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10章 杀鸡儆猴(1 / 2)

加入书签

休息室内,大家看着冯一平,依然面带讶异,除金翎、梅义良之外,其它的几位,包括资格老的洪浩然在内,此时都下意识的和他保持着一定的距离。

自然是因为冯一平刚才的一番表现,太出乎他们的预料。

金翎看着他,“今天有些话,你说得太重了,”

冯一平在会场上的表现,同样出乎她的预料。

这是她知道的,冯一平在公开场合,话说得最重的一次。

“不重没效果,”冯一平说,“无论是横向比还是纵向比,我们公司,从普通员工到高管的收入,都应该不错吧,”

确实不错。

除了那些刚加入公司,还在实习期,或者转为正式员工,还不到一年的员工,其它的所有人,无论是生产线上的工人,还是便利店以及其它零售店里的普通导购,收入普遍都高于其它公司。

更何况,他们还能享受到公司发展所带来的红利。

来自星巴克的德鲁克加入以后,嘉盛的薪酬设计,充分的借鉴了星巴克的成功经验,让普通的一线员工,都能从企业的发展中受益,从而提高他们的积极性和主人翁意识。

“对他们生活中可能面临的主要问题,我们不但非常关心,应该说,也拿出了非常得力的解决方案,对吗?”

这方面,自然也是毋庸置疑以及无需赘述的。

“可是,你看现在这个结果?”冯一平又激动起来,“他们大多数人所想的,竟然是更多的钱,”

“当然,渴望得到回报,这没错,这很正常,但是,渴望得到超出自己想象的回报,总想着上市之后,自己就成为百万富翁、千万富翁、亿万富翁,世界上有哪一家公司,能满足他们的要求?”

“我最生气的,是他们搞错了重点,种瓜得瓜,求仁得仁,如果一门心思的只想着钱,最后的结果,必定是得不偿失……”

“好了好了,”金翎递给他一瓶水,“你先喝水,”

“我也不是说,你说的不对,只是有些话,你今天说的已经够了,接下来,你控制一下你自己的情绪,好吗?”

冯一平一口气把瓶里的水喝了一半,“嗯,”

他今天之所以变现得这么激烈,一定程度上,也是为了金翎好做。

就是公开了金翎和他现在的关系,金翎说这样的话,肯定也会招致大家的反对,而且多半还会是群情汹汹的那种反对。

只有他这样的公司名义上的,以及精神上的领袖来说这些话,才不会出现那样的结果。

包括金翎在内,其它人说那些话,大家只会愤怒,但他说那些话,一定会让至少一部分人,真正的思考这个问题,

就说有些人,难免会因此对他产生意见,那也不会影响到公司的日常运营,因为冯一平现在越来越少的插手各公司的具体运营。

…………

另一边,洪浩然他们,自觉的聚在一起,像是下意识的抱团取暖一样。

他们嘴上交流的,虽然都是各公司近期的情况,但心里想的,却都是冯一平刚才的那些话。

在关于是否上市的方面,我们最近是不是也有些太过于热切?不止一个公司的负责人心里在检讨。

我们是不是,也搞错了上市的目的?

在会场之外,大家的讨论更热烈。

有一部分人,是愤愤不平,“凭什么?凭什么能上市也不让上市?”

更多的人,则因为震动于冯一平刚才的话,而在更深入的思考一些相关的问题。

从根本上来说,如果大家搞错了主次,把利益放在首位,因而忽视了用户的满意度,那公司确实不会长久。

公司不会长久,这其实也意味着,他们得不到最好的回报。

还有上市。

上市之后,如果情况顺利,亦即股价表现正面,大家是有可能通过减持,提前锁定一部分收益,但上市,从根本上来说,是让更多的人,包括很多实际上和公司无关的投资人,分享他们的工作成果。

再说,即便以最普遍的认识来说,上市主要的目的,是为企业的发展,募得急需的、低成本的资金,而不是为了让大家套现离场。

一家以上市套现为目的的公司,最大的可能,就是不可能上市……

我们,好像确实搞混了问题的主次,也确实有些短视。

就说,国内已经有那么多的在国内以及国外上市的公司,但因此而成为富翁的人,又有多少呢?

不问可知,那一定是个非常小,非常小的比例。

尤其是,如果进一步的分析,大家目前的收入,可以说已经非常可观。

…………

自然还有些人,在忙着给其它人打电话,很快,冯一平罕有的在这样的会议上大发雷霆的事,在嘉盛里流传开来,越来越多的人,打听更具体的细节。

在继续开会之前,冯一平就接到了老马的电话,“一平,这样的会议,你应该让我也带人参加啊,”

冯一平摇了摇头,再一次走进会议室。

会议室马上安静下来。

“……谷歌上市之后,youtube做了一系列的跟进报道,其中有一点,我印象非常深刻,”

“在成功上市之后,谷歌的员工,自然也非常激动,但他们的电脑上,并没有因此出现能随时关注股价动向的软件和窗口……”

“这样的情况,当然不具有普遍意义,只是我希望大家能够明白,影响我们收入多寡的最主要因素,始终还是我们的工作,关键还是取决于我们的用户有多满意,”

继续会议之后,冯一平的情绪,要缓和不少。

“一家有生命力的公司,一定不会是以价值为导向的公司,”

“就是从我们的国内的实践来看,也有太多当时看起来表现非凡的公司,最后只能遗憾的惊艳一时,”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