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0章(1 / 2)

加入书签

==第二百章==

有这么一笔银子在, 组建浙江水师势在必行。

事情在朝堂上一致通过后, 接下来考虑的就是从何处抽调兵源充盈水师力量。

提起这个, 就不免要说说巢湖水师。

这巢湖水师本是前朝水师的前身, 也是威名赫赫, 叱咤风云多年。可惜随着前朝的海禁几开几禁, 也渐渐走向没落。

及至到了大昌, 朝廷一再禁海,几度内迁,巢湖水师也从向各地水师输入人才的基地, 变成了一帮南来北往运送漕粮的普通兵卒,虽是还挂着个水师的名字,却早已名存实亡。

巢湖水师最后一批战船, 一批留下来用以运粮之用, 而另一批则是调给了福建水师。

这次朝廷提了组建水师的议案,自然是赶早不赶晚, 本是有大臣建议从福建、广东两处水师抽调一些兵力前往浙江, 内阁也都同意了, 可到了嘉成帝这里, 被打了回来。

嘉成帝的意思是从巢湖水师抽调人。浙江沿海多寇, 广东福建一带更是多寇,不能这般顾此失彼, 其实说白了还是不放心用两地水师的人。

朝廷每一项决定,在上面人来看都是动动嘴皮子即可, 可对下面人却是极大的震动。事情定下来, 兵部便从巢湖水师抽调了两千各级兵士前往浙江,又分别从福建和广东水师各抽调五百人,这就是浙江水师最起初的班底了。

总兵是原巢湖水师副将苟大同,又另命薛庭儴兼任水师提督。

所谓提督,全称是提督军务总兵官。

总兵是武官,提督是文官,按大昌的规矩,一般是武官练兵,受文官节制,等于说薛庭儴才是浙江水师说话算数的。

事情发生后,又是一场朝野震动。

升官升得快不是没见过,可像薛庭儴这种升法,还真是第一次见。短短也不过数年时间,先从七品芝麻县官升至从五品的市舶司提举,看似也就升了一级半,实则手中的权何止天壤之别。

这还不到一年的时间,又从五品升至从二品,算是开天辟地第一遭了。

不行,绝对不行!再这么升下去,是不是别人的官,都得让给他来做!此项提议迎来朝堂上下反对,这些文官们历来弯弯绕绕特别多,就算反对说话也是比较讲究的。

有的说薛提举太年轻,这般升法恐伤仲永,还有的说从从五品升至从二品,于朝廷的规矩不合。总而言之,说什么的都有,这件事便这么僵住了。

嘉成帝倒也很坚持,穷了这么多年,好不容易有个擅钻营的给他赚银子。浙江沿海一带到底多重要,嘉成帝比谁都清楚,如此关键地方若是听了他们的,随便放个人去,能把好事给他搅合黄了。

突然暴富的人通常不愿意再回到以前那种总为银子发愁的境地,再说现在嘉成帝觉得薛庭儴是自己的福将,打从薛庭儴冒出头,他借着对方打了多少次那些老杀才们的脸,自然是要力挺。

双方相持不下,最后搞了个折中,任命薛庭儴为定海市舶司提举兼代浙江水师提督。

这个‘代’也就说薛庭儴就是个暂时的,随时可能被人替代。不过这个薛庭儴可并不在意,代就代吧,入了他囊中,再想让他掏出来,那就有点难了。

其实薛庭儴现在缺的就是时间和自己的班底,若是能在各处安插上自己的人,就算真来个水师提督取代他,他也不惧。

圣旨发到浙江后,引发一场震动。

不管乐意不乐意,憋屈不憋屈,明摆着暂时拿此人没办法,该做的面子自然得做,所以纷纷发来贺函及贺礼。而薛府上下自是高兴之至,老爷升官了,虽然是个代,但代不代下面人可并不关心。

昨晚巢湖水师的一众兵士便到了定海,因不便入城,再加上水师驻地还未建好,便就地在城外扎营。薛庭儴作为代提督,按理说是要去见他们的。

招儿披着长发,穿一身玉白色中衣,外面随便披了件外袍,替薛庭儴更衣穿上官袍。

因为只是代提督,自然依循自身品级,还是只能穿他那青色的官袍。

他掸了掸衣袖,撇着嘴道:“这些人最是喜欢恶心人,搞什么代不代的。”

招儿替他整理好衣襟,笑着说:“是谁之前还怕落空的?代就代吧,反正不碍事。”

“就是碍眼。”

说是不在意,其实心里怎么会不在意,作为一个官员,能穿上绯色官袍就是进入高官之列。这就是差距,有人终其一生都穿不了绯,只能遗憾终生。

“行了,你才做官做了几年。”

见他穿戴好,招儿便也去了屏风后面穿衣裳,随便收拾了下,两人便去外面用了早饭。

薛家是没有食不言寝不语的规矩,而薛庭儴和招儿都忙,早晚两餐饭的时间也是全家联络感情的时间。

问一问弘儿的功课,叮嘱一些琐事。弘儿比一般的孩子更为听话懂事,尤其自打葳哥儿来后,两个小家伙感情很不错,焦不离孟孟不离焦的,更是给大人省了不少心。

如今招娣也忙,定海这边人手不够,她如今便管着双屿岛上的铺子。寻常跟夷人打交道多了,最近还听说她要找人学什么夷话。

“娘,你又要出门了吗?”弘儿问道。

见儿子这么说,招儿有些愧疚道:“这趟娘出去是要办一件大事,你升子叔、姜武叔,还有你四叔爷都出去了,外面实在缺人手,娘才想出去一趟。待这回的事办完,娘就在家好好陪陪你跟你爹。”

薛庭儴端着碗在一旁吃粥,也不说话。

其实昨晚他和招儿就商量过这事了,想要建家票号,可人力物力都不及,免不了就得和人合作。

如今招儿他们就忙着这事,与各地票号达成一致,只要对方认这边票号签发的会票,这事就算是成了一半。客商拿着会票,前往各地兑换银子,而定海这边会根据会票数额将银子运送给对方。

说起来简单,其实中间牵扯太多了,首先便是信任问题。无凭无据,别人凭什么帮你垫付,但凡牵扯上会票,数额便不会小,没人会拿银子开玩笑。

当然泰隆商行也可提前存放一笔银子到当地票号,别人再帮着进行兑换,可这其中需要的资金太过庞大,倾尽招儿所有家产也没办法做成。

这不,高升姜武等人都出动了,前往各地去找当地大票号商谈,可惜进展十分不顺利,招儿这才打算亲自出马。

她如今在南直隶那一片还算有些声望,以她市舶司薛提举小舅子的身份,应该能比高升他们更容易说动。

只要能将江南一带的场面打开,西北各地就简单多了。其实认真来说,海商大多还是聚集在江南等地,虽是自打定海开阜以来,也多了不少西北两地的客商,到底是占了少数。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