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章(1 / 2)

加入书签

==第一百六十八章==

等所有的货都装点上船, 明明上下眼皮都打架了, 几个商行的总把头也半分睡意都无。

或是气急败坏, 或是风淡云轻, 但无一例外都干了一件事, 派人去了定海后所。

耿荣海, 耿大千户, 早上还没从小妾被窝里起来,就被火烧屁股的陈百户叫醒了。

“大人,出事了。”

“出了什么事?”

陈百户把昨晚发生的事一一说了, 耿千户的脸当场就阴了下来。

“这小子他可真敢!”

陈百户嘴里不说心里想着,他已经敢了!

“去把樊县丞给我叫过来,姓薛的这官, 是不是不想做了!”

樊县丞很快就被叫过来了。

不同于周主簿, 他一夜没睡,眼下泛着乌青。

大抵也是身心俱疲, 所以当耿千户咆哮质问的时候, 他显得很平静。

“他是我上官, 我只能劝说, 不能阻挠。”说着, 樊县丞将薛庭儴在他面前说的话,都大致复述了一遍。

现如今的情况很明显, 摆明着就是这薛庭儴吃相难看,且此人极为胆大猖狂, 也不知是真傻, 还是假傻。

反正从樊县丞的描述来看,此子是真的不知天高地厚。

关键是耿千户拿他没办法,两人分属不同,即使耿千户品级比他高,也不能拿他怎么样。

到了此时,耿千户也意识到此事有些棘手,眼神阴测测地连连闪烁,显然实在拿着主意。

他挥挥手,让樊县丞离开。

“大人,如今这事?”待樊县丞走后,陈百户问道。

“若是此子没有任何背景,咱们动动手脚也就解决了,可关键此子不一般,虽是近乎流放被派遣到这里,可朝中毕竟还有与其关系亲近之人。此事先暂时搁置,我去一趟府城再说。”

陈百户点点头,而耿千户连早饭都没用,便让人备马匆匆赶去了府城。

谢家,一直是宁波当地数一数二的世家。

虽是近些年来在朝中的势力不如以往,可到底在当地根深叶茂,只凭着这宁波一地,就足以让其在江浙一带脱颖而出。

耿千户来见的人的是谢家三爷,谢启荣。

这谢启荣年不过四十,却是管着谢家台面下所有生意。

谢家到底是诗书传家,主要方向还是放在科举和官场之上,只可惜近年来谢家没几个有出息的子孙,谢家之所以能保持着现在的光景,还是托了谢启荣这个不成器子孙的洪福。

谢启荣生得眉目俊朗,是个器宇轩昂的美男子,微微有些瘦,穿一身青色缂丝道袍,看上去十分沉静,但眼神清亮。

只看这般面相,恐怕任谁都不敢相信他便是谢家的谢三爷。

可他偏偏就是。

即使素来威风惯了的耿千户,在面对他时依旧毕恭毕敬的,似乎惧怕着这名男子。

听完耿千户叙述,谢启荣从桌案上拿起一叠纸,递给他。

耿千户翻了翻,其上竟写着薛庭儴此人从幼时到现在的所有生平。

“三爷,这——”

“看看吧,知己知彼,方能百战百胜。”

耿千户没敢违逆,静下心来看。

前面他倒也没看出什么,只看出此子在一夕之间性子大变,从此人生的轨迹就变了。

先是连中三元,再是一举成名,之后到了嘉成九年,见他凭一己之力,搅动的朝堂风云变色,却是全身而退。又见他六元及第,金殿传胪,风光至极。自然也看到他因为得罪了吴阁老,在翰林院坐冷板凳,以及吴阁老突然改变了态度,将其提携至内阁。

然后便是一夕之间从天到地,被外放出了京。

耿千户别的倒没看出什么,他就看出此子所言不虚,他确实和阁老们喝过茶,老师和同门都侍奉在君侧。

“三爷的意思是?”

“此子牵扯甚广,即使是我,一时也看不分明。可就是因为牵扯甚广,他暂时还动不得。若此子有其他目的,我们可以慢慢看,若是此子只是贪婪,那我们则安枕无忧。”

谢启荣端起茶盏,轻啜了一口:“不过是些小钱,又不是贪你的,何必太在意。”

“可那些商行……”

“他们那里,我来说。连吴阁老想打死都没能打死的人,就必然有其存在的道理。他们若是不愿,那就不要做了,多的是人愿意来。”

“是。”耿千户道。

且不提谢三这边如何交代下面的,反正到了夜幕降临之时,县衙里的人又是全员出动。

依旧如同昨日那般,唯一不同的是与昨日相比,今日那些衙役们明显格外振奋。

可不光是樊县丞等着看动静,都等着呢。一天都没有动静,那就说明老爷真没说假话,老爷上头有人,所以那些人服软了。

还有比此事更值得振奋的消息吗!

于是便出现这样一副场景,守城门的衙役个个亢奋至极,目光如炬。而那些穿着黑衣,打扮得像黑老鼠也似的人,个个都捏着鼻子掏银子,眼中含着怒。

当然,像这样的好事也不是天天有。

按照惯例,从三月下旬开始,每隔一个月到两个月,便会来这一遭,每次持续五六日不等。一直到十月天气转冷,海上不适合航行,这一年就算是结束了。

都想着这姓薛的知县就这样了,也玩不出什么花式。唯独樊县丞苦着脸,眼中含着担忧和同情。

果然到了第四日的时候,薛知县薛大老爷又出了新招式。

竟是让人押着货物在城门处守着,强买强卖!

凡是经过此地的商行,必须买下一定的货物,不然不让过。

都是应时的物什,也就是在那些西洋人眼里紧俏的东西,例如生丝、丝绸、绢布、茶叶、瓷器等。

都是这样一些,那样一点,加起来数量倒是不少,但十分零碎。。。

放在懂行人的眼里就知,这些东西大抵都是零散着来的。别看那些夷人稀罕大昌的东西,可和各大商行合作久了,人家可不吃这种零碎的,要吃就吃大批量。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