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2章 作战平台(1 / 2)
围绕霍瓦依群岛进行的战斗,足以证明相对于舰载航空兵的作战能力,特别是由作战半径与载弹量决定的进攻能力,搭载平台的机动行能处于次要地位,远远没有以往认识的那么重要。
没有足够的攻击力,机动性再好都是白搭。
至于跟机动性能挂钩的生存能力,在高性能的反舰导弹面前简直不值一提,而且受机动能力影响的战术灵活性,能通过其他手段,比如准确及时的情报,以及高效的指挥体系加以弥补。
要说的话,搭载作战半径更远的作战飞机,就能让作战平台靠后部署,等于提高了生存能力。
正是如此,在霍瓦依群岛攻防战结束之后不久,帝国海军就启动了“多用途航空作战平台”的设计与建造工作。
该项目并非“可拆分段机动作战平台”的简单延续。
最突出的变化,也就是增加了其他方面的作战需求。
比如,要求具备不低于防空巡洋舰的防空作战能力,以及把“武库舰”的作战能力纳入战术指标。
虽然这些要求,全都可以通过增加对应分段来获得,不会对主要功能,也就是运作航空兵的能力产生影响,但是过于全面的要求,必然会让系统变得更复杂,并且增加技术风险与建造成本。
关键还有,自卫性质的作战能力没法完全取代护航战舰,进攻性质的作战能力也无法超越航空兵。
换句话说,哪怕拥有强大的自卫能力,仍然需要安排巡洋舰、驱逐舰、护卫舰与大型攻击潜艇为作战平台提供掩护。就算载有数百枚巡航导弹,同样主要依靠搭载的作战飞机执行打击任务。
既然如此,这些额外需求还有必要吗?
要说的话,也就只有在战时,帝国海军才会提出这种完全不在乎成本,以最求完美性能为目的的设计指标。
可惜的是,就是太过全面的要求,使得该项目迟迟没进入到建造阶段。
当然,帝国海军内部的纷争也产生了巨大影响。
按战后披露的资料,在设计阶段提出“多用途”性能的,其实是主张继续建造超级航母的保守派,而在项目推进的过程当中,以“技术风险”为由,提出把推迟启动建造工作的也是保守派。
不难看出,“多用途”其实就是“航母派”为该项目设下的圈套。
不用拖到大战结束,只要战略局面出现了调转,掌握战略主动权之后,帝国海军自然就会取消该项目。
所幸的是,在帝国海军当中,除了有支持航母的保守派,同样有支持新型海上作战平台的改革派。
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就是白华伟。
要说的话,也就是获得白华伟的支持,“多用途航空作战平台”项目才获得了重视,并且上升到了装备建造的级别。关键是,在项目发展受到质疑之后,也是白华伟出面,进行了全面调整。
简单的说,就是分成“初期”与“完备”两个阶段,降低研制的技术风险。
“初期型”其实是简化版。
为了降低技术风险,“初期型”只要求航空作战能力达到军方提出的指标,多用途能力根据实际情况,也就是相关技术的开发进度决定要不要采纳,而且多用途能力由单独的作战模块提供。
也就是说,作战平台只提供最关键的核心功能。
从这个角度看,“初期型”跟战前的“可拆分段机动作战平台”非常相似,并无本质的区别。
正是如此,才能在短短的几个月内就完成工程建造设计,并且赶在新历151年,也就是大战的第二年开工建造。
当然,与“可拆分段机动作战平台”相比,“初期型航空作战平台”在各个方面都有巨大的提升。
整个作战平台由5个核心段构成,核心段的长度均为250米,而且全都配有动力与推进系统。设计的最高航速为30节,续航力不低于12000潜力,各配备有数套用于拦截反舰导弹的末段防御系统。
正是如此,主分段在分散状态下能够跟随特混舰队行动。
不过,真正的变化在各个分段的内部。
虽然5个主分段有一些区别,功能也不是完全相同,但是设备通用率高达95%,包括舰体在内的系统通用率也达到90%。关键是,采用统一标准的接驳方式,能根据需要调整各分段的前后顺序。
这意味着,在组合状态下有着非常突出的抗损性能。
比如5个分段都能充当推进模块,因此只要有一个分段的动力与推进系统还在工作,整个平台就正常航行。
更加重要的是,在战斗当中,可以通过拆除受损分段的方式,让平台保持作战能力。
在理论上,任何一个分段都能够单独运行现役的舰载机,战斗力相当于“薛远征”级超级航母的50%。
此外,只需要2个分段,就能够把航空作战能力提高到B级,为80吨级战术运输机提供起飞与降落所必须的场地,并且为空军战术航空兵的全部作战飞机,提供执行作战任务必须的后勤保障。
即便是“战-11B”这样的重型战斗机,执行空战任务的起飞距离也不到500米。
如果5个分段全部正常运作,就能够提供1250米长的跑道,足以让空军的重型攻击机满载起飞,甚至能够让“运-15”这种最大载重量达到75吨的重型运输机起降,从而获得完备的持续作战能力。
其实,只要能够解决分段的定位问题,还可以把更多分段拼凑到一起,从而获得更长的跑道。理论上,10个分段就能提供运作“运-10A”与“轰-10A”所需的空间,成为货真价实的浮动机场。
关键还有,能通过增强横向保障舱段来提高平台的综合作战效能。
其实,这也是“初期型航空作战平台”的精华所在。
在标准任务模式下,除了5个主舱段,还有3个横向连接的保障舱段,分别是跟二号主舱段连接的“航空器保障舱段”,跟四号主舱段连接的“作战维护保障舱段”与跟五号主舱段连接的“人员勤务保障舱段”。
这3个舱段的长度都只有150米,不具备独立作战能力,配备的动力与推进系统也只达到辅助舰船的水准。
在作战行动中,保障舱段跟随以快速战斗支援舰为主的辅助舰船编队活动。只有在到达作战海域,并且需要进入战斗状态的时候,才跟主舱段结合,并且为主舱段搭载的作战力量提供支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