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1 / 2)

加入书签

——————————

帝后订亲的事在朝廷内外掀起一片热潮,朝堂之上更是议论纷纷,其中也不乏阻拦之人。

有人觉得陛下和端宁郡君曾经以兄妹相处过多年,虽然不是亲兄妹,如今成婚却也不大合适。还有的认为皇后应是在朝中根基深厚,能给天子以助力的名门望族,苏瑜虽出身平南侯府,然到底出身二房,且父母早亡,论出身并不完全匹配一国之母的身份。

然而朝臣的意见终究只是意见,采不采纳是皇帝的事,如今正值官吏裁减,自然有多数官员为了自己的乌纱帽着想,并不敢过多的跟陛下对抗。再加上太皇太后的极力支持,以及魏丞的力排众议,这亲事到底还是强制性定了下来。

因为先平南侯刚故不久,这亲事虽然订了,但大婚的日子选在了明年,三月十九,春暖花开的好时候。

订亲之后的第二日,下朝后魏丞在御书房单独召见了方洵。彼时他一袭帝王冕服未曾来得及褪下,笔直地坐在龙案前,居高临下地望着底下的方洵。

空旷的大殿之上,一坐一站,是良久的沉默。

不知过了多久,方洵终于忍不住了,对着魏丞拱手:“不知陛下单独召见微臣,所谓何事?”

魏丞将那把匕首放在长案上,清冷的目光扫过方洵:“朕听闻大齐皇子出生时,你们大齐皇帝每人送过一把匕首,那匕首的形样朕虽然未曾亲眼所见,但想来就是眼前此物了。如果朕听说的消息没错,这匕首是你们大齐皇子成年之后的定情之物,收下这礼物的女子日后是要做你们大齐的皇子妃的。六皇子送了如此大礼来祝贺我大衍未来皇后的生辰,只怕不甚合适,如今这把匕首还是完璧归赵的好。”

第79章

迎上魏丞阴鸷的目光, 方洵笑笑:“陛下既已订婚,不会连让我送个礼物的机会都不给吧?”

魏丞嗤笑一声:“阁下送礼物自然无不妥之处, 只是送定情信物随便与人,且是有婚约的女子,只怕就有欠妥当了。六皇子,你说呢?”

“陛下也说了这匕首是大齐皇帝送的,定情之物也是他的意思, 并不代表我的意思。我只是觉得这把匕首伴随自己多年, 送给苏瑜做个念想罢了。”

魏丞依旧阴沉着脸:“想来我们大衍未来的皇后未必想从你那里得到什么, 来留一个念想, 这匕首六皇子拿回去吧。”说着,他目光再次落在那把匕首之上。

方洵无奈一笑, 再没说什么, 上前将匕首拿起, 对着魏丞拱手:“既然如此, 在下恭敬不如从命了。”

魏丞看向他,神色缓和了许多:“你当初助我对付贾道, 又在宫变前护了苏瑜安危, 这些情分朕自然记得,答应派兵助你的事也没忘。只是还望六皇子记得, 这是你我之间的交易,与苏瑜无关。”

方洵苦笑:“她既然选了你,我自然没什么可说的,只望陛下真心待她护她才是。”

“她是我宠着长大的姑娘, 这点用不着六皇子费心。”

方洵略过此事不再提,顿了顿,又道:“陛下,我有一事想问,不知陛下可否……”

魏丞神情淡了淡,悠然呷了口茶水,茶汤的热气缭绕而上,在他复杂深邃的眸子上笼罩一层捉摸不透的迷雾:“你想问忍冬?”虽然在问,这语气却十足的肯定了。

方洵失笑:“果然什么都瞒不过你,如此看来,我让人暗中调查忍冬身世的事陛下一直都知道吧。”

魏丞抬眸看他,冷冽肃穆的一张脸看不到旁的情绪:“六皇子倒也是性情中人,不过叫了太史令一年多的父亲,都开始想着替他找女儿了。”

姜夜喟叹一声:“我姜夜虽有父母,却和孤儿无异,自幼未曾尝过亲情的可贵,也唯独太史令方大人视我如亲子,我感恩之余又羞愧难当。我不是他的亲生儿子,那个叫方洵的书生早在九年前便病死了,是我亲手葬的他。”

“那书生临终前跟我提及过自己的身世,说他是太史令方大人之子,早年和妹妹方菱随母亲回老家省亲,遇上劫匪,母亲为救他们兄妹二人被人蹂躏,自尽身亡,他和妹妹也因此失散。这多年来他一直四处找寻妹妹下落,却终无所获,因无颜回去面对父亲,故而漂泊在外,孤身一人。他寻妹心切,忧思成疾,这才英年早逝,让我得机会冒名顶替,入了你们大衍朝廷。”

