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魔王娇养指南 第50节(1 / 2)

加入书签

“先生来了!”

孩子们一哄而散,飞快坐好。

博古架上的白团子太显眼,石星兰不须抬头就能望见。她问燕三郎:“千岁小姐最近可好?”

“很好。”还有闲心跑来石家凑热闹,能不好吗?

教授二十余日,石星兰对这学生也有一点了解,知道他用功刻苦但是沉默寡言。这话也不过是句问候语,问过便罢。燕三郎家里的情况有些特殊,那个美貌惊人的姐姐好似经常外出,放他一个孩子在家。这样对孩子不好,但她连千岁的影子都找不着,也无从约谈。

何况石星兰本身也有烦心事,不像从前那样多花心神在学生身上。

趁着女先生给学生上课,千岁悄悄跳下博古架,贴着墙根往外头溜去。她是只猫,谁也不会计较她私闯民宅。

石家原本就是商户,很有些家底儿,这栋宅子就是三进的大院。石星兰将前院的厢房辟为塾堂授课,猫儿沿着墙头溜过垂花门,钻进内宅去了。

宅子里人很少,雅致中又有两分空寂。千岁把每个角落都逛遍了,前后花了两个时辰。

等她回来时,早上的堂课也结束了,正好赶上孩子们收拾东西。

燕三郎把猫儿抱回家,又费好大功夫才挡住小伙伴热情往里踩踏的脚步。他关上院门,一回身就问千岁:“有何收获?”

“什么?”

“你特地去女先生家走了一趟。”总不会是心血来潮。何况他上课时,白猫从头到尾都未出现,显然是到处打探了。以千岁性情,突然想跟着他去塾堂,只能说另有所图。

“什么也没有。”白猫打了个呵欠,“怪就怪在这里了,前些日子,琉璃灯忽然亮了。”

燕三郎提起精神:“附近有宝贝?”

千岁的琉璃灯能感应到附近的宝物。它的眼界和主人一样高,能让它当作“宝物”的,必定不同凡响。

“琉璃灯很是渴望,那东西于它一定大有裨益。”白猫站起来走了两步,“当时能感应到,就在东北方向,但持续了短短几息。今天我也找不见那东西,一定是被封存起来了。呵,你等着,我一定把它弄到手!”

东北方向啊?燕三郎扭头看去。石星兰家就在那个方向,难怪千岁今日起念一游。“女先生只是普通人。”

“普通人就没机会拥有异宝了吗?”

不等燕三郎说话,千岁就轻笑一声:“其实,还真是不配。匹夫怀璧,常有杀身之祸。”说这话时,猫儿眼是盯着燕三郎的,清波一般的眸光写着讥诮。

男孩下颌微微绷紧,而后道:“难怪木铃铛要限定你不可偷盗劫掠。”

第77章 一场清音一场醉

否则她这样的脾性配上这样的本事,天底下什么宝贝不敢去抢?

“即便她一时半会儿死不了,那也要折福折寿。”白猫只作未闻,跳到树上挠了两下爪子,“你看石星兰,命都没剩下几年了,还舍不得扔掉那样东西。”

男孩沉默了一会儿,才往里走。千岁问他:“喂,做什么去?”

“练字。”

¥¥¥¥¥

入夜,华灯初上。

和其他孩子一样,燕三郎也换上新衣,一身浅紫绢面棉袍,再外罩一件绣银团花小马甲,皮帽上还缀了一块红珊瑚,提神又喜气。

长身体的时候吃好睡好,燕三郎不再给人瘦骨嶙峋的感觉。和初离黟城相比,他的脸蛋圆了一点,两腮充盈,个子又稍稍长高一点。虽然依旧不如富家子白皙,但嘴唇红润,双眉斜飞有神,目光远比一般孩童明亮而沉静,已可见到日后俊毅的影子。

千岁看他两眼,说了句“差强人意”。前两天,她还在他学具里发现了两块糖,那是塾堂里的女童偷偷塞给他的。

可这小子又不爱吃糖,收人家的东西干什么?

小小年纪,净不学好!

“走吧。”她把灯笼往他手上一塞,开门当先走了出去。她今日穿著反而素淡,白禙青裙,乌亮的长发盘起来打了个堕马髻,只点一支半抱明珠的鸢尾发饰。淡紫色的花瓣是玛瑙雕就,堆簇如云,又精细得纹理都可以看见,衬着柔和的珠光,矜贵却不冷淡。

见燕三郎目光在自己头面上逡巡,千岁下意识抚了抚发髻:

“好看么?”

燕三郎正色答道:“好看。”

她漂亮的凤眼顿时眯如月牙,却不知道这小子心里想的是:

这发饰比前几日龙游拍卖会上的羊脂白玉腰坠都好看,估计能卖个更高价。

出了门,提着灯笼的男孩就混入了灯光的长河,跟着人群往湖边移动。

秋夜祭,家家户户都会提着灯笼行至水边,名曰给游魂引路。到了湖畔溪边,又会发现水里也漂着一盏又一盏莲灯。

这一晚,豪门巨贾都会开放自家园林供平民游玩,但聚集了最多人的地方,永远都是城南的坠月湖。湖上有桥三十七座,串联各沙洲与大小岛屿。平日多数岛屿关闭,只供权贵赏玩,但在秋夜祭这一晚,平民畅行自如,无人前去阻拦。

当然,重头戏是月神庙前的庙会,以及庙后水上的秋祭大戏。

那戏台子孤立于水上,原是依附于湖礁所建,离岸不过两丈,却无桥可以通行,往来都靠划船。台上的伶角可以专心演戏,不受台前台下干扰。

富贵之家看戏就不必到岸边受挤,只须将画舫划近就好,安全又私密。自然,地位越尊崇,离戏台子也就越近。

燕三郎当然是立在岸上受挤的那一伙儿。庙会热闹,街道两侧都是各式摊贩,从花生糕、糖人儿、剪花馒头到四果汤、松子肉,吃的玩的应有尽有。

两人边走边吃,只恨少生了一张嘴。

千岁刚刚吃完一小块贡糖夹饼,赞叹道:“人类可真是会吃。”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