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2 / 2)

加入书签

看到众人跪下叩拜苏景之后,康熙咳嗽数声,下了最后两道圣旨。

“皇十四子胤祯,心怀叵测,忤逆君父,自今日起圈禁府中,终生不得出府门一步。”

若说第一道圣旨还能让人保持冷静,第二道令德妃殉葬的圣旨就让所有人都忍不住露出讶然之色了。

要知道德妃乃是太子的生母,一旦太孙登基,纵然太子也病重故去,德妃依然会是板上钉钉的太皇太后,可万岁竟然要让德妃殉葬!

大清立国以来,除了当年的阿巴亥大妃,就是一个小答应都不用殉葬。

突然被传进宫,突然被告诉太子病重,一贯身强体健的万岁也病情危急,乾纲独断要立即传位于太孙,这些就罢了。虽有人心里不甘心,但万岁毕竟神智清醒,还有阿克敦带着京营人马守着,他们想动也动不起来,再说仓促之下,甚么都没准备,皇子们这两年都被□□的老老实实的,他们何苦呢?反正不管谁坐那个位子,总要给他们几面颜面。太孙即位也好,再厉害,到底年岁小,还是晚辈,到时候能想的法子多得是。

可这又是怎么回事,让德妃殉葬!

连李光地都忍不住要开口进言了,然而一贯重视李光地的康熙只是冷冷道:“朕想找个贴心之人继续侍奉朕,卿家也要多言吗?”

李光地顿时不敢再说。其余人等见此,都把话收了回去。再荒谬,会引起人言又如何,又不是坏了他们的名声。

“弘昊……”康熙将一切雷厉风行安排好,才看向苏景。

“汗玛法……”

“不要哭。”康熙颤颤巍巍的拂去苏景面上的泪珠,语气虚弱的道:“弘昊,你是皇帝了,不要做此小儿女之态。你,你要记住……”

“汗玛法。”苏景见康熙气喘吁吁,忙凑近上前,“汗玛法,您想告诉孙儿甚么。”

“你记住,江,江山……”康熙拽住苏景的领口,拼尽全力说出最后二字,“为重。”

“万岁!”

“皇上!”

“汗阿玛!”

“汗玛法!”

看到康熙无力垂下的手,所有人都明白,一代圣明天子,已溘然长逝了。

梁九功扑通一跪,哭嚎的声音响彻大殿。

“万岁驾崩了。”

这一声就像按下一个开关,殿中众人尽皆痛哭哀嚎起来。

在这震天哭声中,苏景静静跪在床前,将额头抵在康熙已渐渐失去温度的手背上,泪水如泉,肆无忌惮奔涌而出。

他终究做了选择,所有的预想都已成真,然而,他并不像他所预料的那样快乐。他的心,某一部分,还是成了弘昊,而不再仅仅是苏景。

作者有话要说:是不是大吃一惊,我大纲就这么写的,哈哈哈,男主一步过度当皇帝了,你们都没想到吧。至于康熙死前我写的简略的问题,我也是故意这么写的,因为一直看电视看小说就很奇怪啊,人都剩最后一口气了,为毛要说那么多不重要的话,等要说关键问题的时候就断气了?所以我设计的是一个理智清醒的康熙,知道自己时间不多,啥废话都不说,把精力留在交待最重要的问题,说完才死,不给心爱的孙子留下任何质疑他得位不正的把柄。这才是我心中一个称职的皇帝应该做的。

下一章就开始男主的大国建设了,是新的征程,大家晚安。

☆、第119章 龙腾四海

两年后, 承启二年六月

三爷回到诚亲王府, 三福晋忙凑上去, 问道:“今日可有个结果?”

