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章 大概的战略(2 / 2)

加入书签

固然赵伏波认为,战场上最直接的战术就是最有效的战术。但有的时候了因时、因地略有不同。虽然附近的地势了不算太过于难行,在整个蜀地,这里属于盆地之中有微小丘陵的平原。北部的山地原本是不错的防御体系,然而北部的山地防线被余晦手下丢了个精光。

这也是“华夏军”不得不与蒙古军在这相对较平坦的地域上对峙的原因。此刻是蒙古兵因为亲王忽必烈三心二意不愿意攻,当然攻击“华夏军”防线的代价太大也是考虑之一。

此刻大家都不愿意动的时候,原本赵伏波也可以以合川为背坚守下去。因为他的身后,朱莉安娜难民营里的人,已经使用灌石竹筒建造了节节抵抗的阵地,相要一攻而破是不可能的。只能是在“华夏军”的节节抵抗之下,造成巨大伤亡,这也是亲王忽必烈不愿意进攻的原因。

“可是朱莉安娜,我们不妨把目光放长远些。就算我们不攻,我只怕蒙古人也等不了多久了。要知道随后春汛将至,我们的补给运输可能会受到相当影响。而且到时他们一攻,我们粮草不足,必受钳制,所以说我也是不得不行动啊!”

在你死我活的战场上,没有什么脉脉柔情好说。而且为帅之人目光不放长远些的话,只怕会应了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这句话。目前整个局势虽然看似不利,其实倒也算是一个机会。从战略上讲,赵伏波在随后得到补充之后,会在蒙古人的进攻之下节节抵抗而退。

与此同时,倘若魏臻率领“华夏虎贲军”两师之众到达,到时自然是出襄阳占长安(今西安)。倘若包了这30万蒙古大军的饺子,剩下的大约就只有哈勒合林赵旭的手下算是威力之兵。完成这一战略部署,将会在随后新军完成训练,集合“羽林军”“虎贲军”“骁骑军”“震虏军”“平寇军”,共5军10师25万人横扫整个大漠。

五支分别为50000人的大军,将会“出川”、“出陕”“出豫”“出鲁”“出口”。前面四个方向想必非常容易理解,但最后一个就是自营口上岸向北,最后就是沉重的右摆拳。

而且有着全世界粮食支撑的“华夏军”,加上良好的运输力量,季节的影响并不会造成进军的停滞。这与当世所有的军队都不同,但前提是“华夏帝国”的新的锡兰明珠行省的建设初步达成,有足够的装备发动机的战舰可借使用。也只有如此,屯积在后方的军火以及补给才能到达前线补给。

到时重庆,就会作为选定的入驻接收组,并开始建设的,暂时以军火生产以及江船制造基地,同时也是出川的补给基地。

以“赶尽杀绝”为目的的进攻,自然不存在更多防御的问题。各地的守卫,事实上就是接收小组训练的投降宋军中的青壮所组成的地方保安部队。相信那时候,除过土匪之外,蒙古兵是不会有的。

土匪攻县城?拿不出来火器,看看就算了!就算有火器,没大炮也是一样。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