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二七章 辩论(1 / 2)
悠悠的车马缓缓来到苏国边界,这是进入宁国的倒数第二个国家了。
张全站在马车上,前方旌旗招展。这样的场景,已经一再上演,张全却是百看不厌。
招展的旌旗一路延伸到边防长城之后,边关守将亲自等在路中央,静静地等待张全接近,准备给张全牵马。
但张全虽然自傲,却知道有些事情不能做,比如让将军牵马。
张全很熟练的、诚惶诚恐的跳下马车,与将军并肩而行,说几个趣闻,说一点小故事,拉近双方之间的关系。
说了几句之后,苏国的边将谈到要点了,“张先生,我听您说过,军队补给等可以交给商人、或者是第三方承包。
这个方法很让人心动,但我们总还是有些担心。
我们这些国家毕竟不是资本主义,国内也没有纯粹的商人,很多所谓的商人都是贵族附属。如果使用这样的方法,只怕后果难料。”
张全云淡风轻:“这个,请问是将军相问,还是陛下相问?”
“哦?如果是我私人相问呢?”
张全依旧云淡风轻:“如果是将军私人相问,那么我只能说:不试试,怎么能知道行不通呢。”
“那如果是陛下相问呢?”
“那我只能面见陛下。因为,我不想对将军说假话。”
“哈哈……张先生的话让苏萌汗颜了。先生,请。”
进入边关之后,却见千万百姓沿街洒扫,忙碌的百姓一眼望不到尽头。见到张全和宁小兰的车队进入关卡之后,沿途百姓立即退出道路,沿大路站立。
等张全走出关卡,踏上大路时,百姓依次干高呼:“欢迎先生。”
“欢迎先生。”
“欢迎先生。”……
浩浩荡荡的声音,此起彼伏的延伸到远处。
张全昂首挺胸,看着眼前的场面,只觉得心神激荡。前面的道路,并不是用法术凭证的,完全是百姓一点点清扫出来的。
在这个受到儒家思想熏陶的地界,大家信奉一个道理:能用法术而不用,才是最大的尊重。
以百姓之力,清扫出一条大路,从边关通往帝都,沿途近两千里。
“这是属于我的路!”张全心情激荡。但想下一刻,张全却忽然叹了一口气,“将军,贵国的热情,张全心领。但如此劳师动众,却让张全……有些过意不去啊。”
苏萌却笑了,“先生,这些百姓可是自发来此的。其实不仅我们苏国,据说后面的琅琊国,全国百姓不论男女老幼都准备沿街洒扫,静候先生呢。”
“啊……”张全有些惊讶,还以为这些百姓是“被组织”过来的呢。但真的是自发的吗?张全表示不信。但眼下既然人家都说是自愿的了,张全就权当真的吧。
“这……真的是让张全惟惶惟恐。张全何德何能,当百姓如此厚待。”
“张先生不必自谦,您当得如此。此外,百姓也是希望张先生能指点一条致富之路。”
“那是应该的。即受百姓爱戴,张全当在苏国演讲三天。”张全给出允诺。对方做如此声势,肯定是有所求。而张全想来想去,对方所求无外乎更加详细的治国策略。
之前,张全一路走来所说的,都是一些很笼统的、大而化之的事物,涉及到具体的、可以着手实施的策略,却很少。所以,苏国显然想要得到可以“拿过来就用”的治国策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