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五十八章 对轰(1 / 2)

加入书签

李良赛后的发言……并没有引起什么波澜。

常规操作了,谁还会感觉到惊讶呢?

有些话,有些事,第一次说,第一次做,大家会觉得震惊。

次数多了,不管实现不实现,打脸不打脸,群众们都会觉得麻木。

什么fo、fo、fo,什么我在考虑下一个对手了,什么我还没出汗等等。

现在球迷们对李良说任何骚话都不再感到惊讶,他放大话大伙儿反而会觉得不习惯。

连多诺万和迈克-布朗,普雷斯蒂等人在比赛结束后都懒得提醒李良,随他说去吧。

不管少部分心里存着“会有奇迹发生”的幻想,大部分人心里都是清楚的,今年的雷霆太强了。

三巨头的配置不是每个球队都能横扫千军。

有些所谓三巨头名不副实,比如骑士三巨头,乔治-欧文两个人是全明星,但在实力上,是无法和杜兰特-威斯布鲁克相提并论的。

有些三巨头则因为技术特点原因,威力无法最大化,比如当年的热火三巨头。

到后来波什也就顶个巨头的名号,实际上就是一个优秀的角色球员,而非核心。

真正为人所称道的,最近的三巨头也就是凯尔特人08年的三人组,各方面的确是绝配,只是年龄稍大了一点。

而雷霆的三巨头,从各方面来讲,都是近二十年来综合能力最强,并且非常契合当今篮球潮流的三人组合。

每个人都是独当一面,可以当强队战术核心(不是波什那种弱队老大)的球员。

都有很强的持球单打能力,有很强的投射能力,其中两个还是NBA最好的外线三分炮台。

这和当年的热火有巨大的区别,詹姆斯-韦德的投射一直都是问题,这倒是他们在战术上很容易被针对。

总决赛更是连续两年被李良给射穿,11年被独行侠给射穿。

常规赛73胜已经是管中窥豹可见一斑,到了季后赛,三人强劲的消化球权的能力,更是无比适合季后赛的比赛节奏。

强如勇士,都在雷霆的天赋面前被压的死死的。

两天之后,双方的第二战在俄城继续进行。

和第一场比赛相比,勇士做出了重大调整。

科尔增加了伊戈达拉的上场时间,全队更多的开始打小个阵容,寄希望在进攻上有所突破。

同时,库里更多的进行无球跑动,减少持球,减少失误。

在第一场比赛中,库里被雷霆的防守压的三分球只投中一个,勇士的进攻战术体系全线崩溃。

第二场,勇士吸取教训,开始让更多的球员参与到进攻体系的运转中。

第一场,雷霆全场抢断高达11次,李良一个人贡献了惊人的6次抢断,创造了职业生涯之最。

第二场,科尔要求全队减少传切,减少短传,增加个人一对一的单吃。

汤普森、库里、伊戈达拉、巴恩斯,拿球以后的第一选择从传切,变成了单打。

这并不是战术的退化,而是面对雷霆高强度防守以及长臂干扰下,不得不做出的妥协。

相应的在防守中,勇士也开始进行绞杀战。

库里被很好的隐藏起来,勇士的锋线近乎疯狂的对雷霆持球人进行包夹和压迫。

上半场,勇士的策略起到了很好的效果。

场面出现了反转,和第一场相反,勇士开始压着雷霆打,并在上半场领先了雷霆队7分。

勇士的调整起到了效果,更少的失误,更多的传球进攻,更多的造犯规。

勇士似乎找到了应对雷霆的方法——就是用雷霆的打法去对付雷霆。

但雷霆的打法终究是雷霆的打法,人家那么打是因为他们有那个条件。

到了第三节,李良和杜兰特开启了ISO模式,两人开始挡拆。

首场比赛,李良和杜兰特基本上是各打各的,你带着打一会儿,我散步,我带着打一会儿,你散步,中间有威斯布鲁克串联。

当他们两个开始进行挡拆、反跑配合的时候,勇士是很难防守的。

四个人上去夹?其他人还要不要防了?

只能寄希望于两人的手感不好,以及伊戈达拉、汤普森强劲的一对一防守能力。

结果,李良使用了中距离跳投命中率提升贴,率先开始了“牛角位屠杀”。

没有太多准备动作,没有什么技术细节,只要你单防,我运球到牛角位,拔起来就投。

和去年总决赛的情形一模一样。

连中三球,把分差缩小到只差1分。

勇士暂停,暂停回来,轮到杜兰特,右侧低位传球背身跳投,连中两球,把比分反超。

杜兰特在体能充沛的情况下,翻身跳投的命中率是极高的。

你要是夹击,他就往外传,给到弧顶的李良。

李良也不投三分,运球往里刺一步,罚球线或者牛角位,再投。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