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72章 憋屈的康宁(1 / 2)
因为一些众所周知的原因,哪怕在临近新年假期的时候,上任近两年的康宁总裁,温德尔维克斯,却一点也高兴不起来。
其实,比起他的上一任霍顿所面临的局面,维克斯现在的境遇,要好得太多。
霍顿任期内的主要任务,是穷尽一切办法,让公司重新盈利。
那个任务有多难,维克斯其实也有直接体会,他当时是康宁管理委员会的主席。
在维克斯看来,霍顿领导康宁,以一种令人难以置信的方式,实现了那个目标。
而维克斯所领导的康宁,目前的局势非常乐观,尤其是他们研发的一种技术领先的多模光纤,从05年问世以来,受到了普遍的欢迎。
自他就任以来,康宁在玻璃领域的进展,也相当喜人,申请的重要专利,已经超过100项。
根据这些新技术生产的新产品,如偏振玻璃,渐变折射率透镜等,同样受到了市场的欢迎。
这些新产品的成功,让康宁的营收,实现了大幅增长。
只是,有些事,谁也想象不到。
霍顿当初振兴康宁的方案里,包括出售一些看起来多余的技术专利,当时的维克斯,也同意这一方案,毕竟作为一家历史悠久的公司,他们束之高阁的一些看起来很不错,但实际上没有什么用处的专利,不是一项两项。
清除一些不适用的专利,换来当时康宁急需的资金,这在当时,是一个非常不错的选择。
这样的方式,在康宁的历史中,也并非没有先例。
但维克斯万万没想到,当初他们一些看起来正确且合理的选择,现在带来了这么大的遗憾。
尽管苹果依然在采取各种措施,对他们这次发布会的内容保密,但其实对于业界和一些民众而言,苹果这一次发布会,将发布的,并不是苹果电视,而是一台前所未有的手机。
毕竟,在现在这个社会,要做到完全保密,事一件非常苦难的事,尤其是苹果即将发布的这部手机,又是一个需要很多公司协作的产品。
尽管苹果的人,对此依然悔莫如深,但很多生产配件的厂家,以及一些掌握了苹果的这部手机需要的关键技术的厂家那里,总会走露出一些消息来。
包括因为要把雅虎邮件、谷歌搜索、facebook放进他们的这部手机里,让硅谷知道这件事的人,又多了一批。
尤其是和苹果达成合作协议的无线运营商cingular,新格勒,他们在06年四季度就推出了一个音乐服务,15美元便可下载任何的歌曲及铃声,当时新格勒一位高管在接受采访时说道,新格勒的音乐和娱乐服务,以后都将以苹果的产品为中心。
这可以说,进一步加大了大家对苹果正在研发手机猜测。
所以尽管到现在为止,苹果在这个问题上,依然没有松口,但只要你谷歌一下,便会发现相关的消息,已经是铺天盖地。
实际上,从第四季度开始,康宁镇的一些康宁员工,就在非常遗憾的讨论,公司因为几年前出售一份专利,因而错失了成为苹果这款神秘的新手机面板供应商,甚至是完全错过这个新商机的事。
之所以说这是个新商机,因为大家都清楚,一旦苹果发布了一款和现有的所有手机都不同的手机,那么就像苹果当年发布了第一台个人电脑一样,其它的厂家,一定会很快跟进。
本来以苹果对供应商的严苛要求,在成为苹果供应商之后,也能顺理成章的成为其他手机厂商的供应商,但是现在看来,这个机会,将会与他们完全无缘。
这个流言,维克斯和一些高管其实在年中就清楚,确实是真的。
因为当时苹果已经隐晦的问过他们相关的问题,“康宁现在还有没有和大猩猩玻璃接近的技术?或者研发一款和大猩猩玻璃接近的技术,并生产出成品来,将需要多长时间?”
因为无论是从成本,还是供应的稳定性来说,苹果自然不愿意让一个重要部件,掌控在一家配套商手中。
遗憾的是,康宁自己目前并没有类似这样的技术。
大猩猩玻璃的出现,就和青霉素的出现一样,是一个美好的失误——现在看来,对康宁来说,这次失误,也算不上美好。
所以他们的产品系列里,根本就没有类似的产品。
加上当时这种玻璃,根本没有销量,不然康宁也不会把这种技术束之高阁,自然也并没有在那种没有销量的技术上,浪费更多的资源进行研发。
更让人恼火的是,那位好运气的冯,当初和康宁签的那份协议,充分考虑到了这方面的问题,那份协议,对康宁研发类似的竞品,有着非常严苛的规定。
打个比方说,那就像他们设计了一套非常科学完整的专利方案,几乎堵死了康宁想巧妙的在那份技术的成果上,研发类似的新技术的心思。
按维克斯他们的判断,为了那份完美的协议,冯一平当时应该付给了起草那份协议的律师事务所一笔非常不菲的费用。
对当时的康宁来说,他们把那理解为冯一平的慎重,毕竟,谁都不希望自己成为一个傻子。
一个前脚高价买了一份专利,后脚卖方马上拿出一个类似专利的傻子。
现在看来,那位冯先生,显然不仅仅是慎重,不仅仅是不想自己在花了千万美元收购一项技术专利后,还变成一个傻子那么简单,他显然对此有预感,或者说,他确实有着不同寻常的好运气。
总之,康宁开发相关新产品的图谋,被冯一平堵死,而因为冯一平无论是在中国还是美国的实力和影响力,哪怕是面对着可以成为一个新领域最受欢迎供应商的诱惑,康宁也不可能无视当初的那份协议。
因为显然,相关的诉讼,他们绝对讨不了好不说,以冯一平的影响力,如果康宁敢做出那样的事,那在很短的时间内,他们的这种行径,将会世人皆知,康宁的形象,将会受到严重的负面影响。
甚至,因为冯一平在中国的影响力,他们在大中华区的业务,可能会因此受到打击——尽管在90年代,康宁就在中国有投资,但康宁高层对中国,依然抱有这样过时的认识。
也就是,在这个问题上,耍流氓无奈的手段,显然不太现实,那么,唯一可行的方式,就是期望和冯一平方合作。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