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2 / 2)

加入书签

怀抱着这样的信念,秦王先派人打了韩国,占了两座城,然后就让人铆足了劲儿打上党郡去了。

打韩国只是为了威慑,毕竟韩王然胆子不大,就是选人的眼光太“好”了,专门挑这种反秦派,占两座城,表达一下秦王“寡人对你很失望”的感情也就是了。

重点是赵国,凭什么秦国和韩国杠了这么久,最后为赵国作了嫁衣裳?

秦王嬴稷表示:寡人不服!

异人觉得赵国作死不要紧,要紧的是长平之战不仅让赵国损失严重,秦国损失也不小啊,所以能阻止还是要阻止一下的,万一就成功了呢?

很可惜的是,赵王和平原君这两个异人能够接触到的最位高权重的人都已经利欲熏心了,异人的去函没有半点作用。

异人:呵呵。

早就知道长平之战后续发展的异人表示,让白起坑杀赵国二十余万降卒这种事情他是不能眼睁睁地看着的,所以最后还是会阻止的,但是赵国就不要想这二十余万青壮能全部回去了,拜拜了您呐!

白起之所以会在长平之战的最后坑杀赵国二十余万降卒,主要是因为赵国被撤换以后的主将赵括扑街太早,又没有廉颇的威慑力,最后赵人只能投降。

按照一般的认知,只要投降了,就不会有性命之忧,按理来说也是如此,白起一开始的时候还是好好地养着这群降卒,没想着对他们动手的。

但是谁让投降的人数实在是太多了,整整二十多万啊,换成哪一个主将,接收了这么多的降卒会不怕?

赵国因为国内不稳,已经支撑不住只好替换了廉颇,难道秦国国内的情形就很好吗?

长平之战的到来是猝不及防的,原本秦国的目标只是韩国,并没有那么快要与赵国动手。

异人仔细思索了一番,若是现在就有二十万的降卒,又时间紧迫,他该如何处置这些人?

这么想着,异人在自己的嘉平君府,召集了一帮食客——当然还有他的合作伙伴,未来的大秦相国吕不韦——在假设了种种后续可能发展后,终于提出了这个问题。

毫无疑问,这是一个难题,似乎什么样的解决方法都有些不太对。

异人:……历史上的武安君啊,我现在真的好同情你,在那样的情况下,你真的是做出了一个艰难的决定啊!

索性时间还够,异人早就知道长平之战打得时间不算短,僵持了许久,自然要多做准备。

最后府上的门客没人能给出一个符合异人心意的答案,异人干脆就把这个问题捅给了他的祖父秦王嬴稷。

晚上睡了一觉以后异人才想到,王侯将相的梦境,在许多人眼中,也是非常重要、值得重视的信息。

比如隔壁的赵王丹,长平之战——按照一般的概念,这场战争当然有大概念和小概念之分,现在的战场还没延伸到长平,但是按照大概念来说,从秦赵交战开始,长平之战就已经开始了——之前,他做了一个梦,自乘飞龙,地面有金银堆积如山。

掌管筮卜的史官给赵王丹解梦解出来的结果是不吉之兆,秦赵为韩国上党郡开战的时候,赵国国内的主和一派就拿赵王丹的梦大做文章。

而且,这些玄乎的事情,不只赵国有,异人要拿它来做文章也是可行的。

异人先让人放出风声,他去信给赵王,试图说服他不要目光短浅与大秦开战,可惜赵王不听,还肆意取笑了一番异人的不自量力,异人生生被气倒了。

秦国王孙为赵王担忧,风声放出去以后,倒没人说赵王如何,只说异人确实还年轻,不知轻重了些。

这只是好听的说法,私底下,谁不觉得嘉平君异人有点蠢了?真以为当年在赵国的时候人家以礼相待,你们就有交情了?笑话嘛!

然后异人就拿着他伪造出来的“梦境”跑去和他家祖父说道了。

因为接触得比较多,秦王倒没觉得自家孙儿有那么好心,对赵国那么关心,等到异人眼巴巴地把他让人解完的梦拿来以后,秦王心里就更有数了。

简单解释一下,就是秦赵交战要打很久,损失会很惨重,最有可能的结果就是异人梦境中赵国举国发丧,无处不闻哭号,也就是说,赵国全国上下,都有符合年龄的青壮死于此役。

而要让赵国举国青壮全军覆没,秦国,又要付出怎样的代价?

至于为什么做这个梦的是异人,而不是秦王,也有个解释,毕竟在赵国为质数年又将将归国的人,只有异人这个嘉平君,他心有所感,实在是再正常不过了。

不管怎么说,秦王觉得在这种敏感时期,异人做的梦还是很有可信程度的。

赵王丹的那个梦,赵国人信心爆棚,觉得还不一定会应验,但是同样对秦军的战斗力很有信心的秦国权贵,倒是早早的见证到了赵王丹的那个梦的准确性。

你赵药丸。

在异人的强烈建议下,秦国开始了大量囤积粮草,反正齐楚等国目前和秦国没有什么利害关系,交战的是秦赵两国,明面上和私底下,秦王嬴稷都让人去购买了大量的粮草。

当然了,除了粮食之外,最重要的食物其实是肉,没有肉来补充能量,战斗力根本就不能保证嘛!

因为对肉食的强烈需求,大秦和边境的戎族还做了关于羊肉的交易,渐渐的还发展出了初步的贸易体系,也是令人迷醉。

在中原列国纷争的时候,边境的戎狄之族的战争也没有停止,而且他们渐渐地开始同中原诸国一样,开始了统一之战。

粮食保障只是减轻了秦军后勤的压力,对于前线战事,只要情况还没有落到僵持不下的地步,帮助其实不算大。

在异人指出来以后,大秦对秦赵之争的各种设想之中,包括了两败俱伤、赵国投降人数过多以至于只能大量杀降这样的情况。

后面那种极其接近历史上的长平之战的结果的设想当然是异人提出来的。

最后得出来的结果非常的出人意料。

让赵国出钱、出地赎人还只是最基本的一种,还有什么将赵国降卒打散,去守卫大秦边关的。

秦国又不是没有长城的!

秦赵之争,是华夏族的内斗,秦人把赵人降卒赶到边关去守卫长城、抗击胡人,若是赵人这时候反水,消息传出去,唾沫星子都能把他们淹死,这是彻底的阳谋。

其余的,还有什么贩与豪商为奴,以赵人制赵人,择其中愿与秦国为将的人,使其督照降卒,一应待遇从秦人之类的。

举个例子,就像抗日战争的时候,对中国人最狠的,其实是那些汉奸,因为他们已经没有了退路,只能一条道走到黑,对于赵军中的赵奸,秦国人表示举双手欢迎。

秦人不会让赵国把所有的赵人都赎回去,而剩下的赵人,秦国可以善待之,以秦女妻之,两三代以后,他们就是根正苗红的秦人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