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4章(1 / 2)
“本案的凶手是典型的连环杀人。连环杀人犯有着很多共性——因为童年遭遇暴力、受虐待经历、家庭破裂、社会压力等等,形成的比较偏激的性格。他们行凶的根本目的只是为了缓解心理压力,一旦压力得到释放,他们就会蛰伏起来,称之为冷却期。当压力积累到他们不能忍受时,他们就会再度作案,作案的手段与方式基本一致。一般来说,绝大多数连环凶手一旦开始作案,就会越发失去控制。他们的冷却期会越来越短,从最初的间隔数月到几星期,甚至几天,直至被部为止。但也有一些罪犯在几次犯罪之后就此停手,例如19世界末出现在伦敦白教堂区的‘开膛手杰克’,在残忍杀害无名妓女之后,就此销声匿迹了,成了永远无法求证的谜团。还有极少数的罪犯有着极其漫长的作案时间,例如亨利?李?卢卡斯。他从1960到1983长达二十年的时间里谋杀了至少150人。之所以始终没有落网是因为他的犯罪地点不固定,更没有专门的目标人群,他美国老家杀人,去欧洲和日本旅行途中仍然没有停手。在他眼中所有人都是猎物。按照他的描述,他就像是生存在森林里的野兽,随时感到饿了,随时捕食猎物而已……
“……如果以专业的角度来看卢卡斯之所以作案跨度长,除了一些客观原因,还有一点很重要,他能极好的控制自己的欲望,他不仅有野兽般的嗅觉更有对危险的警惕性。”
陆小棠说:“就像美狄亚?”
“可以这样说。甚至我觉得美狄亚比卢卡斯更可怕……”罗炎麟说着,起身把一张张被害人照片用磁石粘在身后的移动白板上。
“看看这些干尸你们就明白我的意思了——这些被害人的尸体上没有任何蹂lin发泄的伤痕,他甚至完全遵照古代书籍上的工艺来制作干尸。这说明即便是在美狄亚成功捕获被害人实施作案时,他的情绪发泄也能在理智的控制下。这种能力也让他在长达二十年的时间里,几乎不为人所知道。但这也恰恰反映了凶手的一个重要特质——控制力与思考力。这必须是经过训练的人才能具备的特质。”
“哪方面训练?”陆小棠问。
罗炎麟指了指自己的额头。“这里。”
“你是说他经过高等教育。”
“那是必然的。”
“那有没有可能是一位军人,比如说特种兵?”陆小棠考虑到泥炭鞣尸被徒手卸掉了手脚关节。
“有可能。”罗炎麟赞许的点头,“经过高强度专业训练的人,尤其是在部队,或者特警队呆过的人,同样能够较好的控制自己的情绪。”
尸体收藏家 第二十二章 画凶 10
“那我们就要寻找一个高学历同时又在部队服役过的人?”
“暂时可以这样说。不过这个范围还是有些大。我还要进一步发掘已知的线索,尽管不多,但我会尝试着拓展我们的思路,去理解凶手不可思议的动机。即使是一个虐待狂,他也肯定有他自己认为合理的作案动机。究竟是什么原因隐藏在他的内心深处,推动他进行这种古怪而神秘的凶杀?目前发现的至少四名被害人,被他通过不同的方式制作成了干尸,虽然每具干尸差别很大,但又有着共同的特点——凶手其实是在极力避免尸体腐烂,让她们一直保存下去。”
“为什么?”
“陪伴他。”
“……”
“如果以凶手的眼睛看,可以理解为‘忠诚的伴侣’。他不想让他喜欢的那些女人离开他,所以他要把她们永远保存在自己身边。”
慕容雨川不解道:“那他为什么要把那些女人都杀了?直接把她们囚禁起来不也行吗?他甚至还让白晓燕活了一段时间才杀她呢……”
“或许凶手的身份和所处环境让他囚禁这些尸体存在麻烦。但是,白晓燕作为第一个被害人,罪犯可能是在犹豫了一段时间之后才决定杀死她,是什么原因促使他最初做出杀人的选择呢?这其中很值得考虑。我看资料里说白晓燕是嫌疑人郑嘉冼的校友,谁能给我讲讲白晓燕。”
陆小棠说:“目前为止,我们知道关于这位受害者的基本都写在卷宗里了。她和郑嘉冼都是武汉大学93届的校友,白晓燕学文物保护,郑嘉冼学新疆文化史和文物鉴定。”
“原来她也是学考古的。”
“我们她武汉大学打过电话,档案室的老师查过资料,她失踪的时是在九四年,当时正在读大学二年级。当时正值暑假,她没有回家,据说在搞什么考古研究。所以报案的是武汉大学方面。”
“然后呢。失踪的具体详情如何。”
“那就不清楚了。我们联系过武汉市公安局,不过有点儿奇怪,他们只把白晓燕列为失踪人口,并没有立案侦查的记录。我想或许是时间太久,相关的材料丢失了吧……”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