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1 / 2)

加入书签

韩廷问:“怎么了?”

“很高兴啊。”纪星说,“与有荣焉。未来很好!”

那两个年轻人在不远处坐下,女孩儿有点拘谨,男孩儿则随意散漫地翘着二郎腿,时不时说话逗那女孩儿笑。

纪星见状,感叹:“校园恋情真好。”

“……”韩廷看了她一眼。

纪星虚情假意地哄他:“你更好啦。”

韩廷觑她一眼,回了个虚情假意的微笑。

纪星:“……”

离大会开始还有段时间,不时有人过来跟韩廷打招呼与他攀谈,几句话聊一下近况,又聊聊潜在的合作机会与想法。

纪星坐在一旁听,发现大佬们聊天真是一句废话没有,三两句就切中要害。她又不经意看了眼韩廷,生病那段时间的温和从他身上褪得干干净净;此刻与人交谈的他,冷静,平淡,又恢复了那一贯礼貌却又疏离的样子。

她听了一会儿,看手表还有十多分钟会议开始,起身去了趟洗手间。

从洗手间出来经过另一个宴会厅,里头光线柔和,馨香阵阵。纪星瞟了一眼,白桌布,玻璃杯,杯盘碗碟,鲜花红酒,是过会儿会议后的晚宴厅。服务员正精心布置银器餐具。

纪星轻笑一下,转身离开,迎面却碰上曾荻。

她心里不起半分涟漪,目不斜视,擦肩而过。

曾荻也并没有停下脚步。

下一秒,通往会场的那道门被推开,韩廷走了出来。

纪星眼睛一亮,小快步跑去他身边:“你怎么出来了?”

韩廷看着她,说:“我以为你迷路了。”

纪星:“我哪有那么笨?”

韩廷看了眼不远处的曾荻,收回目光,带纪星进了会场。

韩廷问:“怎么碰见她了?”

纪星说:“我哪儿知道?她总是突然就在我跟前冒出来。”

韩廷说:“她没跟你说什么?”

纪星探问:“怎么?你怕她说什么?你俩有什么我不知道的秘密?”

韩廷说:“怕你耳朵根子软。别人说什么都当真,我说的倒一句不信。”

纪星笑:“我跟以前不一样了。”

韩廷问:“哦?哪儿不一样?”

纪星挑着眉,不答。心想,身份不一样了。

大会即将召开,室内众嘉宾都已落座。

纪星小声打趣:“你过会儿演讲会紧张么?”

韩廷反问:“你觉得呢?”

她笑而不语,看向台上。

很快,会场内灯光稍稍调暗,在全场热烈的掌声中,第二届北京ai发展峰会正式召开。

主持人上台致开幕词,并介绍到场的各位重头嘉宾,政界领导,商界老总。现场掌声此起彼伏。

待介绍完毕,大会主席做了段开篇演讲,讲述国内ai发展历史概况——几代科研人员如何在艰苦的条件下学习西方,回归本土;新世纪以来国家如何重视行业发展,大力促进投入;而今ai各行各领域飞速发展,却也依然与国际存在较大差距。

一片演讲下来,赤子之心,真情拳拳。在座之人无不油然心生更大的责任感。

之后的演讲者是几位从美国远道而来的华裔科学家。他们的演讲则显得朴实无华,系统详细地讲解了一些行业干货,又与众人分享多年研究生涯中的感触与心得。

最后一位科学家快讲完时,纪星朝台子后头望,一眼寻到了韩廷。他一手拿着演讲稿,一手插着西装裤兜,微眯着眼看着虚空,表情冷淡,不知在想什么。

直到台下的人开始鼓掌,他眼神聚焦,变得明亮锐利起来。

韩廷走上台,将演讲稿放在讲台上,拉了下话筒线。

他调整好话筒,清亮的眼神看向台下众人,淡淡调侃:“我大概是得罪了主办方,把我一商人安排在几位科学家后头发言。圈子里都说韩廷厉害,专业。其实全靠藏拙。刚才几位大家在此,今天我这拙是藏不住了。”

台下起了笑声。

“何况,我是来打广告的。推销自家的ai人才库。”

又是一片笑声。

纪星仰头望着他,眼睛弯弯像月牙。

“我是做医疗的,对ai这个大题目发表见解,恐怕班门弄斧。但我想,大概可以从医疗这块小领域切入谈一下我的感受。”韩廷收了适才的散漫,语气微肃了起来,“东扬一直致力于研发人工智能医疗机器人,doctor cloud的研究历史已有三十年之久。近年,却连连遭遇技术瓶颈,发展举步维艰。技术的根本在人才。想必在座各位,即使在不同的细分行业,也有相同的感受。大企业做ai尚且如此,中小企业恐怕更加困窘。我国的ai发展急缺的、急需解决的——是人才。”

他立在讲台后,面容沉静,不徐不疾地开始讲述他对ai人才库的设计与构想,从横向的组织结构讲到纵向的内容积累;从如何高效地分享资源交流信息,讲到如何扎实有效地培养人才;从东扬-启慧对人才库的投入,讲到号召各家巨头都联手加入进来,共同组成宏大的社会人才网。

一番演讲下来,他对人才库的构想缜密细致,顾及到了各个关节点的可操作性可实施性。人才库立足于长远发展,对各细分行业的人才供给和发展促进作用也不言而喻。

纪星望着台上那气宇轩昂的男人,满心的崇拜与爱慕。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