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零一六章 走访(1 / 2)
商国这几天,出现了一批特别的旅客,他们穿着与众不同的衣着,拿着特别的临时证明,四处走动。
他们的临时证明很特别——拥有90%的商国公民权益。这是商国从来没有发行过的证明。以前不是临时证明、就是正式的公民证明;这种90%公民权益的临时证明,还真的是十分特别。
基本上商国公民的权益,他们都有。但有些‘关键’却没有,比如图书馆不能随便进入、购买一些珍惜物品的权利受到限制——总之就是让他们能感受到商国公民的所有好处,但关键地方果断掐断。
刘杰带着三个小尾巴(韩昌、李骥、紫灵儿)在商国的大地上行走,这已经是第三天了。
这三天来,刘杰看到了一个与众不同的世界。从来从来没有想过,这世界上还能有这样的国家。
这里没有贵族,这里没有帝王,这里竟然还有选举;此外,这里还有工商业、科学研究、资本主义、法治思想、全民义务教育……
一开始刘杰听说李贤不接见自己等人,还让自己等人玩一个月的时候,刘杰还有几分不满,觉得这个贤王似乎有些狂妄了。然而走了两天之后,刘杰就改变了想法。觉得贤王是一个深谋远虑之人。
接触的越多,刘杰对李贤就越发的敬仰,心中忍不住想现在就去拉着李贤秉烛夜谈——这贤王是怎么建立起如此一个国家的?
在北斗城这里转了三天后,刘杰决定离开北斗城,去别的地方看看。
去哪里呢?刘杰打开一份地图,一份彩色上的、标志明确的地图。这样的地图在刘杰看来,应该作为军事机密,然而在商国这里满大街都是。
顺着地图路线,刘杰目光游走,脑海中想着商国这里的‘新闻’,忽然,刘杰有了目标——吴越跨海大桥工程。
这是商国最新公布的一个巨大工程。说是吴越跨海大桥,实际上是连接安阳到越国故都会稽的大动脉。这条大动脉绵延四万公里,从安阳开始沿海南下,一路上跨越大小河流数以千计,小沟渠、山沟之类的数以万计。
大动脉从安阳开始南下、过北斗城,经过了晋国故地、刘国故地、卞国故地、司马帝国故地、又穿过其余小国家最后连接到吴国故地、包括青城在内,而后一直通到越国故都、会稽。
相比于商国-赵国大动脉,这条动脉建设更加复杂、工程更加浩瀚。尤其是这个工程最南端,在吴国越国故地建设的路段,那里几乎全都是高架桥。
没办法,吴国越国故地河流纵横、甚至岛屿零碎,只能架设高架桥。
还有,这一条大动脉,是要经过很多大的河流,这些河流还要通行船只,这就让高架桥建设的要很高很高。
此外,这些大动脉竟然还要分两层,上层为公路、下层是铁路。
刘杰熟练的打开旁边的计算机,搜寻相关信息。现在大动脉才刚刚开工;确切的说,大动脉从那样到刘国故地这一段,早已经建成;卞国故地也建设大半;主要是卞国向南、尤其是吴越故地。
而吴越故地的跨海大桥,就是工程的核心。
此时,网络上已经给出了‘效果图’,那是吴越跨海大桥的效果图:美轮美奂、又震撼人心。从这里,刘杰感受到了一种改造世界的决心。
因为要通行铁路,跨海大桥没有拉索桥的设计。但一个个巨大的钢铁拱桥,却还是动人心神。在设计图中,刘杰看到了一座长达千米的拱桥;为了保证强度,整个拱桥竟然采用了法器的炼制技术。
“这才是真正的国之重器、国器啊!”刘杰看得有些出神,转头对身边的弟子说道:‘收拾下,我们下午出发,去青城。’
“好啊……”紫灵儿欢快的蹦蹦跳跳。来到商国之后,紫灵儿已经去掉了身上的伪装,紫金色的眼睛虽然有些怪异,但商国的百姓神经很强大,不仅不在意、反而还很欢迎。谢玉华就曾多次表示——可以到我们紫竹集团报道呢。
至于韩昌和李骥两人就稳定很多;前些年跟着刘杰四处奔走,成熟很多。
简单收拾下,四人就来到机场;不想却在登机时遇到了兵家的公子、孙尤升。空天航母上的生活,让大家已经十分熟悉,见面自然要打招呼。
孙尤升从口袋中拿出糖果递给紫灵儿,灵气逼人的唐国一看就不凡。紫灵儿喜滋滋的叫了一声叔叔好,就拿过糖果吃了起来。
孙尤升笑了笑,才对刘杰说道:“刘老哥,我准备去青城看看,去看看那吴越跨海大桥的建设情况。”
刘杰:“巧了,我也是去看看。我认为跨海大桥的建设,关系到商国的技术、民生、军事、国策等,是商国国家力量的集中体现。很有必要过去看看。”
孙尤升点头笑道:“我也是这样想的。而且从军事角度看,一个国家的建设能力、后勤保证能力等等,都是十分重要的。
还有,建设过程中用到的知识、工具等等,甚至包括工人们的精神,都是值得重视的。
本来我还想去星火大学看看,看看《万藏全书》编纂,看看人体复制技术等,但考虑许久,还是先去青城看看。”
飞机缓缓腾空而起,孙尤升和刘杰讨论的很是热烈,甚至还吸引了周围一些商国精英商人们的加入讨论。
…………
南方、青城,曾经这里是一片五千里方圆的飞地;现在这片飞地已经正式纳入商国的怀抱。
但连年的干旱、战乱,却让瀛洲大地上的百姓苦不堪言、饿殍遍野。
商国急速扩张之后,一口气打通了瀛洲东部十万里疆域,让这十万里疆域内、残存的百姓看到了希望。他们不再被国界限制、不需要再被强制征兵、也不需要为了一口吃的而去前线拼命……
只是,灾难之后,百姓可以说是十不存一,剩下的也十分凄惨。
好在,商国粮食充足,还有瀛洲东海提供的大量食物,开始了广泛的救援。
宋恒生百无聊赖的坐在躺椅上晒太阳,看着周围热闹的场面,也有些感慨。
话说当年大夏国崩溃的时候,宋恒生一家也曾经历过这样的战乱;好在那时候大夏国还不是很乱、也不是很干旱,而且贤王很快结束了大夏国的混乱。那时候,宋恒生才十岁出头,也是那时候商国就开始尝试普及教育。
宋恒生入学的时候,父母还不让,那时候谁也不知道入学意味着什么;而且十岁的孩子,已经可以做家务了。总之,宋恒生是在国家的强制下、得到了教育。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