三爷把顶戴摘下来,灌了一大口凉茶, 在桌上翘起腿,得意道:“赶紧写信给二姐, 让她跟乌尔衮带着纳睦绰克来京罢。”

“真要成了?”虽然这事儿已陆陆续续争了大半年, 但想到大清后宫已有几十年连个蒙古出身的高位妃嫔都没有,所以尽管有再多的风声露出来,三福晋还不敢相信。

三爷翻了个白眼,“看你说的,你家爷能拿这种事儿胡说不成。”

三福晋拍着心口坐在椅子上,“我这会儿都不敢信。整整吵了一年, 我还以为万岁有心要立那位做皇后呢,谁想到万岁竟挑中纳睦绰克了。”

“纳睦绰克怎么了?”三爷不喜欢三福晋一副捡了便宜的口吻,没好气道:“纳睦绰克是先帝的外孙女, 生母是固伦公主, 阿玛又是巴林亲王,真要选秀,谁能有她身份尊贵?”

“爷说的是。”三福晋暗暗翻了个白眼,嘴上却讨好的应和。

不过三爷自己说完, 也摸着下巴喃喃自语道:“咱们这位万岁, 是没人弄的明白。”

从康熙五十三年登基以来, 即位一年多, 做的事儿满朝文武就没一个谁能预料到。

先帝遗诏令德妃殉葬,本来大伙儿都猜测五十三年圣祖世宗驾崩的有些离奇,兴许是和德妃有些干系,德妃又在永宁宫日日诅咒万岁,万岁肯定很快就会遵照先帝遗诏行事。谁知道万岁拖了又拖,一直到宗亲们上书,把先帝搬出来了,万岁才开口说会让德妃去给先帝守陵。要说万岁是为了不背上一个不孝之名,那全无必要,毕竟那是先帝遗诏啊。万岁要是护着德妃,才容易背上骂名。

后来德妃死活不肯去守陵,结果病中的圣祖太皇太后不知怎么知道了,亲自去了永宁宫,让人把先帝遗诏捧出来,将德妃给赐死了。满朝文武都觉得,这一下万岁兴许要和圣祖太皇太后起嫌隙,谁知万岁得知消息,亲自去宁寿宫请罪,然后将德妃追封为孝恭仁皇后。

所有人:“……”

万岁,您要是早些表现的这么正常,咱们怎么也得继续上书,刷刷名声,一定逼着您照先帝遗诏办事啊。

有了德妃之事后,朝臣们像是有了点把握,觉得万岁倒也不是那么固执的人,只要能拿得住理,再硬一硬,那还是可以争一争的。

毕竟万岁才二十嘛,他们这些老臣宗亲还是得辅政。

于是英国东印度公司在广州与百姓争执,导致民间哗然,广州百姓与东印度公司各有死伤,两广总督杨琳上书称汉民有反乱之心后,兵部尚书殷特布带头上书,觉得朝廷应该出兵镇压,给汉人一个狠狠的教训。在看到万岁迟迟没有答应所求后,内阁大臣,护军统领,宗室亲贵纷纷跟在后头上书,与以吴桭臣、王诩等为首的汉臣激烈争执。

原本汉臣文官都已节节败退,万岁也没明显表现出倾向自己心腹汉官的意图,满人还等着弹冠相庆呢。结果三天后,万岁下旨斥责杨琳,称其‘与异族贼寇相交,苛责百姓,以集民间之冤,实损大清基石,乃大逆不道之乱臣贼子。即令广州将军将其锁拿入京,交由三司会审。’这还不止,不等人为杨琳求情,万岁又当朝痛骂殷特布素有结党营私,贪污舞弊之嫌,当立即革职查办。

结党二字,自先帝起,在看到明珠与索额图的下场之后,就成了大清朝臣们的噩梦。在所有人都被这两字吓唬住的时候,万岁已下旨,令出身董鄂氏的逊柱为新的兵部尚书。

殷特布出身满洲正红旗,逊柱则是镶红旗,这两旗,因祖上的一些缘故,素来并不和睦。正红旗的人被撤职,让镶红旗的顶上。这下没人盯着万岁对广州有甚么打算了,都被两旗拉拢起来,盯着兵部尚书的位置使劲儿。

等所有人回过神,才发现万岁后来又下了一道圣旨,一是令亲信,本是蒙古奴隶的色勒莫组建情报部,在各省设立情报司,负责暗中监察收集各府各县官员,商人,士人乃至蒙古,新疆,西藏等种种情报。顿时朝野哗然,想到前明曾赫赫有名的锦衣卫乃至东西二厂。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