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1 / 2)

加入书签

这还不是最令人惊讶的,最叫社员们意想不到的是老秦家三岁小闺女的事儿。

原来是这闺女在外头不忘记得乡亲们的好,知道吃饭不容易,在外面遇见领导可劲儿地为咱们生产队说话。

是的,传来传去,就传成队长带着秦老三和她闺女出门,为队里的粮食寻找门路。

正好遇见书记,才三岁的孩子就比手画脚地卖力为他们生产队说好话,书记同志是个好人,听说生产队情况不大好,跟着就派了人下来考察,后来书记从秦音音小闺女那得了启发,跟着就下了政策。

一桩一件全是利于大槐生产队的事儿,社员们都快传疯了。

眼下刚过完冬至不久,不是农忙,又因着最近好消息不断,社员们精神放松,下了工就闲叨磕,最初从记分员嘴里传出去的版本,传来传去就变成这样一个最终版。

可把社员们给感动坏了,老秦家好啊,老秦家会教人。

老秦家的小闺女就更好了,有福气不说,这么小一个人还这么会操心,可真叫人心疼!

陈秋花没跟其他人在一起,她喂完猪直接回了家,大儿子放在桌上那张报纸,她不识字,也没想着去看,倒是放学回家的几个孩子率先发现了。

捧着报纸就去找奶奶,黑面白面两个男孩子嗓门大,他们最是激动,指着报纸上的照片说:“奶,奶,你上报纸了!还有咱妹妹,对了还有小叔竟然也上去了?”

虽然小学认的字儿不算多,但大致看一篇报道,看个大概意思还是可以的,白面给念了一遍,遇上不认识的字半蒙半猜过去。

陈秋花听完哗的一下站了起来,“这报纸谁放咱家的?”

“秦国树,你是不是回来了?”

“给老娘出来,这种好事儿咋不早点说?你侄子说这都过了两天了,你才把报纸带回家呢?”

秦国树闷着头从他那屋走了出来,“妈……”

老秦家先炸了一番,秦于礼是抱着闺女最后回的家,他偷偷带闺女上山摸野枣去了,这个季节这玩意正是好吃的时候,又甜又脆,吃了好几个还带回了一兜子。

到家的时候,老秦家的人都坐在堂屋里,除了秦国树外都满脸喜色。

秦于礼吹了个口哨:“哟,这都干啥呢?我和囡囡这么大荣幸让你们等着呢?”

陈秋花翻了个白眼,把那张宝贝似的报纸放在他跟前,“自己瞧!”

这一看,把秦于礼看乐了。

第102章 村霸爸爸(十五)

他大大咧咧往那一坐,把关于自己和崽子的文章仔细又看了一遍,笑道:“这是谁写的,实事求是,文笔也好,说得没错儿,劳动最光荣!”

看他还嘚瑟上了,老秦家的人脸皮直抽抽,这位从小到大什么本性作为一块生活的他们心里能没数?

双胞胎在那咬耳朵,偷偷说:“哥你说三叔这种人咋会上报纸?”

白面认同点头:“是挺奇怪的,咱们队里任何一个人上也不奇怪,就是三叔吧……”

双胞胎兄弟俩回忆着自打有记忆起被三叔坑过的经历,真是一把辛酸泪。

他们是有数了,但当事人没数啊,他挺得意的,要不怎么说聪明人活得更好?

真是没白费从那次县城回来之后,他干活就卖力了些,因为料想那个陈姓同志若是个干部领导啥的,必然会派人来考察核实情况,这不就应验了?

他辛辛苦苦劳动干活碰巧被人家给撞见了,随行的宣传部小干事还特给力,洋洋洒洒给他写了一通,夸他是劳动人民的代表,号召工人同志跟他学习呢。

陈秋花对儿子嘚瑟样没眼看,把小孙女抱身边来,不跟她那个不靠谱的爹学。

因为当晚得知这件事已经很晚了,这个时候乡下人晚上不爱点灯,吃完饭天黑了差不多就该睡觉,社员们就忍着没去老秦家。

等第二天老秦家的人上工干活儿的时候,让好些社员围了起来,七嘴八舌地问着报纸上的事。

重点还是在于——

“队长娘,您跟咱说说是咋回事,报纸上说得事是真的吗?”

“咱小音音闺女见着书记同志真这么说了?哎哟,咱咋就这么有福气,摊上这么好的闺女?”

“去去去,那是我老秦家的闺女,我陈秋花的孙女,跟你们没关系!”

陈秋花满脸嫌弃,眼里却掩饰不住的骄傲和自豪!

她孙女多聪明机灵啊,遇着县里书记都不怕,敢跟人家说话,还一起坐下吃过饭,书记是多大的官儿?听说比县长还大咧!

小囡囡也是福气大,寻常人出个门能轻易碰见县委书记这种大人物?

要陈秋花说,那天大儿子要是没带上囡囡一道去,准是碰不着!

大儿子自己都说了,本来是在粮店都要出去了,是小囡囡说话,引得刚踏进来的书记夫妇听见了,好奇搭话才有后来的事儿。

要是没这么凑巧,真不敢这会儿还会不会有救济粮,能领着粮食回家自己做饭……

再想严重一点,如果没有上面这两点,是不是等食堂断顿了他们就该啃草根了?冬天冷没草没野菜的,是不是会饿死?

想到这里,社员们越发感激了,看向陈秋花怀里的小囡囡眼神柔和慈爱极了。

老刘家的老婶子当初跟陈秋花抢过崽子的那位,羡慕嫉妒恨看了眼嘴毒心辣的陈秋花,心口堵得慌,她之前就该再多使劲儿使劲儿把小囡囡抱回他们老刘家养着。

现在让陈秋花给占便宜了!

刘婶子比陈秋花大上几岁,身材比她矮但胖些,身板子敦实,她伸手捏了捏小囡囡的小手,和蔼笑道:“囡囡,真有福气。”

其他社员也跟着附和,“是有福气,自打小囡囡来了咱们队以后,咱们吃了两回猪肉,连这次救济粮都有了着落,以后还被允许自己做饭,再没比这个更好的事了。”

社员们越说越觉得是这样,心里羡慕老秦家羡慕得咬牙切齿。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