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6章掀桌子(2 / 2)
然而,击毁这辆坦克的过程却极为艰辛。
当时华夏战士们手上,能应对坦克的主要武器就是反坦克火箭筒,而这款火箭筒却是苏俄老掉牙的型号“RPG-2”的华夏仿制版本——“56式40火箭筒”,也就是部队里经常说的“老40火”。这玩意攻击距离近,威力还太小,打在“T-62”的身上,也就跟给它挠个痒痒差不多少。
最后,还是几名战士冒着生命危险靠近了集火,用火箭筒炸断了“T-62”的履带,才终于迫使这辆坦克停了下来,并最终缴获了它。
这辆被缴获的“T-62”坦克至今依然在华夏军事博物馆展出。
顺便说一句,这场战役苏俄方面投入了大量步兵、50余辆坦克、装甲车、甚至包括秘密武器“冰雹”火箭炮在内的优势炮兵,面对只有少量炮火支援、仅仅装备反坦克炮、无后坐力炮、老40火及轻武器且人数相当的华夏军队,其最终结果是:阵亡超过230人,被毁伤的装甲车辆包括坦克在内达到19辆,边防总队长列昂诺夫上校、杨辛中校被击毙,并且完全没有实现任何战略目标,珍宝岛依然牢牢控制在华夏手中。
当然,华夏也有71位英杰血洒疆场,为保卫祖国的大好河山付出了自己年轻的生命。
这次战役的结果也再次证明了华夏轻步兵乃是这颗蓝星之上最牛逼的军队,没有之一!
当然,以华夏的最终胜利而结束的这场战役,也宣告了华夏与苏俄之间的战略对峙状态达到了一个阶段性的顶峰,双方都将对方视为假想敌,而华夏甚至做好了为抵御苏俄入侵而全面国战的思想准备并为此进行了全国性的动员。
基于双方当时的实力对比,华夏显然属于弱势的防守方,这也加速了华夏大搞“三线建设”的进程并尽一切可能研究如何应对苏俄的滚滚钢铁洪流。
所以,“红箭-73”的装备,对于华夏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
然而,道高一尺魔高一丈,从1973年开始,苏俄逐渐将主战坦克从“T-62”向“T72”及更先进的“T80”的换代升级。
这两款在首上装备了新型复合装甲的新型坦克,装甲更厚实、火力更凶猛,绝不是华夏现在还在大量服役的各种“59改”能应付的,甚至就连在欧洲直面苏俄的北约诸国也对此忧心忡忡。
就在去年,也就是1981年的9月4日,苏俄在波罗的海沿岸举行了代号“西方81”的,人类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军事演习,并破天荒地邀请了西方的军事人员旁观。
这次军演,苏俄出动了超过十个诸兵种合成集团军及近卫坦克军。
在前线航空兵、远程航空兵以及国土防空军的伴随下,由新式“T80”和“T72”组成的坦克军首先上场,对假想敌进行装甲冲击,演练了大纵深装甲合成突击战术。
而随后参演的集团军属火箭营的精确打击战术、摩托化步兵突击战术、空降强击旅的要地突袭战术等多种新式战役战术,以及波罗的海舰队出动的“基辅”号重型载机巡洋舰掩护海军陆战队的重装突击战术等,让前来参观的北约军事观察员,特别是需要直面苏俄军事压力的欧洲诸国的军事观察员们一个个都脸色发白瑟瑟发抖。
这次军演,苏俄动员的演习总兵力超过五十万人。
军演虽然是在波罗的海沿岸进行,但是,华夏感受到的苏俄军事压力可一点也不比欧洲那些国家小。
特别是面对新型的“T80”、“T72”坦克,华夏陆军对“红箭-73”能否有效的发挥战斗效能可是一点把握也没有,所以,对这款反坦克导弹进行升级,实在是迫在眉睫。
针对这种情况,总装迅速组织了相关单位在“红箭-73”原型的基础上进行了改型升级,除了采用国内最新的科研成果,提高了弹体的破甲能力外,还在原先的光学瞄准、线控制导的基础上,增加了红外半自动制导方式,大大增加了导弹命中的概率。
同时,基于华夏以轻步兵为主的野战部队构成方式,军方也强烈要求该导弹更加轻便易携。
而这些,都对该款导弹的电力储能部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但重量要大大降低,总储能还要增加,原先的电池显然不堪重负。
现在,由总装技术司,也就是范定攀所在的这个单位牵头主抓的“红箭-73B”研发工作各方面的进展都令人满意,唯有这个电池现在出了大篓子,做为司里主抓这项工作的参谋,范定攀身上的压力可想而知。
可是原先被他寄予厚望的7055厂,却在最关键的时刻掉了链子!
现在,眼看着解决方法就在眼前,却因为各方的种种坚持以及各种主观、客观的因素制约而不能实行,让他心头焦躁无比却又无可奈何。
难道这次,注定要空手而归了么?可他已经没有多少时间了啊?
怎么办?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