“我姜夜自知并非善类,当初方洵临死前虽托我替他寻找妹妹,我却无暇顾及这些,只一心想着回归大齐,坐拥皇位,为我母妃报仇。直到认了太史令为父,看着他把我当亲生儿子般爱护,看着他日渐衰老,思女心切,我方觉得愧对他们父子二人,故而想着在自己临走之前为他找到爱女,以解老人家多年相思之苦。”

“我找到了当年那批劫匪中唯一还活在世上的男人张彪,他说将那个小女孩卖给了江南的烟香楼,后来我又让人去问了烟香楼的老鸨,说那姑娘小小年纪却性子刚烈,不服管教,在烟香楼里搞得人仰马翻后逃走了。我又沿着回京的路仔细盘问,总算找到了一些蛛丝马迹。”

“当年方菱曾在城外的白谷村里待过一段时间,那时候她从江南一路走回来,因为时隔多年吃苦受累的,早忘了自己的身世,孤苦无依,有户人家给过她半个馒头。那家人原有收留她的心,奈何家境贫困,便出了主意让她去京城讨饭,说那里达官显贵多,如若被哪家看上了兴许还能进去做个烧火丫头,总能讨口热饭吃。”

“后来方菱便每天躲在城东的胡同巷子口讨饭,晚上歇在城外的破庙,倒是没少被破庙里的乞丐们欺负。我问了那条巷口卖包子的小贩,说当初有个少年在他那儿买了包子给方菱,之后方菱便随他走了,因为那姑娘小小年纪,寒冬腊月衣衫褴褛的着实可怜,故而就记得仔细些。”

说到这儿,姜夜抬头看向魏丞:“那是十年前的腊月,带她走的人……是陛下,对吧?”

魏丞沉默着,并未言语。

当年他带了忍冬回去时让人查过她的身世,只知她是从江南烟香楼逃出来的,除此之外便并未再细查,因为那些对他而言都不重要。直到前段日子他发觉姜夜在暗中弄调查他十年前在巷口带走忍冬的那件事,心里方才知道了七八分。

如今听他娓娓道来,倒是肯定了忍冬的身世。

魏丞抿了口茶,并不表态。

姜夜上前一步,道:“当年陛下的母亲孝贞皇后之死,与太史局里那些人进谗言脱不了干系,陛下痛恨太史局的人,也不喜太史令,这些我都知道。然当初进言的人不是他,太史令不过为了保全家人性命,不敢多言而已。他不过一五品小官,当时的处境想来陛下能够体谅。何况,当初宫变他也是为陛下出了一份力的。”

“五品小官?”魏丞嗤笑,手中茶盏重重掷在案上,“作为太上皇身边的红人,五品又如何,他的一句话比朝中三品大员都有分量。可惜他贪生怕死,不分是非黑白,早忘了一个臣子应尽的本分!若非念及他先前助朕登位的功劳,朕岂会容他如今还安然坐在太史令的位子上?”

姜夜还想再说什么,魏丞却已不愿多言:“朕尚有政务处理,你退下吧。”

姜夜无奈,只好拱手退下。

待他离开,魏丞在御书房里又坐了许久,起身去了长乐宫的平宁殿。

苏瑜彼时正坐在桌前看话本子,听闻他来了吓得匆忙就要将书藏起来,谁知他进来时神色肃然,情绪很不好的样子。苏瑜狐疑地迎上去,吩咐宫人奉茶水,又拉了魏丞去里面坐下:“三哥怎么了,心情不好?”

这几日魏丞总纠正苏瑜,不肯让她唤三哥,非逼着她叫丞郎。然而这回苏瑜再叫三哥,他似乎没怎么注意到一般,只神情淡淡地坐下来。

苏瑜察觉到事情不对,遣了所有人下去,这才拉了魏丞的手问:“到底出什么事了,三哥倒是告诉我才好。”

魏丞看向她,顿了顿道:“弄弄,如果忍冬是太史令的女儿,我应该让他们父女相认吗?”

苏瑜彻底怔住了:“三哥说什么呢,忍冬她……”她突然又想到了当初方洵回到方家时听到的风声,说太史令原有一对儿女,于多年前随正室夫人省亲,从此再没回来的事。

三哥自然是不会瞎说的,莫非,忍冬便是当年方家失踪的女儿?

“三哥,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啊?”

魏丞将姜夜在御书房说的话原原本本说给了苏瑜听。

苏瑜听完颇为惊讶,静默过后也就明白了:“三哥的心思我懂,太史令是太史局之长,当初他眼睁睁看着自己底下的人向太上皇进谗言,说三哥命格不好,有纵容下属之过的。孝贞皇后的死跟这个脱不了干系,如今三哥没了母亲,却要眼睁睁看着太史令父女团聚,共享天伦,心里自然是不乐意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