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1章 逆流(1 / 1)
“主公,世家来金陵的人越来越多了,现如今已达四十多家,暗卫监控,各地陆续还有部分残余人手在陆续南下。”向杰看着薛洋苦笑道:“他们如今聚集在南四街附近,抨击新政,蛊惑人心,还暗中网罗一些不法商人,图谋不轨。若是不加以遏制的话,只怕南面会引起人心动荡,破坏主公大业啊。”
“除了山东那些人,还要其他地方有世家吗?”薛洋放下手中关于明年扩大岭南耕地的奏报,微微沉吟之后转而道:“他们以何人为首?”
“以山东和中原围住,为首之人有三个,一个是山东于家的于志宁,一个是袁敬初的弟弟袁敬平,另外一个是我们淮南商人李福海。”向杰脸色很不好看,以至于最后说到李福海的时候明显是恨铁不成钢道:“此等败类,当诛!”
“就是那个木材商人李福海啊!”这个名字薛洋还有点印象,对方从南境各大山区长期贩运珍稀木材送往东南,甚至于水师造船厂的部分木料也是他在供应,和天策军上下各个阶层的关系还都不浅,甚至于有一段时间,还挤进了十大商家的行列之中。
“那就先从他入手!”薛洋若有所思点头道:“你去找军师,他会帮你安排妥当的,攘外必先安内,世家残部如今苟延残喘已经是侥幸,若无人资助,他们自己就会消亡,十三司的重点,要放在内部上,肃清这些人,割裂世家大族和豪门商家之间的联系。”
薛洋没有理会剩下的事情,但是在金陵城中,此时却是出现了无数的暗流,潜伏在暗处,开始利用如今已经公开的登基大典,搅乱人心。
“家主,李福海已经答应,给南下的各大世家没人提供银钱店铺,帮助众人先渡过难关。他们已经暗中联络了一批南境商人,伺机策应我们行事。”而在南四街那边,一个僻静的院落中,于志宁也悄然露出了身形,身边一个下人紧急而来,朝着对方开口道:“但是李福海开出来的条件是,要求我们于家带头承认他的世家地位,并且要褫夺沧州李家一脉的家谱。”
“哼,满身铜臭的家伙,还想混在我们这些诗书传家之人一列!”这句话引来了于志宁的一阵冷哼,他在山东变局的最后关头,放弃了和魏家纠葛在一起,也没有去联系唐圣公这些选择投靠天策军的家族,而是独自带着家族和周边交好的各家南下金陵,提前在此地安顿了下来。
只不过在南境,世家已经没有了生存的空间,不光是以往赖以生存的土地买卖被官府严格控制,就连奴仆下人入境,也需要办理重重身份证明,以至于来时还有上千人的于家,现如今被活生生拆分成了好几股。
而且最要命的是,在山东他们是衣食无忧,坐享其成,但是在南境,没有特权,没有土地产出,甚至于连做买卖置办产业他们也不是工商豪门的对手。如果不是关键时刻李福海忽然找到了他,于家真的要就此彻底沉沦了。
比起经济上的窘迫,政治上的无人理会才是真正让于志宁下定决心组织世家参与力量对抗成王府的主要原因。他本来联合了几个世家家主,拜会金陵府尹张文蔚,并且还拉来了张文蔚的一个同乡,试图让对方引荐,联络严明这些成王府高层。但是却没有任何回应,紧接着,张文蔚被调到山东,前来接任金陵府尹一职的人更是他们彻底看不上的扬州巨贾杨启怀。
断了这条路之后,于志宁还多次自己上门去找严明和天策军的各高层军政首脑,但是却没有任何人理会他的主张,甚至于当孟昭图等昔日唐皇旧臣对于他也毫不理睬之后,就再也遏制不住心头的怒火。
于家在山东世家当中地位举足轻重,而山东更是集中了天下大半世家,他身为于家家主,原本是个走到哪都有人追捧的人物,但是在金陵,却处处碰壁,无人理睬,这种强大的落差还表现在家族的衰落之上,让他再也坐不住了。金陵这边的分科取士对于世家来说根本就是个噩梦,没有给他们留任何的机会挤入官场。
“告诉他,若想得到世家的承认,就要拿出足够的诚意,沧州李家的族谱我于家就有,只要他能够助我等一臂之力,我就给他公证,将他的名字填上去,并且扶持他为当代李家的家主。”于志宁脸色变幻不定,但是终究还是开了口,只不过那双眼睛还是暴露了此时此刻他的心思。
此时的他还不知道的是,在他觊觎李福海的钱财和在南境各地打下来的关系网的时候,后者几乎是也在同时算计南下的这些世家大族。李福海需要的是世家的承认,需要的是自己社会地位的认可,尤其是在如今的金陵城内,他不属于跟随薛洋起家的徐家这些人,有成王府的认可,政商关系非常好,也不属于扬州那边常年和陈家保持密切关系的商团,可以轻松的接到成王府和天策军的各种任务,不仅仅发家致富,更重要的是,能够借此机会接触到常人难以想象的人际关系。他是属于中途利用野路子打下来的基业,又不愿意按照成王府公开的路子进入仕途,让家人出世,想来想去,唯一的法子就是走世家这条老路。
而且在世家最后的人手大规模南下之后,金陵城内的风气实际上也有改变,于志宁等人大肆鼓吹世家门第的思想,实际上也在扰乱金陵人心,这也是薛洋最终改变主意,让向杰去找袁袭的原因所在。他可以容忍世家残余力量苟延残喘,但是却决不允许这股逆流搅乱人心,坏了金陵如今正在全力进行的新朝设立的大事。
“派人去打探一下,沧州李家好像还有几个族人被俘,跟随天策军南下的,去问问现如今关在什么地方了?有没有办法将他们弄出来!”这是李福海最后想到的掣肘于志宁的法子,也是釜底抽薪之计,但是他不知道的是,也正是因为这个决定,让他原本的计划出现了一个巨大的纰漏。
(未完待续)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