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五章寻求合作(2 / 2)
她现在唯一不清楚的是,周文婧开的制衣厂,到底是家族开的,她只负责管理,还是本身就是她自己开的。
如果是家族出钱开的,想要合作就会比较困难,因为权力不在她手里。
另外有一点,制衣厂计划开到深城,现在已经办好厂了,还是正在筹建,这个也有区别。
最理想的状态,就是工厂是她家人专门出钱,替她在内地开的,所有管理权决策权全部交到她手里。
同时工厂最好是新开工厂,不是香江那边搬迁过来的旧厂,人事关系比较简单。
符合这些条件,跟她合作就会比较容易。
“制衣厂是年初定的计划,土地买下后,现在正在造厂房,下个月底,应该能正式生产了。”对于周桃的疑问,周文婧也没有隐瞒,大方地回道。“工厂是我妈咪替我投资的,以后会全权交给我管理,毕竟我们周家的主要经营项目不是制衣,而是电机——”
家里原本安排她去电机厂担任高层管理,只是她对制衣更感兴趣,于是说服家人,来内地开制衣厂。
男友宋家和是她青梅竹马的同学,后来在一家制衣厂担任设计师,她准备自己开制衣厂,他自然辞职回来帮她。
两个年轻人初生之犊不怕虎,想自主设计,自创品牌,以后打造出一个百年服装品牌。
在建造厂房的时候,父亲突然放下手里的工作,决定回内地探亲,两人于是跟来这边,顺便也看看大陆这边的真实样子。
从小到大,父亲经常提到老家的一切,她虽然无法感同身受,却明白父亲对家乡的思念。
现在内地允许她们进来探亲投资,如果父亲以后经常回内地,那她也可以考虑把服装推向这边的市场。
就算这边比较贫穷,毕竟有十来亿人口。
“你们也看到了我的设计水平。”见周文婧确实是制衣厂的所有人,周桃心里一喜。“如果我以技术入股,占制衣厂的一成股分,不知道两位觉得值不值?”
她没有狮子大开口,是因为跟周文婧合作,只是过渡性的计划。
整个八十年代,国内的私人经济发展反反复复,形势并没有大家说的好。
一直要到九十年代初,真正确立了市场经济的地位,私人经济才受到法律保护,一些前世著名的大型私企,这时候才有机会开始做大。
所以想在八十年代太太平平赚钱,最好的办法就是跟外商合作,成立外资企业。
以前没机会,只能尽量避免冒险,现在就不一样了。
整个八十年代,全国各地各种性质的中外合资企业遍地开花,而纯粹的民营企业,发展却受到了制约。
因为这个原因,内地很多人为了让自家企业披上这层外衣,出国办一个假的身份回来。
有的人更夸张,直接弄出一个子虚乌有的老外,跟他成立一家合资企业,就是为了拿到政府的补贴和税收优惠政策。
周桃不屑这样做,也不需要这些优惠政策,但是她同样需要合资企业这个免死金牌的保护,免得因为自家企业发展得太快,招来飞天横祸。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