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零大厂职工独生女 第46节(2 / 2)

加入书签

她对着镜子试围的时候,真觉得自己人生织的第一条围巾真好看(上辈子那条中途而废的不算)。

为了让这份礼物看上去更高大上一些,包惜惜又特意跑了趟新华书店,忍痛动用自己微薄的积蓄买了两张软卡纸,用来包裹围巾。

一番捯饬之后,这份礼物真的就非常高大上了。

看着这份礼物,包惜惜不禁感慨,真是做梦都没想到,自己会如此用心为沈子清准备礼物。

想当年,她也就是凑合着拿一支没开始用的铅笔,再从作业本上撕两页纸,一份‘礼轻情意重’的礼物就有了。

不过对比当年,沈子清这次送她的礼物也有意义的多。

以前是随手投喂零食,这次可是因为担心她在西北农场受冻特意送了件羽绒服。

零食和羽绒服不是重点,重点是随手投喂和担心、特意。

礼物虽然准备好了,不过呢她也不打算这么早送回去。

父母再过两个星期也放假了,她决定去西北的前一天再把礼物送给沈子清,顺便道别。她不想把离别的气氛提前那么早。

但是,过了两天,发生了一件事,让包惜惜不得不匆匆送出这份礼物。

这日,包惜惜看了半天小说,困的眼泪都出来了,正准备回房间睡觉,却听到一阵急促的敲门声。

打开门一开,发现是沈子清,有点过于严肃的沈子清。

沈子清告诉包惜惜,他爸爸今天有事过来这边出差,顺便接他们和弟弟以及爷爷奶奶去省城过年,现在司机的车就在院子门口,他们马上就要走了,特意来和她道个别。

去父母身边过年很正常,虽然这几年沈子清都是在这边和爷爷奶奶过的,虽然……这也太突然了,怎么没有提前说一声。

沈子清轻抿着嘴,告诉她,他父亲也是突然有事才过来的,既然来了就顺便把他们都接到省城去。毕竟往年父母忙,一家人也好久没一起过年了。

包惜惜理解,这会她困意全无,想起自己还没送出去的礼物,让沈子清等自己一会。

不一会,包惜惜从房间抱出自己精心准备的礼物,笑嘻嘻对沈子清说:“谢谢你送我羽绒服,这是送你的礼物。”

只是想来道个别的沈子清意外收获这么大一份礼物,愕然、意外、惊喜,都有。

他说了声谢谢,接过之后却发现比自己以为的要轻很多,还软乎乎的,会是什么呢?

联想起包惜惜第一次送自己礼物——一支铅笔和卡片,他不敢做太多幻想。不过总的来说,收到礼物还是很开心的。

因为急着出门,包惜惜送的这份礼物,沈子清是到了省城父母家里才拆开来看的。

看到是条围巾,他很意外,甚至有那么一瞬在想,莫不是包惜惜织的?

不可能不可能,包惜惜怎么会织呢。不过即便是买的,也很用心了。

沈子清仔细抚摸着这条围巾……

呃,怎么有些地方好像有些松紧不一?

举起来一看,不仅松紧不一,甚至宽窄不一。幸运的是,他仔细检查过了,并没有哪里露线头。

他几乎可以肯定,这条不怎么精致的围巾,应该是出于包惜惜之手。沈子清很感动。

真是没想到啊,有生之年,他竟然能收到包惜惜如此诚意满满的礼物。

这就比他送的礼物贵重多了,他送包惜惜的那件羽绒服是姑姑买的,还是自己穿过的。包惜惜送他的围巾,则是全新的自己织的。

要不,等年后包惜惜从西北农场回来,他再送她一份礼物?

想到包惜惜要在西北农场过年,沈子清就有些担心。

而被沈子清担心着的包惜惜,到了西北农场姑姑家后,日子却过的比她自己料想的都要好许多。

也许是她来之前,做的心理准备很足很足。

这个地方虽然苦寒,人们的日子过的也艰苦,却有一颗求知上进的心。

因为学校缺老师,而她的姑姑和姑父文化水平又还不错,在农场干了两年苦力活后,被调去了学校当了代课老师,日子总算好过一点。别的不说,单不用天天下地干活和能住上泥砖房睡上炕床,就已经是质的飞跃。

包惜惜的姑姑包家丽虽然在一个多月前就知道哥哥一家来这边过年,提前做了很多准备,比如修了下房子、和村民换了好些鸡蛋和腊肉,就是想他们来了以后能住的好一些,吃的好一些。但哥哥一家来了之后,他们却总觉得这里做的不好,那里备的不足,让哥哥一家千里跋涉,还吃不好住不好。

好在,一家人在一起的团圆年,纵使物质上有所不足,环境有些恶劣,却也是幸福快乐的。

除夕夜,再贫穷的西北农场也洋溢着喜庆。

年夜饭桌上,包家明红着眼说了句:“我们家,总算吃上了一顿真正意义上的团圆饭。”

这话一出来,包家丽哭了。

这一顿饭,她以为这辈子都不会再有。

重逢总是短暂的,包惜惜一家初三就要回城了。

临回城这一晚,一家三口躺在炕床上,包惜惜忽然对父母说,如果四年前他们没有逃过一劫,也被下放到农场,姑姑一家该怎么办,他们一家该怎么办?

包家明和李慧妍沉默了。

在这里待了几天,亲眼所见亲身经历,日子有多苦生活有多不便,是没办法自欺的。

他们沉默,包惜惜却流泪了,哽咽着对父母说,姑姑一家的生活太苦了。

真的太苦了,哪怕她每天告诉自己,要用积极,要乐观,但能做到,不过是知道他们只是短暂待几天,几天后就可以回城。

如果被下放到这里,她是后世来的人自然知道,所有的苦日子都有到头的一天。但生活在这时代的人不知道啊,他们没有盼头,该如何一天一天熬下去?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