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1 / 2)
叶婉清这边的饰品事业做得红红火火。
她一边从富源村女人们手里验货收货,一边把成品低价批发给学校里有意愿的、家里条件不那么好的同学卖,中间差价虽然赚得少,但积少成多,累积起来也很可观。
一个发卡的成本价加人工是两分,批发价一角,建议卖价两角。
一个发圈的成本价加人工是四分,批发价两角,建议卖价三角一个,五角两个。
还有档次更高一些的,坠了小珠子的,那价格就贵了,五角到一块不等。
这些新奇的发卡和发圈做工精致,摆摊出去卖的时候很好卖。一开始还没有多少同学找叶婉清拿货,可慢慢的,不少人都闻名而来,找叶婉清“勤工俭学”。
是的。
现在的人虽然还有点看不起个体户,但打着“勤工俭学”这个名头,又能实打实为自己赚一点生活费,这很好啊。
富裕的学生可以让自己过得更好,家里情况不好的能补贴家里,还是很多人愿意的。
叶婉清最开始每天大概能出手一百个左右的发卡和发圈,有十几二十块的收入。到后面,每天出手的数量越来越多,收入也增加到上百块。
这还是因为富源村女人们只利用闲暇时间做活儿生产力有局限,速度怎么也加不快,导致出货量不够的缘故。
看到饰品销路好,叶婉清当机立断地决定扩大生产。
这种发卡和发圈很容易被模仿,她想要赚钱的话,就得抢占先机,并且不断推陈出新。
刚好村子里有人要卖院子,叶婉清直接拿下了这个院子,花了两三天时间改造成办公地点。
改造院子的同时,她还招了二十个妇女,以后会以基础工资加绩效奖金的方式发放工资,这举动再一次让富源村热闹起来。
之前叶婉清用来做饰品的布料都是用的碎布头,现在她以此赚到了钱,也没有那么抠门儿了。碎布头还是要的,但她也购买了整匹的合适布料当材料。
因为跟江南纺织厂有良好的合作,她买布料的时候,刘大洪做主给了她内部优惠价。
嗯……
这种种改变意味着,以后,她的家庭作坊就要变成乡村作坊了!
第75章
寒风瑟瑟。
天气太冷了, 对做手工活也是一种考验。
想想吧,手冻得跟筷子似的僵硬, 捏针都不好捏,怎么做活儿呢?
这时候,叶婉清就羡慕北方的炕和暖气了。
可惜秦岭淮河以南都没有暖气, 偏偏南方这边冬天是湿冷的冷,穿着厚厚的衣服也感觉那带着水汽的寒风只往衣领里钻,那叫一个透心凉。
空调地暖只存在于后世,如今也只有炭盆能拯救一下了。
叶婉清也没有抠门,买了几大蛇皮袋木炭回来,每个房间角落里放上一个烧得红旺旺的炭盆,把房间里烤得温暖如春。
房间窗户也特意处理了一下,白天插上一根木棍就关不拢的那种, 防止窗户误关导致干活儿的人一氧化碳中毒。
只是做工的女人们还能呆在温暖的室内,叶婉清却还得在外面感受寒风的无情。
既然从家庭作坊升级成了乡村作坊, 她的硬件设备除了增加一个院子之外,别的也得同步跟上啊。不论是材料升级,包装的升级,又或者品牌的建立,这都需要操心。
最主要的是,生产效率还是太低了。
也是这时候,她才突然想起自家大男人来。
这一阵她总是在外面跑,不是在学校里和同学沟通,就是在外面采购布料和各种其他材料, 在村子里的时候也忙得不行。
有时候戈渊打电话回来她忙得脱不开身,有时候她没在家里接不到,而戈渊在广东也没个固定接电话的地方和时间,两人算算也有十来天没联系了……
这不应该!
叶婉清深刻反省了一下自己,然后决定拿两天时间老老实实呆在家里,守株待兔等自家大男人的电话,顺便问问他能不能从广东给她弄一批缝纫机回来。
对,缝纫机只是顺便的……
在家白等了两天,这天好不容易等到有小孩儿在门口叫她名字,叶婉清眼睛一亮就往门口冲。
“是不是便利店老板叫我去接电话?”
“是的!”
“谢谢你跑一趟呀,来,吃颗糖。”叶婉清笑眯眯地从口袋里拿出两颗大白兔奶糖给传信的小孩,然后快步朝着村口便利店走去。
等了一会儿,电话铃一响,她第一时间接起了电话。
“渊哥……”
叶婉清这一声跟放了蜜一般的甜,甜得便利店老板都情不自禁瞅了她一眼,感觉有点浑身发毛。
电话那头的戈渊被冷落了十几天,晚上睡觉脑子里都想着自家小娘们儿是不是要飞了。
如果不是便利店老板说她在搞什么饰品生意忙得很,就连便利店老板娘都去她那边做事,据说他家也没什么野男人出没……他怕不是要丢下广东那一摊子事直接回湘南!
现在突然听到叶婉清这么一声含娇带嗔的喊声,他顿时心脏一抖,然后无数的委屈像是蚕茧抽丝一般将他的心脏给团团捆住,让他感觉胸口闷闷的。
这女人,还记得他啊?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