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七章书生道君子堂(1 / 2)

加入书签

许州,忠武军节度使秦宗权站在城头,望着城外绵延如海的铁甲军阵,神色一片肃杀。

围城的自然是宣武节度使朱温的兵马。只不过短短旬月时间,朱温麾下兵马已经从十万膨胀到六十余万,宣武军并未扩军太多,其他的将士来源于被朱温收服的藩镇。

如今朱温带甲四十万,大举进攻许州。秦宗权闻讯,连带领忠武军迎战的勇气都没有,只是下令收缩兵力,放弃了北方诸个州县,集合主力固守许州城待援。

此刻,秦宗权的目光落在城外大军前方。彼处有一个战阵,人数只有五百,但却有吞吐天地之势,无论是秦宗权还是忠武军将士,都根本不必过多感受,就能感到如山的压力在肩上。

那五百甲士白衣胜雪,着银甲持长矛,人皆漂浮于半空,站立的位置比许州城墙还要高。

“那便是朱温赖以横扫各个藩镇的道兵?”吴钩眼帘低垂,声音沉重,“五百个真人境修士,身披符甲,手持法宝,凡兵如何匹敌?”

秦宗权神色在肃杀之外,还有浓厚的焦虑不安,听到吴钩的话,他声音有些发冷:“自古以来,凡间诸侯逐鹿中原,虽然也有许多修士参与其中,更不乏转世仙人,以仙法蛊惑敌军领兵将领和主君意志,从而取得大胜的行为。但像这种仙廷兵团直接下界的情况,简直闻所未闻!如果战争是这么打的,天下诸侯还逐什么鹿,直接比谁投靠道门早就是了!”

吴钩眼神变幻:“道门把持天地正统这么多年,不是没有理由的......道兵下界之前不是没有,上一回,还是秦末大乱的时候。彼时大秦精锐兵团方平天下不久,战力还在巅峰,可谓是无往不胜,天下豪杰莫能与之敌。若非仙人蛊惑了朝堂重臣心智,又派遣道兵下界,那些有兵家名将带领的精锐兵团,早就将乱军扑灭了......”

秦宗权一拳重重砸在女墙上,双眸渐渐通红,咬牙道:“现在说这些已是无用,殿下的援军什么时候能到?”

早在李晔平定河东时,秦宗权就命令吴钩去河东拜见李晔,求为同盟,共同对付有道门扶持的朱温。

彼时李晔态度强硬,不答应同盟,反而让忠武军单方面听令,秦宗权还有过不忿。

好歹秦宗权没有跟李晔撕破脸,完全拒绝李晔的号令,这才保留了双方合作的可能。

这回朱温横扫中原,发兵来攻许州,秦宗权早早就派人去平卢求援,希望平卢军能够有所行动。

普天之下,也唯有同样拥有大修士团的平卢,才有可能对付朱温,救下忠武军了。

吴钩道:“使者早已派出,本来早就该回来了,之所以现在还没有音讯传回,大抵是殿下也在考量......”

在吴钩看来,李晔断然没有不支援忠武军的理由。一旦忠武军被灭,朱温在中原就将没有一个值得正视的对手。届时北到黄河,南抵淮河,东到大海,西至潼关的地界,就会全面落入朱温之手。

中原自古富庶,人丁众多,虽说眼下淮南的富庶已经超过中原,但是论人口数量,中原仍然是最多的。要是让朱温完全占有中原,那就是真正的大业之基。

......

平卢,青州城。

安王府政事堂里已经聚满了人,主座空着,下首的位置上坐着崔克礼,其次是刘大正、上官倾城等将。现在是崔克礼在主持议事,眼下众人商量的,正是要不要发兵救援许州,以及怎么救援的问题。

李晔不在平卢的日子,寻常时候崔克礼主政,刘大正主兵,凡遇大事,则众人一起商议。

“朱温横扫中原各镇,我们接到的救援信,也不是一回两回了,之前之所以不出兵,无非是忌惮那批仙廷道兵。现在道兵未损,我们除非尽起妖族修士,否则便没有与其一战之力。但若是妖族修士都离开平卢,一旦朱温趁虚而入,平卢就危在旦夕。”

说话的是刘大正,他言语还算中正,“而且平卢眼下的要务,是稳定北方,将各个藩镇治理好,确立殿下在北方的权威。这也是殿下临走之前定下的大计。所以本将还是那句话,在殿下回来之前,平卢军不涉中原战事。”

崔克礼沉吟片刻,缓缓开口:“若是不救忠武军,那么朱温就将得到整个中原。一旦殿下没有及时归来,朱温倾‘河南’之兵进攻平卢跟‘河北’,我们就将无从应对。”

两人的意见,基本代表了官员们的意思,在场的官员们意见都分成两派,争论了许多时日,也没有一个结果。今日也是如此。

议事散了之后,堂中就剩下崔克礼、刘大正、上官倾城三人。

这时候,崔克礼才能没有忌惮说出心中的想法,他叹息着,不无感慨道:“天下大争,说到底是天下人在争。如今天上的仙廷横插一手,连妖族修士都要加入进来,这还是凡间的天下大争吗?”

“凡间虽然也有修士,但毕竟是极少数,连真人境都寥寥无几。在仙廷修士和妖族大能面前,芸芸众生何异于蝼蚁?仙人境一次出手,就能毁了一座城,让十万百姓化为尘埃,这还是天下大争吗?”

他话说完,刘大正和上官倾城默然不语。

这时门外传来一个响亮的声音:“这场乱世,早已不单单是凡间的乱世,而是天地大劫。大劫是什么?大混乱。生灵不死伤惨重,叫什么大混乱?仙凡本是一体,这场大劫席卷天下,也是题中应有之意。”

崔克礼等人向门外看去,并没有看到人,不过他们脸上并无奇怪之色。

说话的是红孩儿,他们议事的时候,对方也在旁听,只是没有现身参与争论罢了。

崔克礼皱眉道:“仙凡一体,可不能仙凡不分!事实上,本官从来都不认为,凡间的事,应该由仙人来掺和、决定。既然仙人不管兴云布雨,造福苍生,那么凡间事就该凡人做,仙人只管逍遥仙界就是。每逢乱世,仙廷插手大争之局算怎么回事?仙凡一体,本来也不是什么好事,这天下本就不该有什么天意,有民意就足够了!”

红孩儿笑道:“这事你跟我说没用,现在就是这么个局势,你还想改变不成?”

崔克礼沉眉敛目,正色道:“说到底,这是道门的局势,不是我儒门的!甚至,不是天下百姓的!”

红孩儿没有再说话,似乎陷入了思索。

末了,崔克礼起身之前,对上官倾城跟刘大正说道:“还请两位将军,做好征战准备,以备不时之需。”

“这是自然。”刘大正道,“无论平卢军是否出战,这都是必要的。”

离开王府之后,崔克礼没有回官衙,也没有回府邸,还是来到了城东一座书院。

这书院是崔克礼进言,李晔批准后所建,比之私塾它规模更大,现在已有学子三千,比之太学院它收受的弟子来源更广,官宦公子与平民子弟都有。

按照书院课程安排,每隔五日,都有崔克礼授课的时间,无论他政事如何繁忙,到了时间都会准时过来。

崔克礼授课的屋子只有三十张书案,但来听课的却有数百人。不仅是屋子外的走廊,院子都挤得满满当当,连院墙上都爬满了弟子。这对向来重礼得儒家学子而言,显得很是不同寻常。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