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1章赵军困境,下一步(1 / 2)

加入书签

就在武城这边高顺战事进展顺利,已经成功攻占武城,大获全胜的时候,另一边徐荣以及贾诩命令褚坤扫清最后的平邑冠县等障碍的战事也是喜讯连连,捷报频传。

在太阳西下的时候,夜色将近。

在邯郸中西部的一处较为连绵的山脉处,在山脚一处低矮的丘陵之上,徐荣一身深色战甲,大红披风随风飘扬,飒飒作响。

而在他身边则是只有数百个全副武装,精锐铁血的亲卫守护。

徐荣站在丘陵之上,眺望不远处一座坚固的雄城,此时斜阳西下,一缕缕暗淡的晚霞照耀在他的身上,更是为他增添一抹血色,那鲜红的披风更是在半空中妖艳无比。

徐荣一直凝望着那座雄城,他看着那密密麻麻,无穷无尽,宛如滔天骇浪一般的黑色海洋,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连绵不断,一下又一下凶猛的拍击着那已经危在旦夕,看上去摇摇欲坠的临川。他知道临川已经毫无抵抗之力,这场战斗的结果早就已经注定!

“走吧!临川已经是我们的囊中之物了!这场战斗根本就毫无悬念!是时候朝主公报捷了!”

徐荣再次看了一眼那座临川城,原本已经摇摇欲坠的临川在徐荣说话的时候,顿时好像早已积蓄已久的堤坝,早已无法承受住那样凶猛强悍的攻击,在这一瞬间顿时从内到外土崩瓦解,那由无数黑色甲胄的秦军将士构成的海浪立刻淹没了整座临川,可以明显的看出哪一个个一片片黑色洪流占据了城头,大门轰然打开,临川也是在这时彻底的陷落了!

徐荣看着已经被秦军攻势击垮的临川,嘴角也是不由得挂起一抹冰冷的笑意。他说完之后即刻转身,红色披风随之抖动,一甩,徐荣直接带着其他的亲卫朝着城下走去。

他需要在这里重新构造防线,等待支援命令。接下来就是最后的总攻了!

临川位于邯郸之下中西部的一处险要之地,这里直接连接着邯郸以及其余三座坚称磁县,平阳等的左侧要道,也是直接从侧面可以威胁到邯郸的安全。

所以徐荣才会带领大军前来攻克,如此一来从邯郸的西南面高顺所在的武城,以及如今徐荣的中西部都是可以直接威胁到邯郸的安全,不仅如此还从中隐隐的切断了磁县以及平阳等三县与邯郸的联系,反正大军是别想可以在秦军的眼皮子底下通过,这样一来整个邯郸只剩下最后的东面上有缝隙,而其他的方向都是被团团包围,此前设计的计划到此也是基本完成。

邯郸以及磁县平阳等城池都已经是秦军的盘中之物。更不要忘记此时王翦所率领的大军也是成功攻克武安,囤积在邯郸正西面,如此一来邯郸上下可是寝食不安,坐立难安起来。

而另外仅剩的东面,褚坤也是早已按照贾诩最后的计策开始了扫清,褚坤先是率领骑兵先步兵一步感到平邑,然后接着之前从内应那边得到的详细消息,诈称是韩伟将军的溃兵,蒙骗过关,加上内应早已摸清了敌人的防守顺序方式,所以在打开城门进入的一瞬间,褚坤亲自出手击杀城门守将,那些隐藏起来的内应也是突然暴起,直接控制了城门,随后骑兵抓住这个时机,一拥而入,原本就兵力不足的赵军瞬间崩溃投降,平邑轻松而下。

而随后到来的步兵也是今儿接管了平邑。

褚坤就是借助早已安插进入的内应来获取敌人信任,或者是直接发动内应暗中打开城门,因为之前的增援早就把敌军城中的大部分守军给掏空了,所以这些人也是不得不启用这些尚有嫌疑的将士。

而这恰恰就在贾诩的预料中,然后的事情就十分简单了,面对毫不设防,没有丝毫隐私的赵国城池,只要城门打开,褚坤都能够运用骑兵轻松地击溃他们,于是就这样一个时辰多的时间内,平邑,冠县等邯郸东面四座城池都是被秦军宛如秋风扫落叶一眼,轻松惬意的击溃,攻占。

至此邯郸已经是左右受敌,只剩下背面的巨鹿要塞还在坚持,可惜当王翦赵辰两支秦军的目的达到后,巨鹿的末日也是即将到来,不论是王翦还是赵辰都不可能让巨鹿要塞这个最重要的地方依旧掌握在赵军手中,更何况其中还有着司马尚的十万赵国最精锐的部队。

这些都是他们扫灭赵国的最大阻碍,相信再过不久,就是真真正正意义上最终决定赵国前路未来的大战拉开帷幕的时候!

夜色降临,星空中星辰稀疏,散落,一层厚厚的乌云遮蔽了原本就不甚明亮的月亮,更是使得整个大地陷入了一片伸手不见五指的漆黑之中。

此时的赵国磁县。

磁县在夕阳西下的时候,早就展开了严密的布防,一个个士兵来到了城门、城墙上,城内更是全部戒严,所有人都好像感受到了一股大战来临的气息,一股危险的危机感席卷而来。

磁县都陷入了森严的防备警戒之中,根本没有丝毫懈怠,也不敢有丝毫懈怠,显然他们的主将肯定是已经得到了武城陷落的消息,察觉到他们此时的后路都被封锁,他们已经是一座孤城一样,没有半点退路!

磁县府衙。

此时整座府衙灯火通明,四周往来的都是一个个身旁战甲的高大将士,他们都是十分严密的防守着,巡视着四周,不让外人接近。

而在府衙之内,一处较为宽大的大厅之中,一个身子魁梧,面容古朴的中年将领,正跪坐在主位上,他一袭朴素的长袍,头戴玉冠,此人正是磁县的最高统帅古盟。

而在他下首的位置也早已坐满了十几个身披战甲,或者身穿文官袍服的将领官员,他们都是如今磁县掌握实权的人,平时很难看见他们聚集在一起的样子,而如今却是聚集一堂,可见此时事态的紧急,将要宣布的事情的重大性。

“不知道大人召集我们有什么事情?”一个留着三捋胡须的清俊中年文士不由得侧头对着身旁的同僚疑问道。

“说的也是,我们还有许多事情需要处理。

不知道为何如此劳师动众?”又是一个低沉着脸的文士有些不满的说到。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