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九章 优厚的条件(2 / 2)
而在这个过程之中,诸夏文明的火种终于撒遍了四方。诸夏的概念,一步步在人们心中建立起来。
也正是因为拥有这样一份开拓进取的精神,不管日后华夏经历何种磨难,都会不断有着人杰出现,最终浴火重生,重新构建华夏的秩序。
“诸位若是留在秦国,不仅可在此地种田打粮,亦可加入秦军,尔等若立战功,自有爵位金银赏赐,与秦人无异。”
扶苏再度抛出了一记香饵,这已然是为了他们之后落户在秦国指明了一条上升通道。
翻阅秦国自商鞅变法之后的户籍册便能清晰的感受到秦国的变化。
秦国的人口在一年一年的增多,每一年都有许多关东的百姓主动跑到秦国。
为何?便是秦国较为公平的制度,以及对于新进入迁农户的奖励,对于种地种的好的农户,是有着爵位,金银赏赐的。
而在关东,不论是哪一国,都没有这样的奇景。
而当这些农户安居下来之后,日后秦国打仗,自是免不了要征召适龄青年的,这里,商鞅的军功名田勋爵制度又发挥了极佳的作用。
与山东六国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在山东六国看来,秦国才是真正的乱象:匹夫可得赏,奴隶可获爵。这在山东各国都是不可想象的。
而百姓在面临如此情景之下,用脚投票自然是在所难免了!
众人互相对视了一眼,皆是没有言语,坦白来说,扶苏开出来的这些条件不可不优厚,以致于他们到现在脑瓜子还有些嗡嗡的,有些没有消化过来。
只是,果真如此么?对于眼前这个青年人说出的这些,众人心中不由地怀疑。
扶苏一脸坦然的看着面前这些人,今时今日他们不过是阶下囚,而秦军掌握着他们的生死,如此巨大的差异,已然造成了双方的地位上的不对等。
准确来说,就是将面前这些俘虏统统贬为奴隶,也是无妨。
可扶苏并不想这么做,因为,他所要征服的是人心。而并非只是和他父皇一般,征服山东各国的土地。
他知道在这广袤的大地之外,还有着世界。局限于如今山东各国的土地,眼界未免太过狭小了!
“诸位若是不愿留在秦国,也是无妨,稍后,会有士卒前来,若有人想走,我秦国自是不会拦着。”
“到时,我秦军会给你们想走的人每人发放路费,干粮以及两件单衣。”
“只是,要明告诸位一条,尔等返回故乡安心种田还好,可若是他日再执兵戈,与我秦军在战场上兵戎相见,我秦军绝不会心慈手软。”
众人听了心中不由地欢喜,扶苏所说的那些路费干粮什么的,他们压根就不指望,对于他们来说,能放他们走,已然是天大的好事了。
正在众人将信将疑之时,一辆辆车驾驶入军营之中,上面满载着一个个的包袱。
显然,秦军已然事先将包裹中的一些东西给分发好了。
在这里,扶苏就不得不感叹一声秦廷动员能力的强大了。在他扶苏下达命令之后,旋即整个关中的基层官吏系统便动了起来,动员能力强悍无比,几乎可以通知到每一户人家。
如此情景之下,再加上府库之中海量的资源,在很短的时间内便完成了扶苏交付的任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