一凛,重重点头:“你说得对,不能给昭云殿的老野狐可乘之机。”
女官松了一口气,说道:“外头侯爷传话进来,说是请了孔公出谋,要将魏王和越王拉进浑水里呢。”
“真的?”张皇后双眸歘然一亮,连连庆幸:“甚好,甚好。”
旋即又气得拍桌:“吴婕妤那贱人不知跟陛下说了什么,竟让陛下将她保护在桂宫,气煞我也!”
女官道:“殿下,不管吴婕妤说了什么,咱们现在最好什么都不要做。之前您让人去收买紫宸殿的宫人,此举更是万万要不得,这不是故意犯圣人的忌讳么。”
张皇后不自在地偏过头,这女官是儿子找来的,有点儿小聪明,就是爱对她指手画脚,她自然是不喜的。但如今身边能出主意的也就这个人了,让她向她示好认错,她堂堂皇后可拉不下这个脸。
女官倒也不在乎这个,她承诺过吴王会好生帮扶皇后,她是会说到做到,也希望今后吴王承诺过的事情也说到做到。
“殿下,如今外头有孔公和侯爷,你就先放宽心,为陛下打理好后宫才是最要紧的。”女官说。
“那吴婕妤那个贱人就这么放过她?”张皇后还是有些不甘心。
女官深吸一口气,耐住性子给皇后掰细了解释:“侯爷传话来了,预备利用东宫弃妃林氏闹东平侯府一事,将魏王、楚王、越王都牵扯进来。那位忠勇男爵简在帝心,事情与她有关,越王和吴婕妤捞不到好的。”
如此,张皇后才稍稍放下心来,再问一次:“我就什么都不做?”
女官很肯定道:“什么都不做。”
张皇后只能按捺下忐忑,先静观其变。
孔察定了要搅浑京城里的水,要把能牵扯的皇子都牵扯上。当然了,此事不会由他亲自去办,他暗中让人去京兆府探问东宫弃妃林氏被关押在了何处,还没有得到准确的消息,扬州那边送来京城的奏疏和一个人将他的计划打乱,紧接着皇帝下的一道诏书更是让他措手不及。
第205章
林福在扬州劝农桑督春耕时, 发觉今年的雨水格外少,扬州之地开春以来统共下的雨就没超过十场,她让人去其他州询问, 得到的回复也是开春后雨水稀少。
这还是在淮南江左河流遍布之地,依然有少部分田地里早籼稻的稻苗已经因少雨出现分蘖少、叶片青枯的状况。
“恐怕今年会有大旱。”林福忧心不已,叫来仓曹、户曹和士曹商议对策, 并上疏皇帝言明发现旱情端倪。
皇帝看到奏疏, 立刻叫了都水使者和太史令、灵台郎前来。
淮南这里,林福联合了好几州刺史发下布告, 招揽州县内擅水利者,无论出身, 有才者重用。
其他州招揽人才什么情形暂且不知,扬州这里确实实打实招揽到了几位有才德擅水利的人才,其中一人提出的农田排灌沟渠非常实用,不仅水田适用,旱田一样可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