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一十九章 坑神之名(1 / 2)
书场的事情何向东早就想做了,他是说相声的,可也是评书门人,有师承也有门户。
以前在向文社的小园子里面,何向东也经常说一些单口相声还有评书,现在向文社红了,何向东有名气也有财力了,他就打算搞点大动作了。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没法子的时候,何向东能顾好自己向文社的买卖就已经很不错了,现在条件好了,评书这块也是该重视起来了。
其实现在评书的日子也不好过,比相声还要不景气,传统曲艺现在都处于没落时期,相声还算是矮子里面的将军,都还算是好的。
何向东喜欢说书,也是张氏一门的正宗传人,还传承了王弥苇这一脉的单口相声,何向东觉得自己有这个责任来帮助评书的发展,他义不容辞。
所以他跟现在评书界的几个当家人商量之后,就决定联合开个书场了。
现在的何向东手头上的资源非常丰富,而且他现在已经成名立腕了,就他一人就能带动大批观众慕名而来,只要何向东在听书轩坐镇,书场的发展肯定会很快。
张阔如和王弥苇知道这事儿之后,也是老怀大慰,他们说了一辈子书了,虽然现在上不了台了,但是对说书的这份热爱还是一点都没减少的。
包括建设书场的事情,张阔如在其中也是起到了很大作用的,建设书场单靠何向东一个人可不行,他得有评书门人的支持,现在何向东的面子还没有那么大,这得靠张阔如在从中牵线搭桥才行。
包括古老师出来亲自担任书场的负责人,这就是张阔如一手促成的,现在的古老师就是评书门的当家人,又是曲协的副主席,在门内和官面上都很吃得开。
有他坐镇,书场能减少很多麻烦,而且他交际面很广,也能请来大批优秀说书艺人前来演出,这就可给何向东省了不少力气了。
对何向东来说,向文社的孩子们以后肯定是要学单口相声,学说书的,他自己也是张氏评书的唯一传人,他肯定也是要接着往下传承的。
有听书轩这个场子存在,以后培养传人也会方便许多。而且对振兴评书艺术也是一大帮助,评书本来也是存在民间茶馆书场里面的,这次也算是回归本源了。
事实上,在向文社走红之后,有很多传统艺术都开始从体制走向民间了,重新又瞄准了民间小剧场,开始了回归本源的运动。
……
何向东和古老师还有张阔如在茶楼外面站着,看着茶楼上挂上了听书轩的招牌,他们都露出了期待且欣慰的笑容。
何向东现在头上戴着一顶鸭舌帽,脸上还戴了一副很大的墨镜,何向东也成名立腕了,走在北京城的大街上也会被人认出来,还常常有人拉着他拍照签名聊天。
最初何向东倒是也没觉得有什么,反而认为这是观众对他的喜爱,他还挺乐在其中的,只是到后来就有些控制不住了,因为每次都是一大群人围着他,有几次他连走都走不了。
后来田佳妮也劝他,说他这样不行,太容易出危险了,在大街上的被那么多人围观,三五人还行,人一多再万一出点什么事情,他可担不起这责任。
所以何向东现在出门也就这装备了,田佳妮本来还打算给何向东请保镖的,何向东觉得没这必要,也就给推掉了。
何向东没成名之前,还能随便在露天小摊子里面吃东西,大声说话,说到兴奋地方该骂街就骂街,好不痛快。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