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0为什么要用个都字呢(1 / 2)

加入书签

万长生肯定不是有意要形成这样的局面。

到现在这种规模,他是不是经常都要出现在艺考课堂上讲授,已经不是教学范畴的必须了。

杜雯还叮嘱他要多把这种时间用到国画系的授课中去。

毕竟对于二十三岁的年轻助教来说,还需要很多授课时间积累,在大学课堂上讲课的经历也能极大提升万长生的威望。

艺考课堂不过是个民办培训机构的场面,差得太远了。

但显然万长生已经不简单的只是传授点线描或者泥塑的基本功底,他更习惯于在这种传授过程中,传递艺术概念,把一些为人处世的道理都糅合在这种轻松的局面中了。

教书的同时还有育人。

其实这种局面在古代才是最常见的,已然跟科举制度时候的书院模式有点接近。

对他这种做法的称呼是:山长。

历史上那些能够成为山长的人,皆善为人师,名扬当世。

因为这种等于是学校校长在打理整个行政体系的同时,还要参与教学工作的模式,以身作则的传道受业解惑。

很容易让学生们对校长产生崇拜。

不知不觉间,万长生在艺考界就这样积累了足够高大的形象。

一改之前美术学院搞艺考的都是专业不咋地的那种惯例。

试问现在有几个在校生拿过青展金奖,又能教出这么高质量的学生?年年的教材翻新都能让新加入的艺考生知晓这位金牌导师的名声。

越发庞大的金牌导师队伍,也在把万长生的名声,带往全国各地的艺考培训机构。

更何况还有电影导演这么炫目的身份背景,连艺考生们都格外自豪是他的弟子。

所以万长生还没意识到这种规模下,自己的声望正在一点点积累。

本来应该最敏感的杜雯,又远在平京,很少关注教学工作本身。

忙完这一堂课,他才想起手机上母亲不是打电话说要过来,低头看看屏幕,再看见人丛边举着手机的母亲。

笑着收拾起东西,过去搂住母亲往外去,这种孝顺亲近的场面,又引得艺考生们一片瞩目,助教们都忍不住要宣扬几句:“看见了吧,什么叫品学兼优,万万就是榜样。”

孙二娘舒心的靠儿子肩头走出来:“从小你就会说,还是我把你撵出来,才有了今天吧?”

万长生把功劳都给母亲:“全靠你把我生得好,没有你就没有我!”

有这样的儿子,孙二娘确实已经不把儿媳妇放在心上,本来是奔着外国儿媳妇来的,又跟林楚妮碰撞了下,干脆准备安心的住在钟明霞那里,全力梳理当前她在江州的这些投资。

再叫万长生过去吃饭。

这地主家的儿子又不傻,知道老妈打什么主意:“叫你住酒店呢可能不习惯,跟钟明霞合得来你要住她那,肯定也是开心的,就别乱牵线了,现在这种局面挺好,我忙着马上就要开学,接下来还要考平京的研究生,以后我们观音村可能会出两个博士呢。”

问明白居然是那个从来上学都跌跌撞撞的儿媳妇,也准备朝着研究生博士生努力,孙二娘表示十万个不相信。

但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

贾欢欢显然是真正在自己二十岁生日前,找准了方向。

开学以后,陡然增多的自驾车俨然成了蜀美一景,抢车位简直成了老师们最头疼的事情,所以各个系别楼下停车位陆续都挂上了教师专用的牌子。

学生们都笑称,万长生以一己之力引发了阶级矛盾。

但大美社的小伙伴们不是很在意。

因为陡然增多的还有业务机会,陈大伟那个组终于从西亚回来,交出一大堆各种各样其他场馆的测量资料和正在进行的场馆进度之余,他也给万长生交出来一套自己对整个大美社商业运作体系的计划书。

如果说是杜雯帮万长生奠定了大美社这个雏形,陈大伟才是有能力严谨规划的那个。

其实目前大美社已经有点问题,人太多了。

光是蜀美本部这边就两千多人,全国四千来人,而宁州那边已经破天荒的有六七千人在积极等待进入大美社,未来每年都不低于这个数。

这除了说明人丁兴旺,凝聚力超强,也给管理提出来严峻的要求。

陈大伟的看法是:“当一个组织有如此庞大的基数时,就很容易忽略个体,产生大量不思进取的人混日子。”

他比万长生更接近小伙伴内部,更熟悉大家目前各种心理状况,两千多人中已经各种差别都拉出来,得更加精细调整。

军人子弟陈大伟最后借用了部队上的做法,把设计团队层层分级,搞得好像班排连一样,然后只要管理规模达到一定,就要求成立公司自负盈亏,根据各公司领导成员特点自己打磨管理方式。

等于是逼着各团队提高拓展自己的能力。

本来这种做法最大的隐患是很可能会翅膀硬了自己飞走。

万长生这里本来就不限制自立门户的小伙伴,现在更是进一步培养大家独立面对社会的能力。

哪怕现阶段还因为大量的业务都来自于大美社内部,但总有些人因为自身能力和家庭背景,能拓展出外面的世界来。

都是大学生啊,陈大伟才大二,寒假回来忙碌的已经是这种事情,哪怕其中还有很多比较幼稚的设想,但终归是在尝试探索,大美社也给了足够的容错空间。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